如何簡單區分老虎 獅子 美洲獅 美洲虎 美洲豹 獵豹 金錢豹?
本題是要區分獅(Panthera leo)、虎( Panthera tigris )、豹( Panthera pardus )、美洲虎(即美洲豹, Panthera onca )、美洲獅(Puma concolor)、獵豹( Acinonyx jubatus ),我就索性再加上云豹( Neofelis nebulosa )和獵豹(Acinonyx jubatus),把這幾種叫XX獅、XX虎、XX豹的大型貓科動物一并區分清楚,鑒于非專業人士居多,題干又要求“簡單區分”,過于專業的特征我就不多說,挑些簡單易識別的好了。
話說管中窺豹,可見一斑,我們就先來個最最簡單的區分方法——看斑紋。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看斑紋識“大貓”,不清楚請點擊打開大圖,偷個懶,原諒我沒用邏輯圖里那些方形、菱形的符號吧)
下面我把幾種動物分類和演化地位介紹一下,方便最后對這些“大貓”再做些說明。
(△ 貓科物種進化樹,原圖源自http://wikipedia.org,依據Johnson等人2006年的研究繪制)
貓科現存30多個野生物種。2006年《科學》雜志上Johnson等人發表了一篇研究貓科動物系統發生以及生物地理的論文,用這些物種的常染色體、X染色體、Y染色體和線粒體基因構建了系統發生樹,是目前較為可靠的貓科分類依據。在上圖中,本答案涉及的八種貓科動物已用紅色標出,大家可以注意獵豹和美洲獅處的位置——它們是貓亞科的成員,貓亞科(⊙﹏⊙)b。它們和其他“大貓”們的親緣關系相對是較遠的。
包括美洲獅、獵豹的貓亞科和其他“大貓”所在的豹亞科區別有很多,這里只例舉幾個:
1. 貓亞科在頭骨上,較豹亞科更圓、且吻突更短(就是嘴巴那里突出來得更短)。
2. 貓亞科舌骨器骨化,而豹亞科舌骨器僅是軟骨,有特殊喉部結構,故而在叫聲上兩者也有區別,多數豹亞科可以發出吼叫(僅雪豹云豹不會),而貓亞科就只能“呼嚕呼嚕”的低聲嗚咽,或是發出類似貓叫春似的“假吼”,因此也將豹亞科動物概稱為“大型吼貓”,而貓亞科動物概稱為“小型鳴貓”。
3. 豹亞科進食時,用撐著肘子用前爪抓取食物,而貓亞科則是蹲著伏在食物上吃,不大用前爪抓取。
(△上:豹亞科進食方式;下:貓亞科進食方式,圖片來源:http://wikipedia.org)
接下來我們一組一組進行區別:
一、虎:虎應該是這幾種動物中最好識別的了,一身條紋非常獨特,我就不啰嗦了。 目前分布于 俄羅斯、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中國等地,棲息地高度碎片化 ,多個亞種已滅絕或疑似滅絕,處境極其糟糕,為我國一級保護動物,IUCN將其保護級別定為Endangered(瀕危)。
(△虎 )
二、獅和美洲獅:由于兩者分別屬于豹亞科和貓亞科,所以,區分上述豹亞科和貓亞科可以直接用來區分兩者,雄獅有長長的鬃毛 ,極易辨別,我只放雌獅照片好了。
1.通過頭部形狀辨別,美洲獅頭更圓,吻突更短,獅頭要有棱角一些,且吻突較長。
(△左為獅(雌),右為美洲獅)
(△左為獅(雌),右為美洲獅)
2.獅身形更壯碩、敦實,美洲獅更顯修長。
(△獅(雌))
(△美洲獅)
3.地理分布上兩者隔得遠了,獅主要分布在非洲部分地區、印度目前也有極小部分種群,生境以稀樹草原為主。美洲獅廣布美洲大陸,適應性極強,生境多樣,從南美熱帶雨林到美國西部荒漠再到加拿大西南的亞寒帶針葉林均能生存。
目前獅的生存狀況堪憂,IUCN將其保護級別定為Vulnerable(易危),美洲獅稍好,IUCN定為 Least Concern(無危),但也存在種群逐漸下降的趨勢。
三、云豹:它是最小的豹亞科動物,極其特別的花紋使得辨認它并非難事。
(△云豹)
此外,云豹的犬齒非常鋒利,長度比例是現存貓科動物中最大的,頗有“小劍齒虎”的風采。
(△云豹)
云豹主要分布于亞洲東南部,分布區域西至尼泊爾、 印度阿薩姆地區 ,東至中國臺灣,北至中國秦嶺,南至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為我國一級保護動物,IUCN將其保護級別定為 Vulnerable(易危) 。
需要注意的是,云豹屬還有一名成員——巽他云豹 ,分布在婆羅洲和蘇門答臘等地區,此前巽他云豹一直被視為是云豹的一個亞種, 故在前文中的“貓科物種演化樹”中未標出,經相關研究證實,已提升為一個獨立的物種。
四、雪豹:雪豹相對來說也是較好辨認的,它的毛色相對于其他“大貓”更偏灰白,而且毛發極其濃密,適應高海拔地區生存。
(△雪豹)
同時,雪豹還有一條極其長的尾巴,其長度至少是其頭體長的75%,因此它能很容易地咬到自己的尾巴,這一點其他“大貓”就很難做到了。同時由于其毛發濃密蓬松,尾巴看上去格外粗。這又長又粗的尾巴拖在身后,反而顯得它的腿不成比例的短了。
(△雪豹的超級長尾)
(△咬尾巴的雪豹,不過據研究,野生雪豹這樣行為并不常見,人工條件下的雪豹出現咬尾巴可能與壓力較大有關)
雪豹目前分布于中亞部分地區和喜馬拉雅山脈周邊地區,為給我國一級保護動物,IUCN將其保護級別定為Endangered(瀕危)。
五、豹、美洲虎(美洲豹)、獵豹:最后壓軸登場的是豹、美洲虎(美洲豹)、獵豹這三個最不好分辨的物種。
1.斑紋,這在上文圖片中已經列出過。
(△從上到下為美洲虎(美洲豹)、豹、獵豹皮毛的斑紋)
(△獵豹)
(△豹)
(△美洲虎(美洲豹))
獵豹還有一類毛色變異的變種,就是王獵豹, 和正常毛色的獵豹的區別在于背部長有黑色的條紋,頸上有較長鬃毛。 (△王獵豹)2.身形:三者在身形上面也有區別,獵豹頭小腿長,修長纖細;美洲虎(美洲豹)頭大身壯,較為敦實,豹介于兩者之間。體型大小上,美洲虎(美洲豹)最大,它是僅次于獅、虎的第三大貓科動物,豹較小,獵豹更小。具體可參見上幾幅圖。
3.頭部:三者在頭部也有區別,光看頭像也可以予以區分。
(△獵豹)
獵豹頭上最顯著的的特征就是從眼角延伸到嘴角的黑色的像淚痕一般的條狀斑紋。
(△美洲虎(美洲豹))
(△豹)
而美洲虎(美洲豹)和豹較難區分,相比之下,美洲虎(美洲豹)臉部比較寬,眼間距較大,臉部的斑點比較大 ,同時額骨相對要隆起,吻突更短,腮幫子更大,整個頭顱感覺要方正敦實 。
4.其他相關情況介紹:
獵豹是陸上奔跑最快的動物,全速奔馳的獵豹,時速可以超過110公里,不過其身形纖細,頭小嘴小,力量不夠,攻擊能力較弱,面對豹、鬣狗時,不僅沒有能力保護自己捕到的獵物,甚至保命也很費勁。目前主要分布在中南非洲,伊朗境內也有少量分布,數量稀少,IUCN紅色名錄將其保護級別定為Vulnerable(易危)。
(△獵豹)
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金錢豹”,得名于其空心圓形斑紋,豹可以算是貓科動物中分布范圍跨越最多生境類型的適應高手,在森林、灌叢、熱帶雨林、山地、丘陵、平原、干旱地、濕地、甚至荒漠均能生存。 豹在歷史上的分布橫貫亞非,而今許多原分布地都難再見其蹤跡,更多的地方也只是零星分布。目前為我國一級保護動物,IUCN將其保護級別定為 Vulnerable (易危)。
(△豹)
美洲虎又名美洲豹,是美洲大陸最大的貓科動物,其咬合力驚人,在捕食過程中,不同于貓科動物典型的深咬喉嚨使獵物窒息的方式,它更喜歡用牙咬入獵物頭骨,刺入腦部致死。 其分布在中南美洲,喜好雨林或是季節性沼澤等濕潤生境。 目前,IUCN將其保護界別定為Near Threatened (近危)。
(△美洲虎(美洲豹))
最后的應用題:
以下幾張圖大家是試著分辨一下——
1:
2:
3:
4:
5:
6:
下拉可見答案
答案來啦,分別為:1.美洲虎(美洲豹) 2.豹 3.美洲虎(美洲豹) 4.雪豹 5.云豹 6.美洲獅
答對了嗎?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所列的貓科動物目前的生存狀況都不是很理想,在我國境內有分布的虎、豹、云豹、雪豹都極其瀕危,懇請大家從自己做起,拒絕購買和使用與其相關的制品,發現任何為違法捕殺、販賣相關商品的,請及時與當地林業部門或森林公安舉報。
相關問題回答:美洲豹、美洲獅、美洲虎是不是一種動物? - 小星有狗的回答 - 知乎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6種低熱量、低脂肪和低糖分的健康食品,操作簡單,適合減肥人士
下一篇:岳陽新刺客作品《金錢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