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酒做菜,咖啡店迷上“全時段”營業
界面新聞記者 | 吳容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1在上海開精品咖啡店的店主稱,最近在上海咖啡圈的老板們除了討論要去參加哪個咖啡節之外,還有一個話題便是怎么修改經營范圍、更換執照等等。因為在這座城市里,“咖啡+簡餐+酒”的全時段模式已經是一個潮流。
全時段模式并不是需要24小時開店。而是豐富品類,全時段運營——早上提供早餐,中午做午餐,下午可以提供下午茶,晚上還能夠提供酒精飲料——讓顧客不管什么時間段來,總有消費的可能。
較早一批采用全時段模式的咖啡門店,選址多集中公司白領及年輕人聚集的一級商圈,比如廣州珠江新城、上海陸家嘴和靜安寺等。
例如藍瓶咖啡在上海靜安嘉里中心開出中國內地第二家門店時,在餐食設計上就考慮了“全時段”的模式,它不僅僅提供咖啡,還會結合周圍的客群提供輕食和咖啡雞尾酒飲品,并且按季節更新。最近春季菜單上就推出了蘑菇厚蛋三明治、蝦仁牛油果三明治和覆盆子玫瑰金酒等全時段產品。
Manner咖啡在上海國金中心的門店也是類似的設置。除了供應咖啡外,還供應全時段的餐食,包括早餐的現烤面包,午餐簡餐輕食以及下午茶等。在廣州,咖啡品牌Timetable在林和西路商圈開出了Timetable kitchen,PAIX則在珠江新城商圈推出了PAIX restaurant融合西餐。此外,如來回咖啡、里所咖啡等也推出類似的副牌,嘗試全時段的模式。
全時段的模式事實上已經被不同品牌印證有效。從連鎖餐飲巨頭麥當勞,到在上海起價的輕食連鎖品牌Wagas。
前者豐富了早餐、麥咖啡、下午茶套餐時段以及夜宵套餐時段的業務——在美國推出全日早餐后,麥當勞的業績一改此前的頹勢。而Wagas最早的形態也是咖啡館,隨后慢慢發展成輕食簡餐連鎖,所售產品包括沙拉、意大利面和咖啡等。
對于咖啡店店主來說,全時段是咖啡店提高坪效的有效方式。
上面提及的這些咖啡店,除了主打性價比的Manner之外,它們的客單價從70元到190元不等,相對于單純售賣咖啡來說高出不少。
“全時段經營,本質上就是要增加收入和攤薄成本。”在廣州的獨立咖啡主理人Jason說。“當經營時間拉長,門店的物理空間得以運用,而新增的經營時段又可以分攤了房租成本,提升了坪效。”
從以往餐廳的傳統營業時間來看,多集中在中午和晚上,前者3小時,后者4小時,其余時間閑置。在房租固定的前提下,如果創造更多時段,也就是當營業時間越久,營業額也可能被創造得越高。
頭豹研究院曾做個一項研究,新式餐飲全時段營業之后,這些餐飲門店在非正餐時段的上座率達到60.8%,22點之后達80%,而普通休閑餐廳同一時段的上座率僅為30.1%。
此外,從客單價和翻臺率來看,它們的平均客單價要高于休閑餐廳,尤其是在非正餐時段,客單價幾乎是休閑餐廳的兩倍;雖然在14點-18點翻臺率較低,僅為1.25次,不過消費者表現出更長的停留意愿和更高的付費意愿,使得它們在單日收入較同等傳統餐飲的單日收入高5%-7%。
這都意味著,加大非正餐時段的供應,可以為品牌帶來更多可能。
事實上,全時段模式在餐飲行業并不新穎。
在去年拿到融資的COMMUNE也是類似的路徑。它將“日餐夜酒”作為切入點,提供1000種酒水之余,也供應披薩、意面等西式餐食,并會在不同時段會做出更換,以16-18個小時的營業時長來吸引更豐富的客群,開拓更多消費場景。
不僅如此,一些傳統餐飲品牌嘗試全時段復合型門店。如湊湊火鍋,2020年它在北京三里屯門店推出小酒館,通過“餐飲+茶飲+樂隊駐唱+酒館”的方式,在正餐消費的同時也試圖滿足消費者微醺需求。
而咖啡品牌加入全時段餐飲也有著其自身的優勢。
首先,從品類上看,烘焙及輕食的消費者和咖啡消費人群類型高度重疊。根據艾媒咨詢2021年一份報告顯示,烘焙類的消費者女性用戶居多,且多為22-40歲的中青年,在一二線城市居多,且華東地區的客戶量較大,其次是華南、西南等。
Jason也告訴界面新聞,輕食店、咖啡店的用戶中,女性尤其是白領女性占比最高。她們更會為精致或方便出片的裝潢、擺盤打動,并分享朋友圈,也更愿意帶同事朋友來復購。
其次,輕食西餐品類也是方便咖啡品牌進行體驗的延伸。
“都是舶來品,無論是消費人群、品牌整體定位都是相符合的,供應鏈上也都更容易找到,畢竟沒有跨界如此之大。”Jason表示。而比起咖啡,烘焙、輕食還能覆蓋在更多消費場景。烘焙品牌百丘的CEO Nicolas此前也對界面新聞表示,烘焙比咖啡附加值高,長期來看,是可以提供一整天的食物需求和生活方式的東西。
對于咖啡品牌自身來說,如獨立咖啡品牌加入全時段或許能夠豐富自己的品牌業態,而連鎖品牌則能夠通過全時段業態找到自己的第二增長曲線。
不過,比起開一家咖啡店,餐廳需要的花費投入更大。根據Jason的說法,在廣州,開一家咖啡店啟動資金至少需要40萬元,而餐廳包括產品研發、人員配備還是合作供應鏈成本等在內的投入都大大超過這個數字。
更為關鍵的是,比起不那么占地方、出品標準化的咖啡單品類業態來說,全時段餐廳更為考驗運營能力。“咖啡品牌本身有口碑積累和粉絲基礎,開餐廳也許不需要太多品牌市場教育費用。但它們的產品能力、接待能力,都需要經過時間和消費者的檢驗。”Jason說。這對于獨立精品咖啡店來說,或許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