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虎頭局、墨茉、五爺拌面……網紅新消費品牌“四面楚歌”為哪般?
原標題:虎頭局、墨茉、五爺拌面……網紅新消費品牌“四面楚歌”為哪般?
近日,多個網紅新消費品牌接連傳出欠租、欠薪、拖欠供應商貨款甚至大規模閉店的消息。作為與普通消費者連接最緊密的餐飲品牌,這些企業的動向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 虎頭局
虎頭局上海龍之夢店,圖源:新零售商業評論
3月31日上午,新中式烘焙品牌虎頭局上海綠谷總部,虎頭局創始人胡亭面對一眾憤怒地將她團團圍攏、幾個月拿不到錢的員工和供應商,忍不住說出了公司目前的狀況:賬面已經沒有資產;如果要對公司進行清算,至多能拿到兩三百萬,但目前僅上海總部,公司就欠薪一千萬。
據胡亭講述,早在去年11月份,公司經營已經瀕臨絕境,當時已有股東勸胡亭進行清算,但胡亭并沒有選擇這么做,她還想再努力一把。
這跟行業的傳聞相符,正是在這段時間,虎頭局被曝出拖欠員工薪資與供應商貨款,其廣州辦公室還被供應商貼上了“虎頭局欠血汗錢不還言而無信”的大字報。
今年1月12日,胡亭向《第一財經》聲稱已經獲得新一輪融資,但虎頭局的事業卻并無起色,多地門店持續缺貨。3月27日,自媒體“深廠”爆料,虎頭局所獲融資無法填補員工薪資與供應商貨款。3月30日,小紅書博主“瘋狂產品Jason”曝出虎頭局瀕臨倒閉,員工已組建維權群。
回想2019年,虎頭局是當之無愧的新消費“網紅”,當時虎頭局在長沙蔡鍔南路開出首店,面積僅53平米,便創下了單月127萬元的歷史最高單店營收紀錄。2021年,在門店不足10家時,虎頭局就率先拿下了紅杉中國、IDG這些知名機構的融資。胡亭放出豪言,計劃在一年之內,于一線核心區域開出100家直營店。
從虎頭局官方披露的門店信息來看,目前其在長沙、杭州、南京、武漢、廣州、深圳、上海在營門店數量分別為1家、3家、1家、7家、2家、2家、7家。據窄門餐眼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虎頭局僅剩37家在營門店。而巔峰時期,虎頭局3年內在全國10座城市開出了超80家自營門店。
? 墨茉點心局
墨茉點心局門店,圖源:新零售商業評論
據悉,墨茉點心局的情況同樣不太好。
3月26日,墨茉點心局杭州湖濱銀泰in77店正式停業,這也是其浙江首店,這家墨茉點心局于去年6月1日正式開業,滿打滿算,只開了不到10個月。
而在北京,目前也接連有富力廣場、崇文門兩家門店撤退。去年,這家品牌也有裁員、業績下滑等負面訊息,今年年初,其創始人王瑜霄向媒體確認,正計劃開放員工合伙制。
截至目前,墨茉點心局只在2021年前完成5輪融資,對于遭受疫情重創、單店業績下滑、多城擴張壓力的墨茉來說,如今困窘可想而知。
? 五爺拌面、陳香貴、張拉拉……
圖源:xiuxianshipin.com
“過去15個月里,五爺拌面關了將近600家店。”NCBD餐寶典在文章中寫道,2021年11月,創新餐飲連鎖企業“五爺拌面”的門店數已經突破1000家。此后15個月(從2021年12月到2023年2月),五爺拌面一共新開店超過650家。
另據燃次元在窄門數據上搜索“五爺拌面”發現,截至4月2日晚22點,五爺拌面現有門店為1066家。也就是說,在開店的同時,五爺拌面也在同步關店。
不止五爺拌面,其他新貴們的日子也不好過。
窄門數據顯示,成立于2020年的蘭州拉面品牌陳香貴,在2021年新開門店169家。根據其官網信息,截至2021年12月,陳香貴門店數量已經突破200家。
然而,在此后的一年多時間里,陳香貴似乎在“原地踏步”,或者是“開店速度抵不上關店速度”。窄門數據顯示,當前陳香貴現有門店為199家,在營門店數量191家。
除此之外,窄門數據顯示,馬記永當前現有門店為228家,張拉拉門店僅剩56家。NCBD餐寶典在文章中曾提到,2022年11月,馬記永的門店數就已經在220+家左右。而張拉拉,更是在2021年12月21日,就在全國范圍內簽約了100家門店。
時間拉回到2021年,那一年,粉面館成了最吸睛的賽道,包括和府撈面、遇見小面、五爺拌面、馬記永、陳香貴和張拉拉在內的六大面館新貴接連受到資本追捧。除了成立于2020年的張拉拉連續獲得3輪融資,遇見小面、五爺拌面、陳香貴等品牌也均在半年內連融兩輪。
有了資本加持的店面快速擴張,新貴們個個估值狂飆,頭部品牌和府撈面的估值一度達到70億元(人民幣,以下未標注則同)。
然而到了2022年,面館們的擴張步伐和融資速度明顯放緩,今年更是出現了集體“關店潮”。
網紅新消費品牌們何以至此?
互聯網重塑每一個賽道,在近些年終于燃到了消費,以“新消費”為名,茶咖點心、粉面串串、美妝盲盒,都續上了互聯網基因,重演融資燒錢大戲。
就像虎頭局,比起作為一家烘焙品牌,成長路徑更像一家互聯網公司。因為首店開在“新消費之都”長沙,很容易讓人忽視,這家公司早早就在上海成立,市場重心也一直圍繞華東、華南地區,“長沙網紅”的光環早就不復。
在流量思維的慣性下,國潮門面、中點西做、流量為王,燒錢擴張,最終在短短三年時間里轟然倒塌。
很難否認,虎頭局、墨茉們,的確為過去兩年的烘焙市場提供了耳目一新的新品,如捧紅了麻薯這一品類,也因此,即便面臨如今困局,在虎頭局社交平臺官方賬號下,還有消費者直呼可惜:“老虎卷真的好吃,能不能別倒閉。”
回過頭復盤網紅新消費品牌的沒落,逃不過兩點:一是缺少對傳統行業的敬畏;二是網紅、流量的不可持續。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烘焙行業和面館賽道門檻不高,產業上下游供應鏈成熟,連鎖品牌與夫妻小店都有生存空間。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烘焙行業發展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趨勢報告》中就提到,中國烘焙行業的行業集中度CR5 (行業前五名企業所占市場份額)為10.6% ,遠低于日本等國家。
各品牌神仙打架的格局下,即便在地域長紅的克莉絲汀、蒂麗雪斯等都能隨時倒下,更不必提網紅一陣的牛角村、徹思叔叔等。
提到面館新貴們的“關店潮”, 北京一家面館新貴品牌的店長向記者透露,大環境是一方面,但也和地域口味和文化差異有關。“大步快跑的階段,會有一些門店是‘小白鼠’,在試探本地的市場環境。經過一段時間之后,發現‘水土不服’,就像四川和重慶開不出海底撈一樣,那自然就關門了。”
“除此之外,面館新貴也低估了賽道的競爭難度。”零售電商行業專家、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表示。“面館市場有明顯的南北差異。南方市場的特點是,面館的成長性偏弱,教育成本較高。”
莊帥認為,在北方,雖然吃面的市場更大、受眾更廣,無需消費者的教育成本,但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和隨處可見的街邊小店拼性價比、拼口味,標準化的連鎖面館顯然不夠有優勢。
不得不提的是,網紅營銷大于一切時,流量也會驅使不少投機者“參戰”,因此,我們看到,虎頭局、墨茉帶火國潮點心之后,各地的“點心局”“餅行”如雨后春筍冒出,相似的門頭設計和招牌產品,加速消耗了大眾熱情。
網紅新消費品牌未來在哪?
虎頭局創始人胡亭希望繼續經營,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擺脫當下的惡性循環,“進入正向盈利的狀態”。她計劃上海總部留5到10個人,負責各個版塊的業務。“門店要繼續經營,因為‘沒有經營就沒有償還能力’,有經營才有流水。”
另外,則是通過加盟的方式,將上海以外其他地區的業務逐漸剝離。2022年年底,彼時陷入裁員欠款傳聞的虎頭局,曾在公眾號發布推文《想跟你聊聊虎頭局目前的一些變化》,文章宣布開放部分地區的事業合伙人,之后被刪除。
據Tech星球,虎頭局小程序的事業合伙人申請表顯示,關于“可投入加盟的自有資金”的選項涉及“100萬以下”到“200至300萬”的投資區間,加盟門檻不低。
一位武漢虎頭局門店店長表示,今年2月底,“虎頭局的開發和他朋友”拿下了整個湖北的代理,具體費用不清楚。全盛時期,虎頭局在武漢有14家門店,目前僅剩下7家,均被加盟。加盟之后,武漢能拿到的貨能比其他地區的多些,但也處于缺貨狀態,且租金處于欠交狀態。
另一位虎頭局長沙門店加盟負責人告訴Tech星球,長沙目前有一家門店已被虎頭局股東加盟,其他門店目前暫不開放。
胡亭認為,虎頭局在消費者心目中有一定口碑,只有繼續經營,消費者、員工、供應商、投資人才能對虎頭局重建信心,虎頭局才有可能翻盤,“黑火也是火啊”。她承諾“本人絕對不會消失”,她會繼續努力尋求資金,與供應商溝通,希望大家能再給她時間。
胡亭提出這個想法之后,表示如果能周轉成功,2-3個月大家能拿回應得的工資。但有員工當場就表示,別再“轉得過來”了,公司的套路太多了。
還有員工質疑胡亭“語言上存在,行動上消失”。有員工因父母親重癥,家中存在巨大經濟困難,沒有其他地方可借錢,單獨在微信聯系胡亭希望其發放工資,胡亭答應之后又沒有繼續回復。
至于門店如果繼續經營,能多快拿到新的資金紓難解困?胡亭給出的回復是“2到3周”。還有2到3周,就知道虎頭局的答案了。
對于面館來說,長期以來面館賽道“有品牌無品類”是有原因的,比如,同質化難創新、連鎖難做標準化、外賣受限和零售分流等,均是曾擺在中式面館面前的難題。同時,為了擴張,面館新貴們還面臨著供應鏈管理、成本把控、食品安全、流程規范化、SKU的管理和技術傳授等一系列難題。
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燃次元表示,資本加持下粉面品牌雖然高速打造了品牌效應和規模效應,但是另一方面,又會因被資本綁架而在精細化管理、質量內控體系、員工培訓以及在整個食品安全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
對于新式面館未來的發展,朱丹蓬認為,面館等餐飲細分賽道的競爭已經越來越激烈,品牌在突出自身差異化優勢時,還應該繼續推動連鎖化,做大品牌規模化效應。“從整個餐飲行業看,未來將有更多細分賽道、小眾需求受到關注,推動行業走向精細化。”
“隨著新生代的人口紅利不斷疊加,年輕人對傳統正餐的青睞度有明顯降低,粉面逐漸成了主角。許多風投偏愛這一賽道,是因為看到了正餐休閑化的未來發展趨勢。”朱丹蓬表示,可以預見的是,正餐休閑化會成為新生代人群的核心需求。
“盡管當下不少新貴面館品牌面臨關店,但得益于餐飲業的復蘇態勢和資本的助推,粉面類餐飲未來的發展機遇還是值得期待的。” 艾媒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分析,但粉面講究規模效應,薄利多銷,并不局限于在商圈里跑通單店模型,重點在于連鎖下沉,把口碑與品牌都樹立起來。
“在餐飲新形勢下,消費者習慣了外賣,也習慣了對價格的高度敏感。粉面品類可以找到合適的機會,滿足中餐品類不同的市場定位和消費需求。”張毅進一步強調。
參考資料
Tech星球《虎頭危局:從估值20億到命懸一線》
新零售商業評論《網紅壽命兩年半,虎頭局轟然倒塌》
燃次元《年輕人拋棄“高端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五爺拌面獲得天使輪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