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行 | 市私營企業協會·茶商分會云南茶山考察之旅圓滿成功
為打造首餅品牌“紀念茶”,深入了解制茶工藝,同時向優秀茶企學習先進管理經驗,提高會員企業發展潛力和產品性價比,5月11日,由市私營企業協會領導帶隊深入云南茶山進行實地考察,零距離感受原始茶文化,參觀考察雨林古茶坊等國內著名茶葉企業,游歷著名茶山,并領略布朗族、傣族等少數民族風采、體驗少數民族風情,游覽鬼斧人工的大自然景色。
陽江市私營企業協會專職副會長葉其勁、常務副會長葉桂專、常務副會長兼茶商分會會長張帝高、副會長吳卓倫、關林生、梁楚晴、副監事長莫介雄、副秘書長兼茶商分會副會長莫永歡、茶商分會副會長張新華、茶商分會總顧問陳少安等二十多人赴云南進行考察參觀活動。
綠皮 參觀雨林莊園、勐海縣雨林公司總部
云南茶山行考察團一行于5月11日上午從陽江出發到達云南勐海縣雨林公司總部,由雨林古茶坊總經理張敏帶領參觀雨林莊園、進行品茗交流,初步了解雨林公司。
隨后,深入雨林茶山,參觀雨林初制所、體驗炒茶工藝,品雨林茶、參觀千年古茶樹,深刻感受茶園自然風貌。
雨林莊園:
是雨林古茶坊的總部,坐落在美麗的西雙版納勐海縣勐宋鄉,占地400余畝,集古樹茶產品研發、古樹茶原料倉儲、雨林茶山行接待、古樹茶文化體驗于一體,是全國最大規模的古樹茶體驗中心。
考察團一行到達了南本老寨古茶園,徒步穿越古茶園,了解古樹茶的生長特征,生長環境,認識了解古樹茶,并參觀上千年的野生過渡型茶樹(世界茶樹的活化石)以及1300余年的勐宋茶王樹,實在令人震撼。
南本老寨古茶園記載著勐宋這片熱土上悠久的種茶歷史,源遠流長。
1300余年的勐宋茶王樹
第二天考察團一行參觀了勐宋一坊,深入了解古茶坊的設施配置與功能,學習普洱茶從鮮葉到毛茶的加工工藝流程,了解傳統手工制茶與機器制茶的差別,古法制茶的優越性。學習紅茶的制作工藝,了解古樹紅茶的特點。了解到工藝加工的不同,為茶商分會做好“紀念茶”如何選擇工藝加工奠定理論基礎。
參觀精加工車間,學習普洱茶、茶餅、茶磚、沱茶的制作工藝。了解傳統石磨壓茶與現代機器餅的差異,對后期陳化的利與弊。
綠皮 雨林檔案
雨林檔案,是一份迄今為止最全面、最專業,能夠代表西雙版納每個大小古樹茶產區(山頭、村寨)每季古樹茶本味的檔案庫,秉承尊重、還原當地古樹茶本味的原則,用最傳統的手工制茶工藝制作而成。雨林古茶坊“只做真正的古樹茶”,擁有122個古樹茶莊,3000個專業少數民族做茶師傅。
雨林古茶坊經理馬世榮為協會領導介紹雨林古茶博物館
綠皮 參觀天弘茶業
考察團一行受到了天弘茶業總經理黃震的熱情接待,考察團參觀了天弘茶廠和天弘茶山。天弘茶廠任一單品庫存400-500件不等,貨值上千元。實力可見一斑。品茶“論道”不枉此行。
勐海天弘茶業是勐海最專業的高端普洱茶品牌之一,擁有行業最專業的制茶師團隊和行業最專業的銷售服務團隊。
勐海天弘茶廠位于普洱茶核心源產地勐海縣勐宋鄉曼列村。占地面積120多畝,年生產量達3000多噸。截止2017年4月份天弘在全國已有200多家加盟店。
西雙版納的勐海地區是六大茶山所在地之一,亦是普洱茶核心原產地。哈尼語勐海即“厲害的人居住的地方”。這里有上千年的種茶、制茶歷史。勐海產區的普洱茶,歷史悠久,工藝成熟,成為正宗核心原產地優質普洱茶的標志之一,也是天弘普洱茶的主要產區。
市私營企業協會副會長兼茶商分會副會長關林生、茶商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新華給天弘茶業董事長李朝仲贈送禮品
參觀天弘茶山
綠皮 勐混鎮曼召村——參觀傣族古法手工造紙、油紙傘
茶馬古道,馬蹄聲聲,千百年來,普洱茶從密林深處運出,同時走出的還有包裝普洱茶的傣紙。它以安靜溫婉的方式傳承著古老中國的力量,并在舉步維艱時遇到更多好心人陪村守。千百年來,古老的造紙工藝在家庭作坊中生產。考察團一行來到傣族村落,探究古法手工造紙的奧妙,感受傳統造紙術文化的傳承和歷史遺留的厚重感。
近年,隨著西雙版納旅游業的復興,普洱茶的地位提升,傣紙也得以重回人們的視野。
傳統古法制造的油紙傘,需要86道工序全手工操作,從削竹到繪制圖案都是全手工,沒有使用機器。材質也固守傳統,為的是保持其古法天成的韻味,不使其淪于工業化。
綠皮 曼亂典村——非物質文化遺產:傣錦
傣錦,即傣族的織錦,是流傳在傣族地區的一種民間工藝品,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少數民族特色。傣錦反映了傣族農耕社會的面貌,在許多其他民族農耕社會相關的手工藝都消亡的時候,傣錦就顯得特別珍罕。
勐海縣勐混鎮曼召村“傣族構皮手工造紙技藝”2006年被納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綠皮 勐龍鎮曼飛龍村——參觀著名傣族古法制陶工藝
考察團穿梭在中國西南邊陲的西雙版納傣族地區,一項擁有四千多年歷史的原始傳統手工制陶術,現今仍被完整保留下來,它就是“傣族慢輪制陶技藝”,它透露年代久遠的獨有的滄桑。
傣族燒制的土陶制品環保、外形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且有許多獨特功效,逐漸受到人們的青睞:用土陶燒制的水罐盛涼開水,喝起來格外清涼甘甜;用土鍋褒出的食物,湯鮮味美,味道純正;用土陶茶罐放置茶葉,具有防潮、久置不變味之功效。
綠皮 西定鄉章朗村——古老的純布朗族村寨
傣族的名族風情還在腦海,考察團一行又來到了更加偏遠、貧窮的純布朗族村寨,感受布朗族的文化氣氛。
布朗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古寨至今還保存和傳承著布朗族古老歷史文化、生產活動以及民間習俗,是西雙版納最大的布朗族寨子,也是布朗族歷史文化保存得最完整的寨子。在這座千年古寨中還有一座千年古寺、一口千年古井、和一株高達50余米、樹齡達1700余年的巨大老茶樹。
市私營企業協會專職副會長葉其勁給布朗族村委書記
贈送名濠飯店手信
參觀布朗族后集中就餐,品嘗當地特色風味美食
綠皮 參觀熱帶雨林谷自然景觀
考察團趁著明媚的陽光,在旅程的最后一天一大早去到西雙版納旅游東線上的熱帶雨林谷自然景區,
雨林谷景區位于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是一個融生態旅游、科普教育為一體的旅游風景區,保持著最原始的熱帶雨林生態系統。考察團在這里可以充分欣賞到熱帶生態環境的景觀,遠離都市的喧囂,體會這難得的休閑。
此次,市私營企業協會攜手茶商分會走進云南茶山,考察與旅游相結合。在參觀考察之余,游覽知名茶山,在各村寨少數民族文化的熏陶下,收獲滿滿,意義重大。
非常感謝雨林古茶坊的熱情招待,參觀考察雨林古茶坊、天弘茶業等知名茶企、了解和學習到更多與茶有關的知識,深化對茶文化理解,學習外地先進制茶工藝、交流生產經營經驗,為更好地促進相關會員企業經營發展,帶動陽江茶葉行業發展具有先進的指導作用。
對于茶商分會而言,為做好第一餅“紀念茶”,深入云南茶山,找尋一手的制茶團隊、一手的茶葉原料、一手的中間商,主要目的是為了可以提高茶葉質量、減少差價、降低生產成本,增強性價比,為這一餅茶做到盡善盡美。
零距離感受七彩云南原始文化,不僅豐富了會員文娛活動,加強了會員之間的交流,擴寬視野,更進一步增強了協會團隊的凝聚力,有利于協會文化的建設,有利于協會團隊的發展進步,意義非凡。
我們期待下一次的旅程......
圖片攝影:
陽江市私營企業協會常務理事、茶商分會總顧問、陽江市原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陳少安
(部分圖片由團友提供)
公眾號:茶商分會中聯茶城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