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累計虧損超1億,奈雪的茶搶跑上市能否破虧損迷局?1
文:梁偉 石丹
ID:BMR2004
大年三十夜晚,新式茶飲品牌“奈雪的茶”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正式啟動 IPO 進程。摩根大通、招銀國際、華泰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
至此,奈雪的茶 IPO 終于塵埃落定。“新式茶飲第一股”或將誕生。
天眼查顯示,2021 年 1 月 4 日,奈雪的茶完成超 1 億美元的 C 輪融資,投資 方為PAG太盟投資集團。此輪融資之后, 奈雪的茶估值約為 20 億美元。
近幾年,奈雪的茶一直在擴張門店, 擴大營業規模,但尚未實現盈利。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商學院》記者表示:“對于奈雪的茶來說,上市或是喜憂參半的。目前,奈雪的茶仍在虧損,IPO上市有利于補充資本。從另一方面看,奈雪的茶的業績、利潤、單店管理,以及整個公司的內控體系,均存在一定的問題。IPO 前,天圖資本的退出,對于奈雪來說并不是件好的事情。”
尚未實現盈利
奈雪的茶創立于 2015 年,總部位于廣東深圳。公司的客群定位在 20~35歲的年輕女性,創新打造了“茶飲 + 軟歐包”的形式。奈雪的茶由彭心、趙林夫婦共同創建,隸屬于深圳市品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2017 年 12 月,奈雪的茶從廣東地區向全國擴張,正式開啟“全國城市拓展計劃”。招股書顯示,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 奈雪的茶茶飲店數量為 422 間。奈雪的茶所有門店均為直營,不做任何形式的加盟。
奈雪的茶2018 年營收為 10.87 億元,2019 年為 25.02 億元,2020 年前三季度營收為 21.15 億元。
隨著營業規模的擴大,營業成本也大幅上漲。招股書顯示,原材料成本、員工成本及租金開支三項主要成本分別在 2018 年、2019年、2019年前三季度、2020年前三季度合計占比總收益均在 80% 以上。
盡管奈雪的茶一直在擴張門店,擴大營業規模,但近幾年尚未實現盈利。2018 年、2019 年及 2020 年前三季度,公司凈 虧損分別為 6970 萬元、3970 萬元、2750 萬元,三年累計虧損超1億元。
奈雪的茶虧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奈雪的茶公關部向《商學院》記者表示: “根據招股書,奈雪的茶門店所產生的收益由 2018 年的 9.09 億元增加到 2019 年的 22.92 億元,并由 2019 年前三季度的 15.92 億元增加至 2020 年同期的 19.86 億 元。奈雪同店利潤率于 2018 年及 2019 年 維持穩定,分別為 24.9%、25.3%。”
“疫情的負面影響正逐漸消退,奈雪的業績已實現強勁復蘇,在線下服務的大行業中都屬表現突出的品牌。奈雪的茶門 店所產生的收益由截至 2019 年9月30日止三個月的 6.33 億元增加至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止三個月的 9.05 億元,同期增幅達 43.0%。”奈雪的茶公關部表示。
朱丹蓬認為,奈雪的茶長期虧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在營收快速增長、凈利潤率較低的背后,反映的是奈雪的茶高速擴張帶來的隱患。
2018 年、2019 年及 2020年前三季度單店日均銷售額分別為 3.07 萬元、2.77 萬元和 2.01 萬元。每間茶飲店的日均訂單 量也由 2018 年的 716 單,2019年的 642 單下降至 2020 年前三季度的465 單。
在快速擴張的同時,為確保持續、 健康地發展,奈雪的茶將如何提升單店營業額?奈雪的茶公關部表示:“根據招股書,奈雪的茶在 2018 年、2019年開業的門店,平均投資回收期分別約為 10.6 個月及 14.7 個月。截至 2019 年底開設的共計 327 間奈雪門店,每間日均銷售額達到 27657 元。即使在相對成熟的市場,像 2019年在一線城市運營的 138 間奈雪門店,也實現了店日均銷售額25915元。此 外,同樣截至 2020 年9月30日止三個月,奈雪的同店銷售額實現 5.12 億元,達到2019年同期銷售額的約 90.9%。”
國內知名營銷策略專家沈博元向《商學院》記者表示:“資本是逐利的,追求回報率。對于一個品牌,如果門店擴張太快,支出越來越大,而管理跟不上,單店營業額達不到約定目標,在此情況下,門店的擴張就會帶來反效果。”在快速擴張的同時,提升單店營業額,才是確保持續發展的不二選擇。如何在競爭激烈的新式茶飲中勝出,對于奈雪的茶等新式茶飲品牌來說,是需要面對的問題。
加快擴張腳步
此次上市募資,奈雪的茶仍計劃加快擴張腳步。據招股書介紹,奈雪的茶本次募資主要用于三年規劃:
一是在未來三年用于擴張公司的茶飲店網絡并提高市場滲透率;
二是用于進一步開展整體運營的數字化,以通過增強技術能力提升運營效率;
三是用于提升公司的供應鏈及渠道建設能力,以支持規模擴張;
四是用作營運資金及作一般企業用途。
然而,加速擴張也并非毫無風險。奈雪的茶在招股說明書中稱:“擴大我們的茶飲店網絡、建立知名品牌并積累龐大且不斷增長的客戶群既費錢又費時。我們的絕大部分資金用于投資開設新茶飲店所產生的資本支出和相關成本。”
2020年11月,奈雪開出第五類店型“奈雪的茶 PRO”,新增 7 款精品咖啡, 30 款全新烘焙,帶來產品、空間、科技三大進化。不同于此前定位于商圈的奈雪門店,“奈雪 PRO”升級至咖啡、茶飲、輕烘焙與零食四大模塊,并進駐商務辦公區與高密度社區,主打精品咖啡和便攜包裝烘焙產品線。
招股書顯示,奈雪的茶計劃于 2021 年及 2022 年主要在一線城市及新一線城 市分別將開設約 300 間及 350 間奈雪的 茶茶飲店,其中約 70% 將規劃為“奈雪PRO”茶飲店。
然而,奈雪的茶的空間優勢是星巴克、 太平洋、Tims 等連鎖咖啡品牌早都已經具備的。
朱丹蓬認為,奈雪的茶尚不具備做高端咖啡的品牌調性以及綜合實力,目前來看, 其布局高端咖啡為時過早,操之過急,并且可能存在一定的風險,導致其投入與產出比更加失衡,加大虧損面,影響其整體發展。其整個戰略的方向與節奏,成效待考。
行業競爭激烈
近年來,奶茶已逐漸成為年輕一族生活中重要的飲品品類,各類茶飲品牌吸引著消費者的同時,也大受資本市場的垂青。
企查查推出的《近十年茶飲品牌投融 資數據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共有 30.63 萬家奶茶相關企業,近十年來茶飲品牌投融資事件共 70 起,披露的投融資總金額近 30 億元。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 年茶飲品牌共發生融資事件11起,與2019年基本持平,不過披露金額達到 10.4 億元, 同比大漲378.6%。
沈博元向《商學院》記者表示:“在獲得融資后,新式茶飲品牌往往進行大規模展店。一方面,進入越來越多城市,拓展發展空間,向資本講故事,吸引更多的資本進入:另一方面,也要回歸經營本身, 提升單店盈利能力。展店需要不斷投入成本,包括租金、裝潢、人事以及營運等支出, 這往往要高于提升一家現有門店盈利能力的投入。提高管理能力,提升門店客流, 提高單店營業額,確保發展后勁,否則將會面臨在擴張中迷失的風險。”
“企業在快速擴張的同時,又要提升單店營業額,就需要有足夠專業的管理人員加以支撐。對于奈雪的茶而言,首先要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性,從而優化管理, 只有越來越多的門店是賺錢的,企業才能獲得持續發展。”沈博元說。
奈雪的茶曾多次陷入“食品安全”風波之中。朱丹蓬表示:“高速擴張對于任何企業來說,都存在著利與弊。對于資本端來說,往往選擇推動企業高速擴張。對于奈雪來說,利弊共存。奈雪食品安全問題頻發,說明其整個質量內控體系存在一定的問題。在此情況下,如果再去高速擴張的話,可能會埋下隱形炸彈。應該完善內控體系,將內部的隱患解決,再去做擴張,會更加穩妥一些。”
天眼查顯示,2020 年 12 月 22 日,奈雪的茶經營主體深圳市品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公司注冊資本由約 11.41 萬元增加至約 134.31萬元。彼時,朱丹蓬向《商學院》記者表示:“發展至今, 奈雪的茶正在進行多品類的布局。在資本的鞭策之下,其經營范圍等方面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注冊資金要與之相匹配。這或是奈雪的茶注冊資金增加的一個原因。”
奈雪的茶如何加強對門店的管理,提升產品與服務質量?奈雪的茶公關高級總監王依曾向《商學院》記者表示:“奈雪的茶所有門店均為直營,提升產品質量、 門店服務和空間體驗一直是奈雪工作的重中之重。標準化和數字化的管理運營方式是奈雪保障產品與服務質量的核心。”
在新式茶飲賽道,企業間的競爭主要是圍繞什么展開的?企業在紅海中勝出的關鍵是什么?王依表示:“經營任何品牌一定都是長期主義的,都是以顧客價值、 顧客需求和持續創新為導向。面對競爭壁壘較低、產品同質化較為嚴重的新式茶飲行業,產品和服務依然是企業間競爭的重點,這要求企業持續優化產品服務和消費體驗,保持產品和服務的獨特性和穩定性。隨著市場的日臻成熟,新式茶飲市場未來 勢必會面對愈發激烈的競爭。”
《2020 新式茶飲白皮書》顯示,目前新茶飲已經走過“原料迭代”1.0、“品類融合多場景”2.0 的兩個階段,正式邁入“數字化”3.0 時期,多家新式茶飲品牌在2020年組建了數字化團隊。
朱丹蓬表示,新式茶飲賽道競爭愈發激烈,對于企業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事實上,現在不單單只是產品競爭,而是已經轉換到整個產業鏈的完整度、服務體系、客戶黏性、品牌調性以及產品品質等各方 面的較量。茶飲行業已然進入了一個多元競爭、多賽道競爭的階段。
(本文來自《商學院》2021年2&3月刊)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