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探索將生態島“串珠成鏈”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大洞山樹木蔥蘢,圣人窩櫻桃滿枝,馬陵山峰巒疊嶂,大沙河千鳥競飛,徐州的春光美不勝收。
賈汪大洞山
為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徐州市正在開展賈汪大洞山、經開區圣人窩、新沂馬陵山、豐縣大沙河“生態島”試驗區建設,形成“生態島”鏈,具體建設方案即將出爐。
豐縣大沙河
“生態島”試驗區指在長江沿線、大運河沿線、沿海濕地、低山丘陵等流域海域區域,根據全省生物多樣性保護熱點分布,以相對完整的自然地理單元為基礎,以1個或多個縣(市、區)為單元,科學劃定的片區。
新沂馬陵山
對于生物多樣性保護,徐州有著較好的自然生態條件:境內河流縱橫交錯,湖沼、水庫星羅棋布,故黃河斜穿東西,京杭大運河橫貫南北,東有沂、沭諸水及駱馬湖,西有大沙河及微山湖,中部和東部還有以大洞山和馬陵山為主要標志的丘陵山地。為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徐州市根據《江蘇省生態島試驗區實施計劃》,在東隴海線丘崗殘脈物種保護帶和京杭大運河重點物種保護帶交界區域開展賈汪大洞山、經開區圣人窩、新沂馬陵山、豐縣大沙河生態島試驗區建設,形成生態島鏈,提升自然地理單元的系統性和連通性,建立物種遷徙和基因交流的生態通道,為打造全省完整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空間提供“徐州經驗”。
經開區圣人窩
“‘島’是一個比喻,可以是具象的天然島嶼,也可以是具備一定生態完整性的自然地理單元,如河口、山體、湖泊等。通過若干個‘生態島’試驗區建設,并串‘珠’成‘鏈’,為生物棲息、繁衍、遷徙提供良好場所和生態通道。”徐州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解釋說,全省計劃建設38個生態島試驗區,包括徐州4個,其中賈汪大洞山、經開區圣人窩、新沂馬陵山為二級,豐縣大沙河生態島為三級。
“生態島”試驗區建設對構建綠色發展新格局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徐州市將以“生態島”試驗區建設為契機,積極謀劃、整體推進、分步實施,努力建成具有徐州特色的“湖光山色、水韻悠然、鳥語花香”生態島,呈現出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域的生動范例。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