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顏悅色與茶顏觀色,誰才是最終的贏家!
洽舟網:昨日,“茶顏悅色反訴茶顏觀色不正當競爭”一事登上熱搜,對此,茶顏悅色官方對此事進行了解釋。
茶顏悅色是湖南長沙茶悅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成立于2015年3月,茶顏悅色以茶飲和甜品為主打,根據港粵臺的飲品創意奶茶店。
茶顏觀色2019年才在長沙開店,但商標注冊卻在先。2020年4月,茶顏觀色以侵犯商標權為由起訴茶顏悅色,但被法院駁回。
茶顏悅色稱,由于在創立之初缺乏版權和商標意識,一開始就只注冊下來了幾個類別的商標,導致被山寨品牌給告了。茶顏悅色強調,目前已經在起訴茶顏觀色了,一定會跟侵權行為死磕到底。
據中國庭審公開網信息,2021年1月4日,國內著名茶飲品牌茶顏悅色以不正當競爭為由,起訴了茶顏觀色。
1月6日上午,微博話題“茶顏悅色反訴茶顏觀色”熱度持續升高。截至1月7日14時,該話題的閱讀量達到了3.8億次,討論量達到了1.4萬次。
以侵犯商標權為由,被茶顏觀色告上法庭
在此之前,2020年4月,茶顏悅色被茶顏觀色以侵犯商標權為由告上法庭,后者要求前者賠償21萬元,最后被法院駁回;1月4日,打贏第一場官司戰的茶顏悅色又起訴了茶顏觀色“不正當競爭”。當日開庭四個多小時后,法庭宣布擇日宣判。目前,該案仍處于審理之中。
據悉,“茶顏悅色”奶茶店自2013年12月在長沙開辦第一家店至今,已擁有近兩百家分店。2019年5月,一家與“茶顏悅色”僅一字之差的“茶顏觀色”奶茶店在長沙開業。隨后,雙方陷入了一場持久的知識產權紛爭。
據中國商標網,“茶顏悅色”商標最早由湖南茶悅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茶悅公司)于2013年10月8日在35、43、30類商品和服務上注冊。
而“茶顏觀色” 的商標則由柴澤軍于2004年9月22日在43類商品和服務上申請,2008年3月14日獲得注冊,該商標有效期限為2008年3月14日至2028年3月13日,核準使用商品/服務項目包括“茶館”“咖啡館”“餐館”等。后幾經轉手,由廣州洛旗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洛旗公司)獲得商標專用權。
此前,在茶顏觀色訴訟茶顏悅色的官司中,作為原告的洛旗公司認為,“茶顏觀色”商標早在2008年就獲得注冊,早于“茶顏悅色”;并且,茶顏悅色商標的形、音、義等與茶顏觀色非常相像,所以構成了商標侵權。
然而,長沙市岳麓區法院于2020年4月作出判決,認定茶顏悅色不構成商標侵權的理由如下:
一,注冊商標“茶顏悅色”核定使用的范圍與“茶顏觀色”商標核定使用的范圍不同;二,從商標本身的近似程度來看,“茶顏悅色”與“茶顏觀色”雖僅一字之差,但圖片、圖片與圖片在字形、含義及構圖組合后的整體結構上均存在較大差異;三,“茶顏悅色”盡管商標注冊時間晚,但推廣時間早,品牌知名度較高,“茶顏悅色”商標也因此獲得了獨特性、顯著性。;四、 “茶顏悅色”雖由“茶顏”和“悅色”兩部分組成,但起識別作用的是“茶顏悅色”這一整體,固不構成侵權。
茶顏悅色勝訴后,為何在又起訴?
既然在茶顏觀色起訴茶顏悅色的官司中,茶顏悅色獲得了勝訴,那為何后者還要起訴前者?
在茶顏悅色看來,2013年其創始人呂良創作完成了和茶顏悅色門店相關的元素設計——譬如仕女圖、新中式纖茶標語等,并做了著作權登記,且在消費者心中形成了一定影響力后,卻被茶顏觀色“抄襲模仿”了。
據了解,茶顏觀色背后的廣州洛旗餐飲管理公司,自2017年5月以來,就在微信公眾號上使用幽蘭拿鐵、聲聲烏龍等復制茶顏悅色產品的名稱,甚至連茶顏悅色的廣告語 “不盲從、敢不同、越中國、更時尚”也原封不動地照搬。
因此,廣州洛旗餐飲管理公司及其關聯公司廣州凱郡昇品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被列入了被告,茶顏悅色要求對方停止侵權,并賠償30萬元。
位于長沙南門口的一家茶顏觀色店鋪,因“門店裝潢、杯子、包裝袋都使用模仿茶顏悅色標識的仕女圖、標語,還復制幽蘭拿鐵等特色飲品名稱”,也被茶顏悅色列入了被告之一,并要求停止侵權且賠償經濟損失70萬元。
對此,茶顏觀色堅決不認同,商標所有者認為仕女圖和文字都是其注冊商標,和茶顏悅色不構成近似;而凱郡昇品公司則表示,雖然公司是洛旗關聯公司,但沒有參與門店經營,也沒有授權指導開店,僅負責官網的運營設計,所有物料都由洛旗公司提供,因此侵權行為與其無關。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盡管茶顏觀色稱其物料和茶顏悅色不構成相似,但兩方標識中的編發仕女圖非常神似,不同在于茶顏悅色的侍女偏方臉,拿著扇子;茶顏觀色的偏瓜子臉,端著茶壺。
對此,有網友調侃稱:“一個長得像千金,一個像丫鬟”。
山寨店維權之路的艱辛
這些年,在各行各業,國內山寨店與山寨商標的維權之路一直很艱辛。
近有今日頭條公司還把餐飲品牌今日油條告上法庭,后者的首家店開業三月實現40多萬盈利,還開啟了連鎖加盟,并準備與某集團談合作。甚至,今日油條的母公司今日油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還注冊了“餅多多”、“今日面條”、“快手抓餅”等商標,傍大品牌、蹭熱度之意明顯。
去年9月11日,廣州知識產權法院開庭審理了該商標權權屬、侵權糾紛案,目前還未給出判決。
另一個疲于打假的品牌是中國臺灣餐飲店“鹿角巷”。創立于2013年,其創始人為臺灣知名插畫師邱茂庭,“鹿頭”LOGO便是由他手繪。鹿角巷先后在加、日、港、馬來、澳門等開設店鋪,2017年進軍中國大陸市場,瞬間爆紅。
然而,自鹿角巷爆紅以來,山寨鹿角巷十分猖獗。截至2019年底,邱茂庭公司在大陸46座城市經營有近百家實體門店時,山寨店早已超過1000家。這是因為邱茂庭此前沒有及時注冊鹿角巷的商標,給了山寨店可乘之機。
2019年12月,鹿角巷爭取到代表食物和飲料服務的最關鍵的第43類商標后,開始集中精力肅清山寨店。一方面,針對線上店鋪,鹿角巷和美團合作,下架侵權店鋪;另一方面,對線下侵權門店,鹿角巷推出小店合作模式,集中收編整改。在懷柔政策之下,鹿角巷終于取得了維權之路的初步勝利。
無獨有偶,糕點連鎖店“鮑師傅”也飽受山寨店的困擾。創立于2004年的鮑師傅糕點店的創始人為鮑才勝。因為早期糕點店尚未紅火,直至2013年媒體探店后才去注冊商標,因此,鮑師傅沒能阻擋山寨店蜂擁而至的步伐。
2017年底,鮑師傅品牌的直營店只有26家,但全國山寨店數量已高達2000多家,僅北京地區就有300多家。
為此,洽舟商標網了解,鮑才勝用比此前打理店鋪更多的時間來打假,甚至還因損害了對方的利益而受到了死亡威脅。
直到2020年4月,打假三年的鮑才勝才將全國的山寨店控制在了400家以下,北京的山寨店已不足10家。
對于國內山寨打假維權難的問題,這與司法實踐中,侵權判決金額不夠高有關,導致山寨者的違法侵權成本比較低。但是隨著2021年民法典實施以來,2021年3月1日起,侵犯他人商標,銷售假冒商標注冊的產品將面臨刑事處罰。
此外,根據鹿角巷、鮑師傅等典型案例來看,一些商家未在早期成名前形成足夠的知識產權意識,未能及時注冊商標,客觀上也給了其它競爭者可乘之機。因此,洽舟網提醒企業主們:無論企業的大小,或者發展到什么階段,一定要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那些加盟失敗的餐飲人到底犯了什么錯?如何運營餐飲加盟公司111
下一篇:茶顏悅色真的那么好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