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農村推行喪葬改革,以后不允許土葬了嗎?
在今年中央“一號”中,“三個代表”明確提出,要大力推進“三農”工作。促進各地根據當地情況,制訂相應的移風易俗標準,加強村規民約的制約作用,并以黨員、干部為表率,對“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重點領域的突出問題進行深入的整治。推動鄉村殯葬改革。
人吃五谷雜糧,必定會生老病死。入土為安,點燭燒香,成了世人對逝人的一種心靈寄托與思念。
但是也有一些人,喪葬大操大辦的敲鑼打鼓,,就連告別廳也有著三六九等分。也會有不同的規格。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比較,很多貧窮的家庭,都會認為葬禮是一種負擔。
那么,火化和埋葬,是不是都一樣?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喪葬的開銷都讓很多家庭感到了沉重的負擔,原本一個人只需要幾千塊錢就能入土為安,現在卻需要上萬塊錢才能入土為安,所以,當他提出要免費墓地和棺材的時候,所有人都表示了支持。
然而,這并不是真的,在最近一次的“一號文件”中,盡管提到了推進農村殯葬改革,但是卻沒有提到廢除土葬,完全推行火化。
有些人會說,為何在鄉村必須進行喪葬的改革呢?
“土葬”這個詞,很多鄉下人都不太明白,所謂“落葉歸根”,就是一個人去世之后,將他的尸體埋進泥土之中,若是還有名字,那就是將他埋進了祖先的墳墓之中。
遏制“厚葬薄養”在鄉村社會中的不良風氣
老人活著的時候,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死了之后,他們覺得自己少了一個“心病”,就會大肆的操持,一方面是為了尋求心理上的慰藉,所以為了遏制這種陋習的蔓延,取消土葬,讓子女回歸孝道本身。
現在,農村的喪葬還很亂,許多地方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規劃,到處都是墳頭,看起來令人毛骨悚然,一不小心,你來到一個不熟悉的地方,看到的很有可能就是一座墳墓,這一點想一想都覺得可怕。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對于農村喪葬也做出了說明,可以總結出來三點:
1、節約耕地。在許多平緩的地方,鄉間的墳墓,如繁星點點,比比皆是。大部分都是建在農田上的。
2、降低細菌的散播。專家表示,過去,由于各類病菌較多,若不進行火葬,有些病菌可能會長期存活,對后代的生存環境不利。
3、扎實開展大操大辦突出問題專項治理。
我覺得,要在全國推廣,還需要一段時間。
當上一代有埋葬觀念的老人離去以后,那些有埋葬觀念的中年男子,肯定會更容易接受。政府應透過不同的方式,透過不同的方式,提升民眾對「火化」方式的認同,并了解「火化」的好處。
火葬,也許對個人而言是殘忍的,但如果你認為人死后是沒有知覺的,死了以后就和一個木頭沒有區別,那就不存在殘忍的說法。從長遠的角度想,火葬對子孫后代而言是一種造福的行為,是一種大善的行為。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