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蘇翊鳴徐夢桃到肖恩羽生結弦...看一屆冬奧會要流多少眼淚?
隨著冬奧會迎來尾聲,獎牌進度條逐漸拉滿。
谷愛凌、蘇翊鳴,徐夢桃、齊廣璞,兩老兩新交替登場,四天貢獻5金3銀,刷新中國代表團獎牌榜最好成績。
隨著谷愛凌在U池無懸念地摘金,她也成為中國首位雪上項目的雙金王!
競技體育向來都是有人歡喜有人意難平。
無論是獲獎后的感動,亦或是未能得獎背后的辛酸,總會讓人流淚滿面。
令人羈動的,永遠不是比賽結果,而是運動員本身。
01
“00后”的黑歷史,連畫質都是高清的。
2012年,只有8歲的蘇翊鳴對著鏡頭奶聲奶氣說道:“我不想把滑雪當做職業,每天練會感覺無聊,再也不想聽著滑雪這倆字”。
三年后,在北京申辦冬奧成功之際,“真香”的蘇翊鳴卻立下誓言:“我必定要做一個職業的運動員,參加2022年冬奧會。”
“必定”這個詞,天然帶著一份使命感:少年何妨夢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
抱著這樣的信念,蘇翊鳴放棄了繼續當演員,開始專心單板滑雪的訓練。
2018年,他和現在的恩師佐藤康弘相識,當時的蘇翊鳴距離頂尖選手還有很長的距離。
按照佐藤教練的說法就是:如果其他人是95分,當時的小鳴可能只有15分。
但蘇翊鳴開朗聰明,教練往往指出一個小問題,他便能舉一反三。
受疫情影響,他和教練只能線上交流,自己去領悟、練習。
蘇翊鳴每天都會給教練拍視頻,詢問哪里需要改進,困難的線上教學持續了18個月。
因為擔心犯困,訓練期間蘇翊鳴從不吃午飯。被問到不會餓么?他也只是淡淡地回答一句:“習慣就好。”
蘇翊鳴每天泡在雪場的時間是大部分選手的2倍,三個月便完成了半年的訓練量。
大部分人一兩個雪季用壞一塊板子,蘇翊鳴只用半個月,板子就會磨損壞掉。之前在長白山訓練,更由于天冷板脆,再加上訓練量大,曾在一周之內用斷四塊板子。
蘇翊鳴的成長是突飛猛進的,更難得是他在達成世界水準后,依然對前進充滿渴望。
2021年1月,他已經可以完成反腳外轉五周1800。
10月,他將周數提高了半圈,在訓練中成功完成了內轉1980抓板,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
12月,蘇翊鳴取得首個國際比賽冠軍,同時也是中國男子單板滑雪第一個世界冠軍。
他突破自己界限的速度越來越快,而此時,距離北京冬奧會開幕只剩2個月時間。
在蘇翊鳴的手機殼里,夾著兩樣東西。一張是他最喜歡的味噌湯的包裝紙,另一張是山西寺廟求來的佛像。
他把它們放在一起,成為一個有趣的意象。
珍視熱愛的事物,而其他的只能交給神佛老天去決定。有點像是單板滑雪這項運動,所需要的心態。
在坡面障礙技巧賽后,裁判承認給獲得冠軍的加拿大選手評分過高,沒有看到他漏抓板的動作。
這也導致了蘇翊鳴錯失金牌,只獲得了第二名。
不過賽后,蘇翊鳴和教練倒很豁達,沒有糾結于獎牌的成色,而是把所有專注力放到了大跳臺比賽上。
大跳臺決賽中,他先是漂亮地完成了相對不擅長的反腳1800抓板尾,第二跳的正腳1800穩穩落地。
早早準備好的1980已經無用武之地,蘇翊鳴鎖定了冠軍。
蘇翊鳴和教練抱頭痛哭,盡情宣泄著心里的激動。此時,人們才意識到他只不過是個還沒成年的孩子,正背負著怎樣的壓力。
這枚奧運金牌不僅使蘇翊鳴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冬奧冠軍,也是送給媽媽、教練和自己最好的生日禮物。
今天,18歲的蘇翊鳴,生日快樂!
02
對谷愛凌、蘇翊鳴這樣第一次參賽,就能獲得冠軍的運動員來說,他們無疑是幸運的。
而31歲的徐夢桃,等這塊金牌卻等了整整4屆。
在曾經中國隊“冰強雪弱”的年代,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團隊是中國雪上項目最后的門面。我國冬奧會男子的第一枚金牌(韓曉鵬),也是從中產生。
之后的每屆比賽我國都有爭冠的實力,卻仿佛中了魔咒一般,次次與金牌失之交臂。
2月10號的空中技巧團體比賽里,中國隊又收入了一枚銀牌。
賽后,徐夢桃安慰失誤的隊友:“有失誤大家一起分擔,什么結果我們都能接受。”
但在頒獎儀式上,徐夢桃把銀牌握在手中,翻來覆去地看,眼淚卻止不住地流。
不甘么?太不甘了。
她曾經也是橫空出世的“天才少女”,12歲從體操轉到滑雪,當時連雪板都沒踩過的徐夢桃,練了十幾天后直接上了跳臺,19歲就代表中國去參加奧運會。
徐夢桃擁有該項目女子最高得分紀錄,最多世界杯分站賽冠軍紀錄保持者(27次),6次世界總排名第一,拿到手軟的獎牌和水晶球……
但這樣一個冷門項目,對很多人來說,徐夢桃只不過是在紙上畫了無數個0……奧運金牌才是那個最前面的“1”。
寫下“1”,一切才有意義。
2018年平昌冬奧會,徐夢桃被寄予厚望,她在朋友圈雄心勃勃道:“不奪冠就退役”。
但卻收獲了職業生涯最差的成績——第九名,徐夢桃幾乎是“逃”回國的。
日記里,曾記錄了她當時的心情:“想大喊,想哭,心里難受。難道我的努力被大風吹跑,即使再堅持四年,還拿夢想當目標嗎?
徐夢桃值得嗎?競技體育如此殘酷,現實,你后悔嗎?”
四次手術,經歷過前交叉韌帶撕裂和切除70%半月板的疼痛。為了參加比賽,從來沒有回家過春節。
但是,當時已經27歲的徐夢桃,最終還是選擇了繼續,只因熱愛。
她感謝父母,幫她挑了一個擅長又喜歡的運動。她享受在比賽中分析戰術,思考怎么能讓自己更好。
年輕的徐夢桃,曾跳出過世界女子最高難度;不再年輕的她,又一次向新的女子最高難度bFFF和bFdFF發起沖擊。
一次次地跳入只有4、5度的冰冷的水里。
比起辛苦,徐夢桃感到更多的是挑戰帶來的興奮。
她樂觀地說:“老天爺待我不薄,她一定是會覺得我還有空間去提高,用最好的表現在北京冬奧會上綻放。”
所以,當最后一跳穩穩站住時,徐夢桃的朋友,美國選手考德威爾抱著她說:“桃桃,奧林匹克冠軍,我為你感到驕傲。”
“最佳領哭員”徐夢桃拿著國旗仰天嘶吼:“我是第一么?”、“同志們,我們贏啦!”,觀眾的眼淚也跟著嘩嘩流。
從長野到鹽湖城再到北京,從徐囡囡到李妮娜再到徐夢桃,中國女子空中技巧隊承載了一代代人的遺憾與盼望。
如今,31歲的徐夢桃終于完成了20歲的夢想。
每次看到徐夢桃,總能想起一段話:“人的一生中,最光輝的一天,并非功成名就的那天,而是從悲嘆與絕望中產生對人生挑戰的欲望,并且勇敢邁向挑戰的那一天。”
很多年前,從水中爬出的徐夢桃,渾身濕漉漉地扛著雙板,一級一級地爬上高臺,準備自己的下一次跳躍。
當時的她還不知道,原來夢想是可以成真的。
03
昨天女子單人滑季軍坂本花織,開賽前根本沒人看好她。
夾在俄羅斯選手中間登場,她的自由滑曲子《no more fight left in me》選自女性紀錄片《woman》,歌詞旨在傳遞女性“不屈做自己”的信念。
而她也實實在在地做到了這一點。
盡管沒有太高難的動作,但坂本花織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將簡單的事做到極致,流暢快樂地結束滑行,蓬勃的生命力和力量感令人動容。
隨著瓦利耶娃的失誤,坂本花織留在了領獎臺上。
賽后,當記者問到坂本花織的教練,為什么她拿到獎牌?教練直言不諱地答道:“運氣。”
那么,“是什么讓她有這樣的運氣呢?”
“是她的勤奮努力。”
奧林匹克從來不是只有獎牌,但重要的是你能做到什么?你想傳達給世人什么?你是否相信,自己不止于此?
單板滑雪GOAT肖恩·懷特,在北京以第四名的成績謝幕,淚灑雪場。
他說:我本想得到一枚銅牌,但如果真是那樣,我又會想更進一步要銀牌。只要踏上了u池,我便永不滿足。
英雄白頭,有憾卻無悔。
“謝謝單板滑雪,這就是我的一生。”
另一邊,花滑傳奇羽生結弦挑戰“4A”失敗,同樣以第四名結束了比賽。
在賽后的采訪里,羽生結弦罕見地破防:“為何努力得不到回報?”
這番話似乎也在傳遞著離別的信號……
但就在幾天后的新聞發布會上,沉淀后的羽生決心繼續挑戰4A。
“在我一直以來訓練挑戰4A的過程中,其實也是我一直在尋找曾經的我,能夠讓大家看到從9歲練滑冰的我,一直挑戰這個動作的我!”
大概所有體育運動,都是始于熱愛,歸于純真。不為歲月蒙塵,不為勝負牽絆,只向自己的目標前進。
來自馬耳他,一天要吃6個豆包的“豆包姐”珍妮絲?斯皮泰里,18歲才練習單板滑雪。
為了參加奧運會,珍妮絲開著房車到處去比賽,沒有贊助,自費訓練,為了省錢她就在房車里睡覺。寒冷的環境房車里,有的時候早晨起床,發現隱形眼鏡都已經凍住了。
但她始終相信自己能實現目標。
珍妮絲開始練習單板滑雪那年,有的網友對她不屑一顧,嘲笑她練習完就會哭著回家找爸媽。
她將那些評論打印出來,過了整整12年,她將寫滿惡評的紙帶到了北京。
站在奧運村的五環雕塑前,她現在終于能回擊那些評論了:“嗨,我上奧運會賽場了!”
2月12日,中國男子冰球隊打入了歷史上的奧運首球。
盡管最終他們仍舊一路敗給美國、德國、加拿大……
但中國男冰展現出了頑強不屈的斗志,十分令人尊重,“歸化”隊長葉勁光在微博寫道:
如果有一個中國運動員,20年后站上冰球最高舞臺,人們問到他為什么練習冰球,他回答:“2022年,我看了中國隊的比賽”,那就是我們這代人的成功。
奧林匹克很像是一場沒有盡頭的接力,在有限的時間,有人頑強與命運角力、有人完成自我超越、有人享受當下……書寫著各自的人生。
而我們這些受到鼓舞的旁觀者,也將投入自己的世界,去奮斗拼搏。
若干年后,如果回憶起2022北京冬奧會,我大概會想起身穿“龍袍”的谷愛凌抱頭大喊OMG;帥哥麥克莫里斯甜甜地展示熊貓圖案滑板;坂本花織開心地揮舞著金墩墩。也會想起短道速滑接力時,摔倒的李文龍伸出的手;還有徐夢桃、肖恩·懷特和羽生結弦或喜或悲的淚水……
最后一定會記得,有個少年和他的名字一樣“翊鳴驚人”般地沖下跳臺,高高躍起。時間仿佛凝固了一秒,他好像真的已經擺脫重力,乘風撫云。背景是首鋼工業園那廢舊的高爐,它帶著舊工業化時代特有的肅穆冷峻。而片刻落地后,迎接他和他們的,是一個嶄新純白的新時代。
(文章配圖來自網絡)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