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經濟”紅利褪去 小家電“退燒”背后謀變局
從疫情消費中的“頂流”到二手平臺的“閑置之王”
2023年開年,小家電行業的從業者紛紛發現“空氣炸鍋過氣了”“養生壺賣不動了”……“宅經濟”曾帶火了一眾新興小家電。早餐機、電動拖把、美容儀、空氣炸鍋、加熱飯盒……這些個頭不大、個性十足的新興小家電,憑借“宅經濟”實現了突飛猛漲,加上“懶人經濟”的影響,整個小家電行業在疫情期間表現出了驚人的增長。
但隨著后疫情時代到來,花樣繁多、新品層出不窮的小家電,并沒有穩住其高速的增長趨勢,曾經爆火的小家電賽道正逐漸降溫。從驟然火爆到急速降溫,是什么緣由讓網紅小家電過去三年來猶如坐上“過山車”?步入存量競爭的小家電市場又該如何實現突圍?
■新快報記者 陳學東
爆單
“宅經濟”帶動小家電逆勢大漲
從分類上來說,小家電主要對應“食品料理機器”“烹飪電器”“家居環境電器”和“個人護理電器”四類。其中“食品料理機器”“烹飪電器”算是近年來最熱門的小家電品類,同時也是新產品迭代最快的品類,智能早餐機、多功能烹飪機等智能化產品的出現也讓廚房往小型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傳統消費市場大受沖擊,游戲、直播、電商等“宅經濟”意外走紅。借助KOL直播帶貨,外觀別致、功能新奇、價格便宜的小家電迅速出圈。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小家電全渠道批發量共計1.3億臺,同比增長6.5%。
當年,在大家電銷量同比下降近4%之時,小家電卻逆勢增長9.6%,線上市場規模更突破780億元,漲幅高達12.4%。多家小家電企業在資本的加持下快速崛起,其中,追覓科技以36億元的C輪融資刷新小家電行業單筆融資最高紀錄。
小家電之所以能如此火爆,疫情是最直接的“助力”。疫情暴發初期,如何用各種小型廚電制作美食,成為各大平臺上年輕人追捧的熱門。空氣炸鍋這樣的迷你型烤箱替代品,因為更適合租住房屋的年輕人使用更是一躍成為“家電明星”。
疫情期間,人們的居家時間被延長,價錢相對低價,又能夠有效提升生活質量的小家電成為了人們的心頭好。各種多功能合一的烹飪小家電都大受歡迎,比如早餐機,契合了當下多數年輕人怕麻煩、圖方便的習慣,既能夠在煩悶的疫情封禁期間改善伙食,又不需要過多的操作占用自己的時間。
網絡平臺“種草”,也讓小家電迅速成為爆品。線上的營銷和傳播,讓小家電走上了“網紅”之路,簡化了消費者從“種草”到決策之間的步驟。相關數據顯示,98%的用戶會因網絡上的內容對產品產生興味,75%的用戶會因這些內容對品牌產生好感,而83%的用戶會將主播大V的引薦作為置辦參考。
疫情期間的需求和小家電的優勢,都使得小家電的需求被急速釋放。2020年,電壓力鍋、空氣炸鍋等小家電品類都有著超200%的銷量增長。與此同時,國內小家電出口企業也開啟了“爆單”模式,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小家電出口增長已超600%,微波爐連創出口金額紀錄;去年上半年我國電炒鍋、面包機、榨汁機等出口分別增長62.9%、34.7%、12.1%。
反轉
從“真香”到“雞肋”不過三年
隨著疫情的結束,小家電行業迎來了大幅增長后的低迷。
三年的“宅生活”,讓空氣炸鍋一度成為小家電的“頂流”。這些曾經在各大社交平臺上爆火的小家電,是精致、美好生活的代名詞,卻在今年集體遇冷,甚至即將成為某二手平臺的“閑置之王”。從一度的“頂流”到“閑置之王”,空氣炸鍋的增長與衰敗之路,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著小家電品類的發展路徑。
回看三年前,空氣炸鍋憑借著“萬物皆可炸”以及“健康低脂”的口號,迅速在市場上獲得了較高的關注度。同時,在小紅書、抖音等平臺的“種草”推廣下,其銷量也是瘋狂上漲。2021年空氣炸鍋的零售量為1504萬臺,零售額43.8億元,2022年的零售量和零售額分別同比增長55.1%、49.2%,呈現一派野蠻生長的景象。
時間來到今年的前兩個月,奧維羅盤監測數據顯示,空氣炸鍋在線上、線下渠道的銷量均出現了下滑態勢,比去年同期分別下滑了28.98%、38.31%。GfK中怡康的數據也顯示,進入2023年后空氣炸鍋的零售表現確實不太理想,同比下降了45.8%,月零售量均值僅有去年的77%左右。
2020年異軍突起的小家電行業,其實在2022年的消費市場上已表現出疲軟的態勢。據奧維云網(AVC)傳統渠道推總數據顯示,2022年廚房小家電共計13個品類零售額520.3億元,同比下降6.7%;零售量22049萬臺,同比下降12.7%,開始走下坡路。創新疲軟、同質化嚴重、價格惡性競爭,讓消費者對非剛需的小家電呈現了“后悔剁手”和審美疲勞。科沃斯、小熊電器、倍輕松等昔日賽道明星的市值較巔峰時期下跌50%-70%,純米科技、素士科技IPO一波三折,美的、蘇泊爾、飛科、九陽等傳統品牌的小家電業務也在震蕩中艱難前行。
面對突如其來的雙降局面,小家電業內都在不斷探尋其原因。然而說到底,原因并不復雜,主要是三個方面:首先,疫情帶來的增長透支了市場。疫情之初放大了“宅經濟”,刺激了消費者關于小家電的需求,使得原本就曾經飽和的小家電市場的飽和狀況更進一步,提早透支了消費者對小家電市場的需求。其次,小家電企業發力點主要在營銷上,對于用戶真實場景研究不足,產品整體使用體驗差。再者,相比于傳統家電企業,網紅小家電對于客戶服務意識不足,售后服務差。
深層
無法跑通“量價齊升”的邏輯
小家電曾被寄予厚望。
在家電格局早已固化的大環境下,2019年出現了小家電“風口”,小熊電器、北鼎股份等小家電企業迎來上市潮。不少投資人認為,小家電能夠拉動整個家電市場的增長,甚至有機構預測,到2023年,中國小家電的市場規模將超千億元。
但如今,小家電不僅行業規模未達千億元,甚至還差點拉著整個家電行業的后腿。據奧維云網(AVC)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家電市場(不含3C)零售額規模7081億元,同比下滑7.4%。同期,小家電總零售額520.3億元,同比下降6.7%。但如果去除掉現象級產品空氣炸鍋品類,小家電零售額同比下降14.1%。
小家電市場規模快速萎縮,有部分是源于集成化原因。所有功能屬性單一的小家電產品,都存在和空氣炸鍋類似的問題,應用場景少,使用頻率低,一旦有其他功能更全面的產品出現,這些單一屬性的小家電產品很容易被邊緣化,甚至淘汰。
然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小家電無法跑通“量價齊升”的邏輯。2022年,小家電線上零售均價201元,同比提升9.7%,線下零售均價465元,同比提升4.5%。但同期,小家電零售量同比下降12.7%。從銷量可以明顯看出,均價提升后,小家電很難留住客群。小家電市場規模依然出現了下降。
但在大家電方面,部分品類卻能夠實現量價齊升。比如干衣機,2021年線下干衣機均價8593元/臺,同比增長11%,到2022年一季度,干衣機均價再次提升至8933元/臺。但持續提價并未對銷量產生影響,2022年前三季度,干衣機零售量同比增長27.1%。量價齊升下,2022年前三季度,干衣機銷售額同比增長29.4%。而在小家電中,作為新品的空氣炸鍋最終走的是“價降量升”的路線,其均價從2018年的488元/臺下降至2021年的325元/臺。
小家電走不出“量價齊升”的困局也不難理解,小家電產品技術應用較為單一。當產品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無法實現高端化,如豆漿機、榨汁機等,產品功能單一,產品本身很難再有升級空間。但大家電如干衣機等,可通過節能、降低衣服損傷、防皺、消毒等新功能做升級,走高端化之路,6000元以上的干衣機產品占比從2019年的46.7%提升至2020年的57.4%。
由此看來,集成產品的沖擊以及無法做到高端升級,使小家電的生存處境變得愈發艱難。如何扭轉市場萎縮的頹勢?小家電或許只能依賴下一個爆款。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全國火鍋區域王TOP榜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