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糕點是一門好生意嗎?
麻薯
近段時間,“新中式”的怪風又吹向了另外一個傳統行業。一夜之間,全國各地主打國潮風的新中式糕點品牌,就如雨后春筍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闖進了消費者視線當中。
突然間,人們發現,就連一塊小小的核桃酥,居然還可以玩出這么多花樣……
咱們先盤點下在全國范圍內公認的新中式糕點知名品牌。
虎頭局渣打餅行虎頭局渣打餅行:創立于2019年,來自長沙,定位于新中式點心潮牌,以復興中式糕點為使命,堅持手工現制,在中點和西點中汲取創作靈感,融入當代年輕人生活方式與口味,用心做好每一款點心。
最知名的一句廣告語:“凡事多用點心”,即便是上了年紀的人看到這句,是不是也得感慨一句,這口氣不小嘛。
墨茉點心局墨茉點心局:創立于2020年,也是來自長沙,將國潮精髓融入中式點心,“吃現烤點心,喝國風茶飲”,和茶顏悅色組CP,單店估值超過1億元人民幣……那叫一個凡爾賽啊。
廣蓮申廣蓮申:來自魔都的新消費品牌,將廣州的“廣”與上海的“申”結合,中間字“蓮”為糕點材料,同時也是一種美好意象,于是乎就有了大家熟知的「廣蓮申」,“節節糕升,好運蓮蓮”,還真不是隨便喊喊口號,產品很有戰斗力。
瀘溪河瀘溪河:總部雖在南京,但其創始人是個實打實的江西鷹潭人。鷹潭,更是被譽為中國桃酥之鄉。單看這句“中國好桃酥,百年瀘溪河”的品牌愿景,就足以說明它的未來不可限量。
鮑師傅鮑師傅糕點:無獨有偶,這鮑師傅的創始人鮑才勝,也是江西鷹潭人。鮑師傅比前幾個品牌成名要早,原本只想悶聲發財的鮑師傅,在經歷了排隊風波和被山寨窘境之后,現如今也借助資本的快車道,加速其發展步伐。
五大品牌雖然說各有千秋,但也是同病相憐,可是這幾個品牌,人家是有“網紅的命”,那些散落在各地的區域性品牌,卻只有“網紅的病”。
各地糕點品牌廣州的獅頭點心局、天津的糕功夫國潮點心局、唐小合點心局;重慶的酥書點心局;福州的南洋點心局、未芝點心局;廈門的三味酥屋點心局、虤茶點心局;銀川的萬杞園點心局;鄭州的山河餅局;珠海無事點心局;南京的青桔與木魚;合肥的詹記桃酥……
單單是在成都就出現了很多新中式糕點品牌:前有大酥生、桃桃升點心制造、協盛隆川餅、川香酥院、酥小可、愛達樂點心局、麥子醒了現烤點心。
大酥生桃桃升酥小可愛達樂協盛隆后有傳統的宮廷糕點鋪,耀華糖果糕點鋪(84年歷史)、還有更貼近大眾化的酥祥記、德隆齋、璽江南、黃氏酥香亭……。
宮廷糕點鋪耀華糖果糕點鋪現如今的新中式烘焙行業,真可謂進入了一片混戰的局面。
接下來,我將從四個方面,為您詳細解讀。
“新中式”糕點,到底“新”在哪里?
相比于傳統的稻香村、祥禾餑餑鋪,現如今的“新中式”糕點,有四點創新。
一是在品牌形象和定位上,敢于大膽使用傳統+創新元素,利用差異化的視覺表現,吸引更多人的注意。
二是在品牌傳播上做足文章,創造不同消費場景的同時,通過各大社交平臺,讓更多消費者紛紛參與。
三是在品牌產品上融合創新,改良傳統中式糕點口味,創新吃法和玩法組合,既要好吃,又得好玩。
四是在品牌標簽上立人設,可大多數人是喜歡就買,不需要太多理由,消費者雖不強求人設,卻也被人設羈絆,找到一個可以詮釋自我價值的品牌,才是一天中最開心的一瞬間。
“新中式”雖好,但同質化更糟!
還記得那句老話嗎?“所有的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但是,有人嘗到的是蜜糖,有人吃的則是毒藥。
于是乎我們在2021年,見到了前面所列舉的諸多新中式糕點品牌,比如說:某某“點心局”,某某“酥”……
這似乎已經從流行,演變為了一種趨勢。
因為但凡是有一些策劃內容的品牌,都想借助這個新賽道的熱點。
來給自己的品牌尋求一個品類信任狀。
還美其名曰:“國潮”。
書法體的濃墨重彩,霓虹燈的花團錦簇,年輕人的奇裝艷服。
典型的國潮標配三件套:品牌視覺錘。
初看,還有點感覺;
再看,沒啥內容了;
回看,咋個都一樣?
或許是我們要求得太高,“創新雖好”,可也要適可而止啊。否則就不是在做什么百年品牌,而是“炒概念”“割韭菜”。
“新中式”糕點,憑啥火起來?
從艾媒咨詢最新給出的分析數據來看,2021年中國烘焙食品市場規模預估達2600.8 億元,同比增長 19.9%。2023年中國烘焙食品市場規模將達3069.9億元。2015-2020年我國人均每年烘焙食品市場消費量僅從2015年的6.0kg,上升至2020年的7.3kg,整體漲幅并不算高,距離歐美等國的差距也比較大。畢竟我們中國胃的容納空間是有限的,不可能像美國、法國等國家一樣對烘焙食品依賴性那么大。可是僅僅和鄰國日本人均消費量18.1kg相比,也是不及日本人均消費量的一個零頭。
一方面是市場總量不斷增大,給了更多品牌“入局”的機會。
而另外一方面,也是很多市場進入者,看到少數品牌爆火之后,盲目跟風,帶動了行業的泡沫開始泛濫,想搞連鎖加盟模式的品牌不在少數……
問題的關鍵就在于一個品牌是否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又不會太過于同質化的發展道路。
這也是判斷一個品牌成熟與否的重要標志之一。
“新中式”糕點,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也有很多人向我咨詢,“新中式”糕點到底是不是一門好生意呢?
單從品牌角度來看,有創新點,市場和消費者都需要新鮮的刺激。
但從品類層面分析,產品中西融合,本質上沒太大變化,受局限。
要是從創業項目角度,同質化競爭有些嚴重,早期投資的紅利期即將被瓜分殆盡,隨后入“局”的絕大多數個體加盟商是賺不到什么錢的。
因此綜合來看,下沉市場的機會潛力巨大,但是一二線城市的市場競爭,即將成為一片紅海。
為什么這么說?
所謂新中式糕點,確實抓住了一波年輕人的消費熱點,成功出圈也是因為現階段融媒體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但是別忘了,當一個行業出現轉折點的時候,存在已久的老牌烘焙如好利來、元祖、85°C等品牌會坐等市場變化而坐視不理?
還有諸多區域性烘焙品牌,也勢必會加入新中式糕點市場份額的新一輪爭奪戰中。
所以新中式糕點是一門好生意,但是這門好生意,還得是看如何做好這門生意。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