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普照寺荷花蕩漂起死魚,記者現場探訪,有人曾拉著一車魚放生
記者 李增浩
“原來扔個煎餅這里的魚一會兒就吃完了,現在魚都快死沒了,太可惜了。”3月21日,在泰安普照寺,在此游玩的市民稱,原來池內紅色觀賞魚很多,經常成片地游動,3月份以來,這里頻頻出現死魚,陸續死了二三百條,已經見不到魚群嬉戲的場景。
當天,在普照寺荷花蕩東岸,記者看到,水面上漂浮著雜草與秸稈,三條死魚浮在水面上,長15厘米左右。在東南岸,水面上十幾張煎餅本來是喂給紅色觀賞魚食用,現在卻孤零零地散落著。
荷花蕩的岸邊,有一條鯉魚緩慢地游動著,鯉魚外表已經出現絮狀斑點,鱗片也已經損傷。看到有人過來,鯉魚也沒有立馬游走,警惕性相對較弱。
泰安普照寺位于環山路與普照寺路交叉口以北,屬于泰山景區,每天都有大量市民和游客到此晨練、游玩。寺南的荷花蕩是普照寺專門為游客提供放生的池塘。
普照寺的荷花蕩為什么會出現大量死魚?
據寺里工作人員介紹,荷花蕩水面面積300平方米左右,最深處為5米,3月6日,一輛汽車拉來兩噸魚放入到荷花蕩中,大部分為鯉魚跟鯽魚。
“岸邊出現死魚,可能是因為一些魚的鱗片已經被蹭掉,加上最近氣溫較高,太陽蒸發強,一直往里面放魚,魚就容易死亡。出現死魚就會趕緊撈出來。”工作人員說,對于荷花蕩一直出現死魚的現象,目前還沒有有效的解決辦法。
市民李先生常來普照寺遛彎兒,對于死魚現象,他說,荷花蕩里是死水,惟一的來源就是下雨。游客在水池里放生鯉魚、鯽魚、鱉、泥鰍等物種,未設置凈化裝置,導致水質一直下降,才會不斷出現死魚。
“這些天估計陸續死了二三百條魚,大的有三四斤,加點氧氣可能會改善很多。”在此游玩的市民魯先生說。
針對普照寺荷花蕩出現死魚的現象,記者咨詢了山東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博士生導師王慧教授。“出現死魚現象是因為此地是死水,池塘面積小,自潔能力差,氧氣不足,魚類缺氧導致死亡,部分魚類在池中死亡之后又會對水質造成污染。”王慧說,建議在水中加入增氧機或在水中增設噴泉噴水,培養水生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增加氧氣,比如睡蓮、蓮藕,飄在水面上的植物或者沉水植物均可。另外,池塘容量畢竟有限,建議游客科學合理放生。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