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別叫我股神
圖片來源:THEO WARGO—STAFF/GETTY IMAGES
“我不是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 特斯拉公司(Tesla)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在上周三的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如是說道。“我不是投資者。”他說。“我是一名工程師、制造者和技術專家。” 馬斯克在回答分析師關于他是否會將他所有的企業——從SpaceX到(即將納入他麾下的)推特公司——合并到一個母公司的問題時說。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投資組合,擁有從Dairy Queen、金霸王到GEICO和Fruit of the Loom的一切。 但是,就像挑食的人把盤子里的食物分開一樣,馬斯克希望他的公司保持獨立。“我不清楚重疊的部分是什么。雖然不是零,但我認為這接近于零。” 在馬斯克看來,他是一位制造者,而不是股東:“我實際上是在工作、設計和開發產品。”他說。“我們不會有投資組合之類的東西。” 換句話說,馬斯克認為他和巴菲特是完全不同類型的企業家。這讓人想起21世紀10年代的制造者與索取者之爭,爭論的核心是金融家本質上是在轉移資金(如巴菲特),而其他人實際上正在建立一些創造新業務的東西(如馬斯克)。 在2012年的總統競選中,來自私募股權背景的共和黨人米特?羅姆尼(Mitt Romney)的經濟批評遭到了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的反駁,“那不是你建的。”奧巴馬當時談到了政府支持創業的重要性,間接拒絕了經濟金融化,正是這種金融化讓巴菲特和羅姆尼如此富有,盡管他當時的言論被視為對羅姆尼的抨擊。 馬斯克似乎在說,他永遠是建設者,而不是投資者(即使他即將成為推特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投資者)。 但馬斯克和巴菲特的共同點可能比他認為(或希望)的要多。據彭博社報道,兩人都是億萬富翁,位列全球最富有的十人之列。作為世界上真正的首富,馬斯克的身價估計為2090億美元,2020年2月疫情封城前增加了1630多億美元。巴菲特的身價為978億美元。 樂施會(Oxfam)的一份報告顯示,在疫情期間,全球十大富豪的財富翻了一番。報告的作者解釋說:“最富有的1%的人擁有的全球財富是底層50%的人的近20倍。”報告指出,“即使最富有的10個人失去了他們全部財富的99.999%,他們每個人仍然比世界上99%的人更富有。” 看來,如果做得好,成為“索取者”或“制造者”可以讓你走上成功之路。馬斯克可能并不想創建傘形公司結構,而且還沒有做出他曾經承諾的可以與喜詩糖果(See’s)相媲美的糖果,但這兩人并不像馬斯克想讓你相信的那樣不同。 至少,他們的銀行賬戶不是那么不同。(財富中文網)
查看《三季度經濟增速3.9%背后的“痛點”與“亮點”》的精彩觀點查看《烏克蘭逮捕馬達西奇總裁》的精彩觀點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