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一場關乎河南傳統早餐未來發展的關鍵會議在河南牧業經濟學院龍子湖校區舉行。由該校主辦的珍味博士®熗鍋胡辣湯、手工大餡包子新產品發布暨團體標準立項交流會成功舉辦,標志著這兩款深受中原百姓喜愛的日常美食,正從依賴廚師“經驗”的傳統制作,邁向科學化、標準化的產業發展新階段。
會議現場,河南牧業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劉志偉、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黨委書記趙安勇、院長鄒建與來自河南省食品工業協會、千味央廚、華昱控股、姐弟倆餐飲、鴻福宮食品等行業協會及知名企業的負責人,以及中國烹飪大師杜新敬等業界專家齊聚一堂,共同見證新品發布,并啟動了“熗鍋胡辣湯”與“手工大餡包子”兩項標準的制定工作。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劉志偉在致辭中介紹,胡辣湯與包子是河南餐飲的“靈魂組合”,全省日均消費胡辣湯高達1200萬碗、包子1.5億個,帶動了超400億元的龐大產業鏈。然而,產業長期面臨風味控制、清潔化加工、包子餡料比量化、手工標準界定等技術瓶頸。為解決這些問題,學校聯合多家食品企業開展科技攻關,此次發布的新品正是“實驗室—工廠—餐桌”全鏈條協同創新的最新成果。
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院長鄒建教授在介紹新產品研發時強調,本次推出的熗鍋胡辣湯和手工大餡包子體現了“清潔化、新鮮化、真實化、直觀化、健康化、有機化、差異化”的核心理念,通過傳統與科學相結合的方式,采用無化學添加劑的物理加工方法,實現了原料新鮮化、產品真實化的目標。“我們致力于在現代化食品工業中向傳統餐飲致敬,讓消費者享受到既健康又地道的‘河南味道’。”
河南省食品工業協會秘書長牛景紅現場發布了《關于熗鍋胡辣湯與手工大餡包子產品標準立項的通知》。他表示,協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已對這兩項團體標準完成立項審查,準予立項,并提請各起草單位嚴把標準制定質量關,增強標準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先進性。他強調,此次立項旨在明確熗鍋胡辣湯的“湯香、面香、肉香”風味指標體系,以及手工大餡包子的工藝與高餡料比等核心參數,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依據。
千味央廚董事長孫劍在會后接受采訪時表示,作為餐飲供應鏈企業,我們深切感受到市場對標準化傳統美食的迫切需求。“熗鍋胡辣湯”項目重點解決了風味穩定化和工業化生產的核心技術難題,意味著一碗地道的胡辣湯,不僅能在河南的早餐店品嘗到,更能以統一的高品質走向全國的餐飲門店,讓“中原味道”突破地域限制。
華昱食業作為中國肉類食品綜合領先企業,華昱控股總經理劉朝陽結合公司實踐談到,手工大餡包子的標準立項意義重大。“過去‘手工’和‘標準’看似矛盾,但通過這次產學研合作,我們成功將手工工藝的關鍵環節進行了參數化界定,尤其是在保證食材新鮮的基礎上,實現面皮手感、捏褶技藝和餡料配比等方面的突破。這為我們在保持傳統手工風味的同時進行規模化、品質化生產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有望極大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鴻福宮(河南)食品董事長陳全盛表示:“作為本次新品的深度合作方,我們專注于將傳統烹飪技藝與現代食品工程相結合。‘熗鍋’這一關鍵風味的成功鎖定與標準化,解決了傳統胡辣湯工業化生產中風味還原度的核心痛點。同時,手工大餡包子標準的建立,為像胡辣湯這樣的經典早餐搭檔實現了‘比翼齊飛’,將共同推動河南早餐產業鏈的整體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