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車”到“活魚冷鏈”,技術創新+數字貨運平臺讓廣東淡水魚走的更遠
“近年來,運滿滿等數字貨運平臺助力我們企業的優質淡水魚可以發往全國各地,平臺不僅車多、找車快,還更有保障,更重要的是,隨著我們當地行業的不斷創新和突破,新的創新技術+數字數字貨運平臺使得我們的運輸半徑擴大到3000公里。”12月7日,由廣州國際漁博會組委會、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滿幫集團等共同主辦了一場關于數字物流助力廣東農產品及漁業創新發展的高峰論壇。活動上,佛山漁融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林健濤提到佛山當地水產物流發展時感慨道。
在佛山市漁業產業協會會長王丁望看來,佛山水產物流經歷了大概四個階段。
1995年到2000年為初期階段,當時發往全國的優質淡水魚多以空運為主,空運在當時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價格比較貴。
到了2000年以后,當地企業開始嘗試通過鐵路來運輸活魚,價格成本雖然節省了很多,但是運輸過程中,需要汽車運輸作為不足,始發地和目的地兩頭跑,很折騰。
2003年開始,當時企業嘗試用公路貨運的方式跑長途運輸。“車上放一個大水箱,路上及時補氧,這種方式不能跑遠路,超過1000公里,活魚的死亡率是非常大的。”王丁望說。
直到2007年左右,逐漸發展出現在現如今使用的集裝箱箱包活魚冷鏈運輸模式。這種方式分撥很方便,運輸密度也比較高,單次運輸可達到兩到三萬斤。除此之外,這種方式損耗比較小,基本上50個小時的汽車運輸可以做到大概99%的成活率。
“特別最近幾年運滿滿這類數字貨運平臺出現,使得企業在平臺上可以去尋找符合運輸的廂式貨車,把臨時的液氧罐、管道等可移動的便捷輸氧設備一起配置到車上。貨車司機把貨物運到目的地后,魚和輸氧設備同時卸下,便可以去拉其他貨物。而企業則在不同地區定點將設備拉回再次重復利用。”王丁望說。
現如今的“技術創新+運滿滿助力”的運輸方式,再加上廣東當地的氣候條件優勢,讓佛山及周邊城市在優質淡水魚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行業的不斷創新、政府的政策支持,已經讓佛山成為廣東優質淡水魚的集散地。
不僅如此,隨著市場對預制菜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佛山市淡水魚制品類預制菜正在快速發展,同時對冷鏈運輸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目前的情況是,我們當地養殖有規模,運滿滿等數字貨運平臺運輸對我們有助力,消費市場對我們有認可,所以當地優質淡水魚產業發展將會越來越好。”王丁望說。
運滿滿冷運事業部運營總監單政委表示,運滿滿冷運為貨主提供全國最大的冷藏車運力,也為司機提供豐富的貨源供其遴選。在基于冷運平臺強大的飛輪效應以及領先的車貨匹配算法,以保障貨主與司機間的成交速度。同時,平臺車貨功能匹配以及對履約過程管控,為貨主和司機提供較好的履約體驗。“數字化的優勢就是信息透明度高,平臺‘去中介化’的特征相對還是比較明顯的,減少了傳統物流環節的層層加價,也為貨主降本增效。”單政委說。(盧慧糧,林建明報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