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干貨:我們該如何看待冷鏈物流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需求也不斷提高,因此,冷鏈物流業得以迅猛發展。那么,冷鏈物流業發展現狀是怎樣的呢?未來發展趨勢又如何呢?
冷鏈物流業的發展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冷藏車市場保有量方面,2008年冷藏車市場保有量僅30,000輛,2014年保有量翻了一番,而到了2020年冷藏車保有量達13.69萬輛。12年冷藏車增長4.5倍,年均增長率超13%。
從冷藏車保有量來看,上海、北京、河南省市名列前三,分別保有冷藏車輛30,000輛、20,000輛、15,000輛,山東、福建各保有5000輛,并列第四。
冷庫庫容量方面,2008年僅850萬噸,而到了2014年則迅速增加了3倍,達到2400多萬噸,2020年達到4900萬噸。12年冷庫容量增長近6倍,年均增長率近16%。
港口冷鏈設施建設方面,目前國內港口冷鏈物流基礎設施主要集中在上海港、大連天津港、青島港、寧波舟山港和深圳港,其他港口的冷鏈物流設施建設也在快速推進中。
農產品冷鏈基地方面,僅2020年全年,國家安排50億元財政資金支持河北、山西等16個省市開展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年底將改建1.4萬個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規模超600萬噸。
2、冷鏈物流技術裝備不斷升級
冷鏈物流基礎:現代物流技術
利用5G、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是實現冷鏈物流智慧化的技術基礎,而冷鏈物流的數字化水平也是確保冷鏈商品全生命周期安全的重要保障,有助于對冷鏈商品全生命周期涉及的供應鏈諸多環節點(生產、加工、包裝、裝卸、運輸、倉儲、城配、陳列、到家等)進行智慧化管理。
冷鏈物流核心:標準技術、認證技術
冷鏈標準技術和認證技術是整個冷鏈物流技術體系的核心。
冷鏈物流延伸:保鮮技術、節能技術
在現代物流技術、冷鏈標準和認證的技術保障的前提下,冷鏈物流保鮮技術和節能技術的發展才得以實現和創新,如預冷技術、速凍技術、規模化包裝技術、溫度監測技術、食品追溯技術等。
冷鏈物流行業未來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統計,2016-2020年,我國冷鏈物流需求總量年均增長率超過19.2% 2020年,我國冷鏈物流總額為4.81萬億元,冷鏈物流總收入達2886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預計到2025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500億元。
冷鏈市場規模,2016年達到2200億元,2019年3300億元,2020年3800億元,預計2025年將突破5500億元,而冷鏈市場規模2020年達到4000億元。
冷鏈市場需求,2015年首次突破1億噸,每年實現10~20%的遞增,2018年實現27.9%的增長,2020年實現2.65億噸,冷鏈市場需求逐年遞增。相應,食品冷鏈市場需求也同步快速發展,至2019年達到2.4億噸。
當前冷鏈物流規范化建設情況:
初期,國家層面與冷鏈運輸相關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兩個:全國人大分別于2006年、2009年頒布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而2017~2020年國務院、國家市場監督總局、發改委、交通運輸部、衛健委等各部委頒布的有關食品的法規20余項,醫藥相關的法律法規10余項,主要涉及基礎設施建設、食藥安全、疫情防控、可追溯等方面。省級涉及冷鏈的法律法規更是多達100多項。
另外,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分布在不同行業和部門間的冷鏈物流標準已達近200項,如《藥品冷鏈物流運作規范(國標)》《藥品物流服務規范(國標)》《醫院院內醫藥產品物流服務規范(團標)》等。
一系列冷鏈物流標準的集中出臺,大大促進了我國冷鏈物流的長足規范發展。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我國冷鏈標準化建設仍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目前,冷鏈物流標準化體系建設由部門、地區條塊分割管理,制約了冷鏈物流各相關行業標準化之間的統一性和協調性。我國冷鏈管理部門除了國家統一的標準管理機構外,還有交通、鐵路、民航、衛生、信息等代表政府的行業部門。而冷鏈物流行業涉及的各個產業技術組織、科研機構,則分散在各個政府部門、各個行業中,這樣就造成相互之間難以交流和配合,不能形成統一的規劃。
國內典型冷鏈物流企業經驗做法:
倉儲型物流企業,以中國物資儲運、山西盛唐、上海乾通、浙江元通為代表,它們以倉儲業務為主,為客戶提供貨物儲存、保管、中轉等倉儲服務,企業能為戶提供配送服務及商品經銷、流通加工等其他服務。
倉儲型物流企業,以華宇物流為代表,它們以貨物運輸業務為主,包括貨物快遞服務或運輸代理服務,可以提供門到門運輸服務、門到站運輸服務、站到門運輸服務、站到站運輸服務和其他物流服務。
綜合型物流企業,以順豐、德邦、CJ榮慶、嘉里大通、中鐵快運、中海、寶信物流等為代表,從事多種物流服務業務,能根據客戶需求,為客戶制訂整合物流資源的運作方案,為客戶提供契約性的綜合物流服務。
城配型物流企業,以貨拉拉、快狗打車、駒馬配送、唯捷城配、凱東源城配等為代表,主要專注于最后一公里終端配送。
冷鏈物流細分領域典型做法:
藥品冷鏈物流領域:市場前景廣闊,據統計,我國醫藥物流產業以8%的速度遞增,截至2020年底,醫藥物流總額達3.8萬億元,醫藥冷鏈物流吃上規模達1200億元。榮慶物流利用其定制化服務優勢,國藥物流憑借其一體化多倉運營模式,皆做得風生水起。
乳制品冷鏈物流領域:多年來我國液體乳及乳制品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浮動較小,近年有下降的趨勢,側面反映了乳制品的消費與攝入日漸成為城鄉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但乳制品保質期較短,對溫度要求較高,冷鏈物流已成為衡量一個乳制品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上海領鮮物流,多年來始終專注于食品冷鏈物流,已成為食品冷鏈物流領域的代表企業。
肉類冷鏈物流領域:肉類冷鏈物流目前已初具規模,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智能化技術加快升級。漯河雙匯物流,憑借其信息化、精益化管理的優勢,已經成為行業的翹楚。
冷鏈物流國際發展經驗借鑒:
1、冷鏈物流指標對比:
2、發達國家冷鏈物流特點:
美國物流業分工較為明確,科技投入大,科技水平高,交通運輸網絡完備,物流配送企業有專門的食品檢驗檢疫部門。
荷蘭物流業擁有發達的運輸網絡和標準化的生產加工工藝流程,可最大保障食品安全品質。
新加坡物流業側重于制定物流行業標準,尤其是冷鏈物流,推動第三方物流和行業規范發展。
日本物流業政府扶持力度較大,注重科技投入,專業化和自動化水平高,擁有完善的需求預測機制。
德國物流業擁有完善的物流監督體系,上至立法機構、監督部門,下至評估部門、生產企業,同時提供補貼,加強公路、碼頭、倉庫等基礎設施建設。
3、發達國家給我們的啟示: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冷鏈物流發展做奠基。
(2)冷鏈物流技術的提升,始終是冷鏈行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3)注重行業標準的制定,出臺相關政策進行扶持。
(4)加強冷鏈物流人才體系的培養。
(5)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是關鍵。
(6)建立完備的檢疫認證系統,將標準和檢測結合起來。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2023年冷鏈市場需求增長6%,物流行業迎來新機遇,投資者關注冷鏈物流板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