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業:“寬進嚴出”更安全
著名產經專家、中輕企業投資協會理事長胡楠談食品安全規制
近來,幾件影響力甚廣的食品安全事件接連發生,使廣大消費者對食品的安全性心生疑慮,甚至開始影響終端消費市場。當前,我國政府和企業應從哪些方面著手,切實保 障消費者的食品安全?近日,記者就此話題采訪了著名產業經濟專家、中國輕工企業投資發展協會理事長胡楠先生。
“嚴進寬出”會導致“權力尋租”
記者:您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食品市場的安全水平取決于哪些因素?
胡楠:當前,特別是在三鹿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發生后,政府和企業更深刻認識到食品產業以人為本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在純粹的市場中,食品的安全水平是由消費者的需求和廠商的供給共同決定的。然而在現實中,由于信息不對稱、市場結構缺陷、商家逐利等復雜因素的存在,使食品安全遭遇“市場失靈”。從根本上說,食品市場的安全水平決定于消費者、廠商和政府之間的博弈,使食品安全規制成為一個關系到各相關方的政治問題。
在我國現階段,食品安全規制的實施和責任主體主要在政府,更廣一點講是制度。制度的含義是廣義的,包括正式的制度,即成文的法律、法規、標準等,還有非正式的制度,如文化、習俗等。就當前現實而言,對食品行業采取“寬進嚴出”的對策更為有效,而非很多地方實行的“嚴進”制度,如市場準入制度。注重“結果 ”,對食品實行“嚴出”制度,才能使相關企業約束自身行為,為消費者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很多地方只管“進”不管“出”,提高“門檻”,這樣做的一個副作用就是為“權力尋租”提供了便利,使劣質食品充斥市場,危害食品安全。
企業成本控制應嚴守安全底線記者:您提到食品安全制度的建立,相關政府部門如何才能對企業的行為進行有效監管?而對企業而言,該如何平衡食品安全、成本(技術保障)之間的關系?
胡楠:保障食品安全是政府向公眾提供的一項公共服務,其實現需要在食品供應的全過程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控制措施。因此,首先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強化科學監管。如完善食品安全的技術標準體系,提高食品安全的檢驗檢測水平,建立健全科學、統一的食品安全認證體系等。同時,還應加強相關基礎建設,如提高食品安全的科技支撐能力,按照信息共享、監管協同的要求構建食品安全信息體系,建立食品安全誠信體系等。此外,還可以借鑒國際食品安全管理的先進經驗,鼓勵食品加工企業建立嚴格的食品召回制度,支持流通企業建設完善的食品溯源制度。
企業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企業應強化自律意識和守則意識。毫無疑問,對企業而言,為消費者提供無毒無害的安全食品是最根本的要求,避免消費者受到食源性疾病的困擾,這是底線。安全意識、成本投入和技術保障都應嚴守這條底線,不能以包括成本在內的任何原因來突破這條底線。實現可追溯:初級農產品是難點
記者:由您主要參與編著的《中國食品業與食品安全問題研究》一書中提到,食品安全問題的關鍵在農村。相關政府部門應如何確保廣大初級農產品的安全?
胡楠:凡入市的初級農產品都應納入追溯制度中,包括生產基地—檢測—入市許可—市場追溯等各個環節。在農村應通過生產基地、合作社等組織,通過檢測入市,進入追溯制度內,目前北京正在實施。
在我國,初級農產品市場的安全問題還面臨一些難題。實現食品的可追溯性,需要按照國際統一的標準管理生產、加工、包裝、存儲、運送和銷售的各個環節。在我國,農業和商業領域中剛剛開始進行標準化的工業規則建設,無包裝、無標識或包裝、標識混亂的食品在糧食、肉類、水產品、蔬菜、水果等市場上還占有很大比重,這是實現可追溯性的一大難點。
同時,食品安全問題許多是由生產、加工、包裝、儲運和銷售過程不符合食品安全控制要求造成的。我國大量小規模經營的農戶很難嚴格遵守管理部門規定的各項生產經營操作規范,食品加工廠商相當部分不具備生產條件。此外,由于我國初級農產品的生產經營以農戶為主,規模較小,發展水平較低,在生產流通的信息化建設方面比較落后,還不能適應食品追溯制度和系統建設的要求。因此,要實現初級農產品的食品安全制度(追溯制度)建設尚需時日,也需要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和鼓勵。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冷藏果蔬要重視庫溫測定儀表
下一篇:保障食品安全,流通領域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