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15歲女生弒母藏尸冷庫:媽媽瀕死前,還想幫女兒包庇

大家好,我是瓜媽。
今天刷到一條新聞,黑龍江一名15歲的女生因為“不想上學”,與母親發生口角,用刀殺害母親后藏尸冷庫。
整個案件中,最讓人震驚的下面這些細節:
母親被捅了一刀之后并未致死,甚至還跟女兒說不要報警,也不要打120,而女兒此時坐下來開始打游戲,直到母親失血過多昏了過去,后來母親被女兒拖到冷庫活活凍死;
女生弒母之后,冷靜地用毛巾擦完血跡,他人問起,就說母親跟陌生人出去了,甚至還以母親失蹤為由報了警;
最后,母親的遺體是女生爺爺發現的,而女生父親,直到母親失蹤后一個月才回家。
細節里藏著魔鬼!
女生何以冷酷到如此程度?普通人殺雞殺魚尚且心有余悸,殺死自己的母親,比殺魚還要干凈利落,不見她驚慌失措,不見她后悔難過。
母親何以昏懦到這種程度?養了一個東郭先生而不自知,死到臨頭還心存幻想,這是母愛嗎?并不見得。
父親何以冷漠到這種程度?妻子失蹤一個月不聞不問,15歲女兒一個人住一個月他也不痛不癢。
這樣的一家人,既陌生,又熟悉。
2020年,15歲女兒用繩索勒死律師母親,把尸體裝在行李箱,直到母親同事發現異常報警,東窗事發;
北大高材生吳謝宇,弒母后,淡定藏尸,淡定跑路,至今弒母原因不明。
在很多人看來,現在的孩子生活富足,不應當如此冷漠。
但富足是無法直接和幸福劃等號的。
就像大熱劇集《我們與惡的距離》里面說的:懲治殺人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弄清楚他們為何殺人。
01
要做好媽媽,先做好自己
案件中這個家庭每個人都有問題,只是大或小而已,為什么我要從媽媽的角度講起呢?
一是因為我自己是一個媽媽,也是一個女兒,所以我更擅長從女性角度出發,從我專業心理學、教育學的角度出發,去剖析整個事件;
二是我始終認為,女性是家庭里最強力的紐帶,與孩子也有著最天然的情感聯系,所以,從母親的角度看孩子、看家庭,會更清晰。
在黑龍江這個悲劇家庭中,母親的形象是模糊的。
接受采訪的村民說:這個女人很能干、持家;
女兒說:母親是控制狂;
而被害人的丈夫,在整個家庭中就像隱形人一樣。
為什么在近幾年的弒母案件中,反復出現的同一信號就是:母親是控制狂呢?
這就要說到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們反復提及的,典型的中國式家庭關系:守寡式婚姻——喪偶式育兒——控制狂母親——沉默或者反叛的孩子。
我們從源頭上來看,為什么會存在守寡式婚姻,喪偶式育兒?
因為很多家庭中,親子關系超越了夫妻關系。在家庭中,夫妻關系應當是第一位的,但在不健康的家庭中,男性也就是丈夫缺位,導致妻子情感缺失,不得不把注意力轉向孩子,而孩子在被母親控制的過程中,孩子越來越反叛。
男性為什么會缺位呢?
因為這個成年男性在自己小時候,目睹了父親的缺位,進而受到母親的控制,組建家庭之后,母親心態無法平衡,出現婆媳矛盾,而從小習慣了順從母親的男人,在心理上無法建立小家庭的情感平衡。
于是,新一輪男人的缺位,女人的情感缺失,女人對孩子的控制,這就像一個魔鬼的咒語,停不下來。
活在這個咒語下面的孩子,他們在被母親控制的過程中,是完全不自覺地,母親以愛的名義解釋著一切控制行為,孩子覺得不舒服,但不知道哪里出了問題。
這種感覺就像溺水一樣,長期處于這種狀態中的孩子,會失去作為人的活力:心理扭曲、思想變態、不善交際、活得擰巴......
這樣的魔鬼咒語難道停不下來嗎?
我想說一個我身邊的案例。
我有個遠房表哥,大我十歲左右,年輕時十分帥氣,高考考到了省會城市的外語學院,畢業后在省會一所初中當英語老師。
結果表哥的母親,也就是我表舅媽一個電話就把他叫回了縣城,美其名曰:公務員更穩定。
實際上,是想把兒子拴在身邊。
表哥回去一年多就結婚了,表嫂長相普通,但聽說家里在縣城有關系,所以表舅媽才一門心思攀上了這門親戚。
后來我才從我媽的口中得知,表嫂從一個一本院校畢業后,在一所三本院校當老師,也是被家里強行叫回家,在城建部門當了公務員。
再次聽到他們的消息,是媽媽告訴我,表哥家暴,把表嫂打得遍體鱗傷。
究其原因,表哥這些年不求上進,賭博欠了十萬元外債;表嫂不僅升職,而且還考上了在職研究生。
表舅媽不斷介入兩人家庭生活,指責表嫂只顧工作,不顧家庭,在表嫂被胳膊都快被打斷的情況下,依然覺得自己兒子沒錯。
我以為,他們會離婚,因為表嫂是如此上進,有尊嚴的一個人。
結果,當5歲的孩子,給受傷臥床的媽媽端飯、喂飯的時候,她還是原諒了他。
我當時真的很替她難過,替孩子難過。
今年春節回家的時候,我聽說他們離婚了。
表嫂把這些年的工資,還有外面接活兒給人畫圖紙賺的錢,攢起來在省城付了首付,面試進了一家建筑設計院。
她跟我說:我其實給他機會了,但后來他戒不了賭。
很多媽媽,為了孩子不再陷入困境,做出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努力。
這也就說到了女性獨立的意義。
夫妻關系大于親子關系,但獨立自我大于夫妻關系。
女性獨立自我帶來的是:
對內:有健全的人格;
對外:才能做溫暖的妻子、女兒、母親,才能讓自己抵抗風險的能力更強。
其實人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和自己相處,因為父母會離開、愛人可能會離開,孩子長大了會離巢。
那么如何與自我相處呢?
我們把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想象成一個大廳:親情、愛情、友情、工作、興趣愛好,每個都是一根支柱,共同支撐起你的全部世界。
但如果你的世界只剩一根支柱,那么,這根支柱就算裂了一點小口子,你的世界也足以崩塌。
02
親子關系,也要保持距離
好的親子關系,其實都有些共同點,借用一條知乎高贊來概括:
我還想加上一句:如果你沒有找到最愛的人,那一定記得要最愛自己。
而不好的親子關系往往走向了兩個極端:極度嚴苛與極度放縱。
極度嚴苛的親子關系往往走到極端,就會發生違背人倫的弒父弒母。
而極度放縱,更是害人又害己。
成龍大哥曾說,自己有一次終于有空去接兒子房祖名放學,結果在小學門口等了半天沒接到,才知道兒子已經上初中了。
房祖名后來進娛樂圈也占盡了父親的紅利,但大哥式父親如:成龍、張國立,把兒子的教養工作完全扔到妻子身上,甚至認為孩子應當自己去社會上多摔打,才能成長。
但殊不知,如果從小沒有給孩子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念、是非觀念,那么社會這個大染缸只會讓你越變越黑。
打人的張默與吸毒的房祖名,就是家長疏于管教的典型案例。
而溺愛的家長,就像把孩子圈養在自己家的小水池里,孩子予取予求,家長在關系中完全失去尊嚴,親子關系顛倒。孩子變成了控制者的角色,家長反而變成了依附者。
更可怕的是這個控制者心智并不健全,也沒有見過小水池之外的大海,所以在接觸到外部世界之后,會激發強烈的沖突。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根據自己的能力范圍無限保護。
但總有啃到硬骨頭、碰到鐵墻板的時候!
之前有這樣一則新聞,在四川遂寧的一輛公交車上,一個7歲的男孩站在車廂里,對著旁邊一個年輕人連續踢了三腳。
年輕人冷眼看著他踢這三下,突然站起來揪住男童的衣領,一把將其摔到地上,最后還狠狠地踩了幾腳。
男孩的動作,就像在不斷試探年輕人的底線。踢了第一腳,他沒理我?第二腳,還是不理我。那就再踢一腳吧,反正踢了也沒事。
三腳下去,年輕人怒氣積滿,把男孩摔倒在地。單看年輕人的動作,下手的確很重。但是網上的評價,并不全都是指責年輕人。
甚至有一半的人說,年輕人雖然下手重,但是小孩的動作也確實招人煩。
還有沅江一名12歲男孩吳某康。
在弒母之后,吳某康大言不慚地說:“我殺的又不是別人,我殺的是我媽媽。”
在他眼里,殺了母親是錯了,但是不是什么大錯。
就這樣一個沒有人倫、沒有良心的人,在父親和爺爺眼里,卻是無價之寶。
在父親和爺爺奶奶的無原則溺愛下,吳某康成了一個喪心病狂的殺人犯。
在吳某康回到案發現場指認的時候,爺爺居然用手輕輕地撫摸吳某康的臉,一臉的疼惜與憐愛。
吳某康的父親也說出了那句千古名話:“他還是個孩子啊。”
時刻記著中國的古話“小善即大惡,大善似無情”,過分溺愛孩子是對孩子的犯罪。
03
寫在最后每一個悲慘的社會事件背后,都折射著一個群體的生存現狀。
對弒母的女生而言,除了家庭,可能還有紛繁復雜的社會原因。
信息時代下的今天,當海量信息,通過網絡如潮水般涌向孩子的時候,他們過早知道了自己將擁有的平凡人生。
他們索要的是心境的自由和能夠隨心所欲的活著,其他所有需要付出才有的回報,全都是他們的敵人。
而作為父母,既無法改變社會現狀,也大概率無法改變孩子最終成為普通人的命運。
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健全的自己,給孩子正常的、不綁架的愛。讓孩子擁有幸福的能力,無論貧窮還是富貴。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