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制定新政策,再次強調冷鏈1+N布局模式!

(圖片來源于攝圖網)
本月,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制定了《關于開展供銷合作社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提升行動的實施意見》,其中強調了要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網絡,按照“1個縣域產地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N個田頭保鮮倉”模式,布局建設縣域公共型產地冷鏈物流設施,提升鮮活農產品經營業務水平。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供銷合作社,中國供銷集團有限公司及其成員企業,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各直屬事業單位、各主管社團:
為落實商務部、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等17部門《關于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促進農村消費的意見》(商流通發〔2021〕99號),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制定了《關于開展供銷合作社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提升行動的實施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深入研究部署,扎實推動落實,務求取得實效。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
2021年11月1日
關于開展供銷合作社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提升行動的實施意見
加強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是供銷合作社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任務,是打造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綜合平臺、鞏固縣及縣以下為農服務主陣地的重要措施。為了落實商務部、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以下簡稱總社)等17部門《關于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促進農村消費的意見》(商流通發〔2021〕99號),在供銷合作社系統開展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提升行動,現制定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供銷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牢牢把握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的重大機遇,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的獨特優勢,加快構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運行高效的縣域流通服務網絡,著力提升工業品下行和農產品上行能力,促進農村消費提質擴容,推動供銷合作社高質量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為農服務宗旨。始終做到為農、務農、姓農,堅守為農服務陣地,提升為農服務能力,密切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把為農服務成效作為衡量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的首要標準。
堅持市場經濟導向。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多運用市場化手段建設、運營和管理,積極爭取政府支持,主動承擔政府委托任務,增強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可持續發展能力。
堅持開放合作理念。發揮合作經濟組織優勢,積極推進開放辦社,加強系統內外聯合,強化系統上下貫通,推動業務、資本和產權聯結,引導帶動優勢資源向農村市場集聚,共同建設縣域流通服務網絡。
堅持因地制宜推進。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層級、不同主體,選擇符合客觀實際的發展模式,加強分類指導,鼓勵探索創新,精準施策、梯次推進,務實高效建設縣域流通服務網絡。
(三)發展目標
“十四五”時期,通過開展供銷合作社縣域流通服務網絡提升行動,建立完善以流通骨干企業為支撐、縣城為樞紐、鄉鎮為節點、村級為終端的三級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努力實現縣有物流配送中心和連鎖超市、鄉鎮有綜合超市、村有綜合服務社。“一網多用、雙向流通”綜合服務功能充分發揮,全系統在農村消費市場的經營規模進一步擴大,農產品流通水平明顯提高,到2025年,全系統鄉村消費品零售額達到1萬億元,農產品銷售額達到3.2萬億元,重點打造200個“供銷合作社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強縣”。
二、提升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水平
(一)建設縣級物流配送中心。聚集整合系統優勢資源,依托系統流通骨干企業和縣域流通企業等,在縣城大力發展物流配送中心和連鎖超市。發揮縣級物流配送中心的樞紐作用,通過集采集配、網絡點單配送等方式,為鄉鎮綜合超市、農村綜合服務社等提供日用消費品、農資物流配送和快遞分揀服務,為農產品上行提供倉儲保鮮、分揀包裝、電子商務等服務。強化縣級物流配送中心對鄉鎮和村級網點的連鎖配送功能,推行“統一標識、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定價、統一標準”的統一管理體系,力爭統一配送率達到70%以上。
(圖片來源于攝圖網)(二)發展鄉鎮綜合超市。發揮流通骨干企業的帶動作用,通過自建、股權合作、開放辦社等方式,整合優化基層供銷合作社現有倉儲、土地、商業設施,加快建設鄉鎮綜合超市。重點為農民群眾提供日用消費品、農資等商品經營以及快遞收發、廢舊物資回收、普惠金融等生活性服務,拓展農產品收購和銷售功能。探索“建管分離”模式,推動各級供銷合作社共同出資建設鄉鎮綜合超市。
(三)改造升級農村綜合服務社。依托基層供銷合作社,加強與村“兩委”、農民合作社、農村經營能人等開展合作,通過“黨建帶社建”“村社共建”等方式,將農村綜合服務社建設與村級黨組織建設、村集體經濟發展協同推進。強化農村綜合服務社終端便民功能,提供農資、日用消費品銷售,設立農產品購銷點,開展快遞收發、生活繳費、普惠金融等便民服務,滿足農民便利消費、就近銷售需求。
(四)做強縣域流通服務網絡經營主體。積極推動系統流通骨干企業下沉渠道,通過兼并重組、資本業務聯結等方式,培育壯大縣域流通企業。按照“流通骨干企業+基層網點”的經營模式,形成一批以縣域為重點、對基層網點帶動力強的日用消費品和農資流通企業,發展一批產加銷一體化、帶動全產業鏈發展的農產品流通企業。創新經營模式和激勵機制,強化績效管理,激發網點經營發展活力。
三、提升農村市場供給能力
(五)優化日用消費品供給。推動系統流通企業加強與生產商、供應商合作,增加適合農村市場、符合農民消費特點的商品供給。推動系統再生資源企業提升廢舊家電、汽車等回收處理能力,促進農村市場耐用消費品更新換代。加強縣域生活生產物資應急儲備中心建設,積極承擔政府應急儲備保供任務。加強經營商品質量管理,配合做好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治理,嚴防不合格商品經由供銷合作社網絡進入市場。
(六)優化農資供應和服務。強化縣級供銷合作社與系統農資流通企業聯合合作,拓展農資供應服務,擴大終端網絡覆蓋面,更好發揮農資流通主渠道作用。推動系統農資流通企業向縣以下發展直供直銷、連鎖經營、統一配送,暢通基層供應“最后一公里”。深入實施“綠色農資”行動,推動肥藥減量增效。支持系統農資流通企業建設現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加快向現代農業綜合服務商轉型。積極引導縣級農資流通企業加入中國農資質量安全追溯平臺。配合做好市場監管,促進農資市場有序發展。
四、增強農產品上行功能
(七)加強農產品市場建設。依托基層供銷合作社、農民合作社等發展田頭市場,促進農產品就地就近銷售。推動縣級供銷合作社通過多種方式,參與當地產地市場、農貿市場的建設改造、運營管理。提高連鎖超市生鮮農產品經營比重,發展超市內部的“農貿市場”。推動系統農產品流通企業積極參與全國農產品流通骨干網建設。積極爭取運營管理由政府投資建設的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力爭到2025年,全系統創建3-5個國家級農產品產地專業市場,爭創一批全國農產品骨干批發市場。
(圖片來源于攝圖網)(八)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網絡。總社制定供銷合作社公共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專項規劃,各級供銷合作社協同推進,按照“1個縣域產地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N個田頭保鮮倉”模式,布局建設縣域公共型產地冷鏈物流設施,為小農戶、農民合作社等各類經營主體提供農產品采后預冷、倉儲保鮮、冷鏈配送等綜合服務,提高產地商品化處理和錯峰銷售能力。組織系統所屬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推動系統農產品市場升級冷鏈物流設施。引導系統農產品流通企業完善冷鏈物流設施布局,強化聯合合作和集群化發展,提升鮮活農產品經營業務水平。
(九)拓展產銷對接渠道。積極創辦領辦農民合作社,建設農產品生產基地,在農產品的集中產區,發展產地初加工,打造區域公用品牌,促進價值鏈增值,助推小農戶走向大市場。引導農產品市場、連鎖超市和電商平臺等流通企業創新經營模式,延伸產業鏈條,加強與農民合作社、農產品生產基地等的對接合作,大力發展訂單農業、直供直銷、社區生鮮農產品直銷店等長期穩定的產銷對接模式。加快“中央廚房”建設,發展“食材供應+中央廚房+冷鏈配送”等新型運作模式,為機關、學校、企業等提供團餐、食材配送服務。繼續參與辦好海南“冬交會”等展會,依托各類展會平臺,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產銷對接活動。建立滯銷農產品銷售快速響應機制,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
五、創新流通業態模
(十)發展農村電商。各級供銷合作社要以縣域為重點,挖掘培育地方優質特色農產品,通過電商平臺、微信小程序、短視頻、網絡直播等多種方式拓展農產品電商銷售渠道。持續提升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832平臺”)運營水平,各級供銷合作社要加強與“832平臺”業務對接,配合做好商品組織、供應商服務、倉儲物流等工作,積極推動區域電商深度融入“832平臺”建設。
(十一)發展農村物流共同配送。加強與郵政、快遞、物流等主體的市場化合作,加強信息、配送等資源整合,實現商貿物流、電商快遞、農產品上行等商品的統倉共配。推動系統電商、物流等企業與縣級供銷合作社合作,依托縣域流通服務網絡設施,發展縣級快遞分揀中心、鄉鎮快遞服務分中心和村級電商快遞服務站。
(十二)開展供應鏈、數字化賦能。引導系統日用消費品、農資、農產品等流通企業數字化、連鎖化轉型升級,向供應鏈服務企業轉變,為供應鏈上各類主體提供物流、營銷、信息、金融等集成服務。支持系統流通骨干企業牽頭建立全國性或區域性日用消費品采購聯盟。積極探索應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加強流通領域信息化平臺建設,提升流通企業精細化運營服務水平。
六、保障措施
(十三)加強組織領導。各級供銷合作社要把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提升行動作為工作重點,深入研究部署,扎實推動落實,務求取得實效。總社加強統籌指導、政策協調、跟蹤檢查,建立系統流通骨干企業聯系制度,將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工作納入綜合業績考核。各省級供銷合作社要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并向總社報備,成立工作專班,加強分類指導,確保工作有序推進。
(十四)加強政策支撐。各級供銷合作社要主動向地方黨委政府匯報,推動供銷合作社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提升行動納入各地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工作。加強與商務、發改、財政、農業農村等部門溝通對接,積極推進與政策性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的戰略合作,爭取政策資金和項目支持。“新網工程”中央財政資金、合作發展基金及各級供銷合作社爭取的扶持資金要加大支持力度。各級社有企業要加強與縣級供銷合作社的對接合作,優勢業務資源重點向縣域傾斜。
(十五)強化人才建設。加強對縣級供銷合作社和基層供銷合作社主任以及社有企業負責人的培訓,提高領導班子經營管理水平。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系統職業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專業力量,加大對農村電商人才、農產品經紀人、農民合作社負責人等基層實用型經營人才培訓。建立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廣泛吸引各類經營管理和專業技術人才。
(十六)總結推廣經驗。跟蹤掌握系統在加強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過程中的典型做法,及時總結經驗,積極示范推廣,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
(內容來源于中國供銷合作社)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冷鏈物流新商機:預制菜的發展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