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智洞見 | 第三方物流助力醫藥冷鏈行業發展
后疫情時代,在監管日趨嚴格下,醫藥冷鏈的發展趨勢愈加明朗。山東疫苗事件的發生,推動了整個醫藥冷鏈行業規范化發展的進程,對于醫藥冷鏈所依托的第三方物流運輸來說,是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
01
醫藥冷鏈市場規模穩步增長
醫藥冷鏈物流是指為滿足人們治療疾病而進行的冷藏藥品運輸系統工程。在整個醫藥冷鏈的物流過程中,需要確保藥品在各個鏈條環節的冷藏效果。
中國醫藥冷鏈行業起步雖晚,但發展速度極快。數據顯示,2019年醫藥冷鏈銷售總額約3395.03億元,與2018年相比,同比增長20.09%。按照15%的符合增長率測算,預計2020年醫藥冷鏈市場規模約為4000億元。
▲ 數據來源:中物聯醫藥物流分院
根據細分產品占比來看,生物制品占比最高,達63.66%。預計未來我國疫苗、血液制品、生物制品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
▲ 數據來源:中物聯醫藥物流分院
02
第三方物流的介入是對現有醫藥流通領域的有效補充
醫藥冷鏈物流市場是典型的B2B市場,過去由藥品商業流通企業為主導,各個商業企業根據自身的銷售情況決定其冷鏈配送模式。現階段,中國醫藥冷鏈行業共有兩大類市場參與者:
第一類是以上海生生物流為代表的專業的醫藥冷鏈企業。這類企業較早進入醫藥冷鏈領域,憑借在醫藥產品方面的專業性,廣受下游醫療機構及藥企的青睞。如上海生生物流,和上百家藥企、科研機構以及三級甲等醫院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為他們提供全面的醫藥產品存儲與冷鏈物流解決方案。但是這類企業也存在以下弊端:
成本高:采購冷鏈基礎設備花費巨大,運輸點分布分散,醫藥產品需求波動大等,均導致冷鏈運輸成本居高不下,僅有經濟實力較為雄厚的藥企、科研機構及大型醫院,才有能力與之合作,小型藥企及小型民營醫院在高昂的開支面前望而卻步;
運輸網絡覆蓋能力有限:建設冷鏈物流網絡需要耗費極其高昂的成本,因而覆蓋能力有限。醫藥冷鏈領域發展較好的上海生生物流在發展了近十年之后,也僅僅覆蓋到全國大部分省會城市和省級經濟中心城市,難以觸及其它更偏遠的地區。基于此,需要有第二類醫藥冷鏈企業作為補充,以彌補專業醫藥冷鏈企業的不足。
第二類是以順豐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多年深耕物流領域,通常具備完善的運輸網絡和豐富的運輸經驗,在成本控制以及網絡覆蓋能力等方面遠勝于傳統醫藥冷鏈企業,能夠有效彌補醫藥冷鏈企業的不足,因而鼓勵第三方物流企業進入醫藥冷鏈領域是很有必要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之處,如:
相關從業人員雖然精通冷鏈物流知識,但缺乏對醫藥產品的了解,運輸過程中缺乏對藥品特性的考慮,導致安全風險增加;
醫藥產品與其他產品聯合運輸,能夠有效降低成本,但也增加了藥品感染的風險。
第三方物流的介入,本質上是到達患者的方便性改善,但仍需要補全在藥品合法性和使用的安全性等領域的專業知識和人才的短板。因此,對第三方物流而言,通過與具備醫藥、零售藥店等終端網絡和分銷體系的醫藥流通企業建立戰略聯盟,更能發揮其物流服務優勢。
醫療冷鏈
生生物流(2009年)
專注于為生命科學、生物技術、藥物研發等領域的客戶提 供安全、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2018年3月獲得了由協力投資的數千萬A輪融資,生生物流將本輪融資繼續加大和人員的投入、升級倉儲中心并新建配送站點、增加物流車輛等。
生生物流在北京、成都、重慶、廣州等20多個城市設有區域分撥中心,物流專員覆蓋全國100多個大中城市,提供全國范圍內4-48H送達的門到門冷鏈物流服務。
第三方物流
順豐(1993年)
于2014年3月成立了醫藥物流事業部;2016年,順豐正式成立了“冷運事業部”,分離醫藥冷鏈和生鮮冷鏈資源。
順豐醫藥干線運輸網絡目前覆蓋中國26個主要城市,支線配送覆蓋26個主要城市周邊200公里范圍區域。
華潤醫藥(2000年)
華潤直屬的醫藥專業物流分公司華潤醫藥集團商業物流配送中心,負責了華潤的覆蓋區域營銷網絡相匹配的配送體系建設和運營管理,同時提供醫藥行業的第三方物流服務。
并以信息化支撐業務流程和管理,建有現代醫藥物流配送中心、藥品流通行業的恒溫恒濕冷庫和倉儲管理系統(WMS),實行集團化現代物流管理系統,為上下游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物流配送和增值服務。
其中,北京龍邦科技提供技術支撐,采用傳感器技術、自動化測控技術等的綜合應用對醫藥區域環境濕溫度進行測量。
國藥控股(2003年)
國藥控股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國藥物流的“賽飛云”平臺,在醫藥冷鏈運輸中可實現訂單、庫存等資源可視化。
根據GSP要求,對貨主、貸品、客商的基本檔案實現在線審核的資質管控,同時對貨品/資質等時效把控和庫存狀態管控。
2018年8月,國藥物流開始采用區塊鏈和結構功能幫助連鎖藥店管理藥品供應鏈,并制定了疫苗冷鏈物流解決方案來解決疫苗在運輸過程中因溫度斷鏈引發的藥品失效等難題;除此之外,在倉庫內,實現了貨到人揀選系統的落地,并使用自動機器人實現揀貨。
九州通(2000年)
2015年,九州通醫藥集團投資3億元建立了上海九州現代醫藥物流中心,該物流中心引進了多項現代物流信息管理技術,包括應用了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NEC)的RFID(俗稱電子標簽)技術對全程冷鏈管理系統進行溫度管理等等。
京東物流(2007年)
2013年京東便自建了京東醫藥;2016年6月,京東推出了面向產業上下游合作伙伴及流通渠道的“京東醫藥B2B分銷平臺”,以及提供自營非處方藥和保健品的“京東大藥房”業務。
2017年2月,京東醫藥上線了一站式采購平臺“藥京采”,連接上游的工業、批發企業和下游的零售藥房、診所等。
2017年8月,京東物流與國藥集團、紅運堂等8家醫藥流通企業合作等。
▲ 醫藥冷鏈行業代表性企業(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03
第三方醫藥冷鏈物流運作模式趨于成熟
運作模式上,第三方醫藥冷鏈物流企業在冷藏藥品供應鏈中同時扮演了“醫藥企業物流”和“物流企業”的角色,既可以是醫藥生產者的成品庫,又可成為批發交易的終端(醫療單位或零售商)寄存庫。
▲ 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當委托方(制藥廠、醫院、零售商店)向其上級的供貨商下達采購訂單時,供貨商從其倉庫發貨至第三方醫藥冷鏈物流中心,第三方醫藥冷鏈物流中心按照GSP監管標準進行驗收入庫,并進行冷藏藥品的存儲和專業化管理,當委托方將到貨預報發送給第三方醫藥冷鏈物流中心時,第三方醫藥冷鏈物流中心根據其要求進行全程冷鏈配送活動。
同時,供應商可將其冷藏藥品的全部或部分存儲在第三方醫藥冷鏈物流中心,當下級訂貨商向供貨商下達訂單時,第三方醫藥冷鏈物流中心可代理進行訂單處理、配送等活動。在整個的運作模式中,第三方物流可采用RFID射頻技術、GPS技術等進行全程溫濕度監管和數據記錄,并與CFDA(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等監管部門以及醫藥生產及流通企業進行實時雙向數據的交換和共享,保障從生產企業到消費者的全程可追溯和防偽。而當冷藏藥品出現質量問題時,也便于進行責任追溯,可以從一定程度上保障冷藏藥品的質量安全。
— 中智認為 —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醫療保障水平的提高,對醫藥產品的物流要求也逐步提高,帶動了醫藥冷鏈物流的快速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入局更好的促進醫藥冷鏈行業上下游資源的整合。在新的環境下,“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三流融合并建立多元協同的第三方醫藥供應鏈體系是未來需要探討的方向。
往期推薦: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