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展望冷鏈投資熱賽道
冷鏈物流一端服務農業生產,一端鏈接居民消費,既是我國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重要領域,也是保障民生和鏈接全球生鮮食品的重要通路。2021年12月12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冷鏈物流被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冷鏈基礎設施已經成為物流新基建的重要內核。
規劃期內的這五年,將是冷鏈物流高速發展的黃金五年。CBRE世邦魏理仕通過對《規劃》的研究與解讀,與廣大投資者和冷鏈企業共同探索未來冷鏈投資的機會與方向。
發展現狀——結構性失衡、網絡化程度不高
1.全國范圍內冷庫面積將持續增加
一方面,產業升級和擴大內需開拓冷鏈物流發展新空間;另一方面,當前我國冷庫建設及供應,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信息來源:全球冷鏈聯盟
2.冷鏈物流全鏈條的基礎設施建設將迎來發展機遇
當前冷鏈物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東中西部、南北方和城鄉間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分布不均,存在結構性失衡矛盾。
《規劃》加強產銷冷鏈集配中心建設,補齊兩端冷鏈物流設施短板,夯實冷鏈物流運行體系基礎,加快形成高效銜接的三級冷鏈物流節點。從“田間地頭”到“消費餐桌”,農產品產銷的各個環節均迎來發展新機遇。
信息來源:中物聯冷鏈委、世邦魏理仕,2021年11月
規劃布局——四橫四縱、城市群、門戶樞紐
1.串聯“四橫四縱”大通道
布局建設100個左右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串接主產區、主銷區、重要口岸和19個城市群的“四橫四縱”大通道,形成內外聯通的國家冷鏈物流骨干通道網絡。其中,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長江中游等城市群,將成為冷鏈物流要素和上下游產業發展的重要集聚區。
2.加大集約化、規模化運作的冷鏈物流樞紐設施建設
未來投建的冷鏈物流樞紐設施,將會是大型的冷鏈產業綜合體,融合食品生產、流通加工、區域分撥、城市配送、中央廚房等設施和功能,形成食品產業、冷鏈物流的上下游產業集群。
3.建設國際進出口冷鏈物流體系,港口冷庫需求將被進一步釋放
《規劃》鼓勵主要農產品進出口口岸城市積極發展國際冷鏈物流多式聯運,打造一批國際冷鏈物流門戶樞紐。天津、上海、寧波、深圳、廣州等重點港口城市臨港片區的冷庫需求將持續上升,CBRE建議投資者和冷鏈企業結合各口岸冷鏈產品進出口的整體規模、品類結構、貨物流向等要素,規劃港口型冷庫或國際冷鏈物流門戶樞紐的投資布局。
提質升級——淘汰低效產能、綠色智慧、數字轉型
1.一線城市或將開展低效冷庫拆除,合規化管理將提高行業準入門檻
溫區設計、功能性和運營服務上更加完善。冷鏈服務聚焦“6+1”重點品類,CBRE建議冷庫的建造和運營應充分考慮業務場景及品類特征。在溫區組合上,根據不同品類對溫控的需求,合理設計冷凍、冷藏、恒溫、常溫等溫區的組合比例;在產品設計上,根據不同品類的商品特質、業務場景、周轉頻次、服務時效等要求,來設計存儲、分揀、加工等功能區域;在運營服務上,根據不同行業和不同品類,制定針對性的運營標準和操作規范,建立專業化的服務能力。或將出現類似干倉的去除低效產能情形。存量冷庫市場面臨整頓,合法合規是最基本要求,不合規、不合法冷庫將逐步被淘汰。冷鏈行業將進一步加強合規性管理,各城市將逐步開展拆違行動,清理違章、違規冷庫,租戶將逐步向正規化、高標準冷庫轉移。傳統農產品批發市場冷庫將面臨改造升級。一方面是硬件改造,包括配套設施、制冷劑等;另一方面是功能升級,完善流通加工、市場交易、分撥配送、質量安全控制等功能。2.數字化、智能化和綠色化,將成為冷庫的新元素
在冷鏈物流創新方面,《規劃》提出要加快數字化發展步伐,提高智能化發展水平,加速綠色化發展進程。未來的冷鏈園區,將是數字化、智能化和綠色化園區。
冷鏈投資建議
在國內產銷、國際進出口物流體系的總體規劃下,冷鏈網絡將從一級節點向二級、三級節點下沉,CBRE建議投資者和冷鏈企業結合我國農產品主產區、城市群都市圈主銷區和進出口口岸的空間布局,來規劃冷鏈投資項目的城市選擇、區位選址、市場定位、規模體量以及功能設計。
CBRE建議投資者和冷鏈企業重點關注如下環節的冷鏈投資機會:
核心樞紐型城市的骨干冷鏈基地和區域分撥中心;消費規模和物流中轉規模較大城市的城市配送中心;核心港口城市的國際冷鏈門戶樞紐;農產品批發市場改造升級的交易型冷庫;農產品主產區的產地冷鏈集配中心。“食品、醫藥冷鏈需求的爆發式增長,給冷鏈投資市場帶來了機遇。目前冷鏈賽道在資產端和運營平臺方面得到投資人的廣泛關注,也涌現出較多的交易機會。為此,CBRE組建了專門的冷鏈服務團隊,將在冷庫投資、建設、運營、管理等方面提供更好的咨詢服務,協助投資者和冷鏈企業進行投資布局。”
“冷鏈物流是連接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的主要鏈條,具有顯著的民生屬性。在國家規劃的指引下,冷鏈物流將從過去的散亂差,向高門檻、新基建、大整合、強監管的階段轉變。相比普通高標庫,冷庫投資和建造更為復雜,管理和運營更精細化,收入更多元,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業務聯系:
Cindy Sun 孫潔
負責人
顧問及交易服務部和投資及資本市場部產業地產
CBRE中國區
手機:138 0196 7348
郵箱:Cindy.Sun@cbre.com
Wesley Li 李琳
副董事
投資及資本市場部產業地產
CBRE中國區
手機:151 2103 9452
郵箱:Wesley.Li@cbre.com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