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連發布六項冷鏈標準1
大連市既是眾多品類的水產品產地
又是冷凍食品進口的重要口岸
為提升冷鏈物流操作標準
更好地防控疫情
促進冷鏈企業的健康發展
大連發布 六項冷鏈標準
近日,大連市市場監管局指導,大連市商務局、大連市交通運輸局等部門提供支持,大連市倉儲與配送協會和大連標準研究院有限公司相繼編制并發布了“蝦夷扇貝保鮮冷藏道路運輸規范”“水產品、畜禽肉、果蔬冷鏈物流3項技術規范”“冷鏈物流溫濕度控制要求和溫度測定方法”“冷鏈物流企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等六項地方和團體標準 ,讓大連的水產品、畜禽肉和果蔬的冷鏈標準操作有了依據。
這些標準實施后
能帶來哪些“利好”?
一起來看看
確保食品新鮮度大連市年產貝類120余萬噸,其中蝦夷扇貝20余萬噸。此次發布的《蝦夷扇貝保鮮冷藏道路運輸規范》,對蝦夷扇貝保鮮冷藏道路運輸的設施設備、運輸環境指標、運輸過程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規范。
----------------------------------------------------------------------
要求貨物裝車前和裝載完畢后,車廂溫度應控制在 0 ℃~4 ℃。
如果是干運,要注意碎冰厚度、蝦夷扇貝與碎冰比例等;如果是水運,要注意貝體與水的比例、鹽度等。
要求運輸全程應有紙面或電子信息資料的記錄,記錄應保存 2 年以上。
若采用電子信息化操作,應保證各節點記錄的完整性、連續性,便于追溯管理。
運輸過程中應按要求做好溫度檢測和控制、輸氧管檢查和氧氣壓力調整、驗貨、裝卸車等記錄。
減少損耗和污染水產品、畜禽肉、果蔬冷鏈物流3項技術規范和《冷鏈物流溫濕度控制要求和溫度測定方法》,規定了低溫農食產品貯、運、銷作業的溫濕度控制要求,溫度測定方法、設施、要求,溫濕度測定位置。
新規對33類需冷凍冷藏的果蔬、水產品、肉蛋制品及冰淇淋、奶、調理食品等,及10天內儲存或長途運輸可混裝的果蔬儲存、運輸、展售柜的溫濕度控制要求做了詳細規定。
以水產品控溫供應鏈的形式,建立并且實施水產品冷鏈物流全過程的標準化流程,保證水產品品質和營養,保障水產品消費安全;提升畜禽肉冷鏈物流效率,降低產品損腐率;令果蔬從離開田間到消費者餐桌前都處于“冷鏈”中,以最大限度地保證產品品質和質量安全、減少損耗和污染。
防控疫情標準規范《冷鏈物流企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這項標準,適用于水產品、肉類冷鏈物流企業,對冷鏈物流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時涉及到的人員防控、貨物防控、核酸檢測陽性樣品及環境的應急處置、防護設施及用品保障、防控管理保障等方面都做了相應的規范。
◆ 標準要求企業對貨物建立健全全程追溯機制,并需保證貨物轉運存放區域、運輸工具、貨物外包裝及其他相關用品用具的清潔和消毒。
◆ 進口水產品、肉類除了索票索證和進貨查驗記錄外,還需符合國家進口檢驗檢疫標準方可入庫。貨物外包裝可使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充分噴灑或擦拭消毒;
每班工作結束后,對冷鏈水產品、肉類等食品生產加工及轉運存放區域的地面、墻壁、操作臺、稱量工具、運輸盛放容器等相關用品用具,使用500 mg/L~1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充分噴灑或擦拭消毒,門把手、電梯按鍵、樓梯扶手等經常觸碰的物體表面可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劑擦拭消毒;
每批次運輸結束后,運輸冷鏈水產品、肉類食品的貨車、手推車等運輸工具可使用500 mg/L~1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或1%~3%過氧化氫消毒液充分噴灑消毒,作用30 min后清水擦拭干凈。
◆ 對核酸檢測陽性的樣品,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采取對相關貨物臨時封存,按照醫療廢棄物集中轉運處理,應當使用雙層黃色垃圾袋盛裝,封口嚴密,避免運輸過程溢灑或泄漏,并對工作場所進行消毒處理。
本條微信由“大連發布”編輯制作
轉載請按以下格式注明來源↓↓↓
大連發布(微信號:dl-fabu)
資料:大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文字:井惠群 左瑩
編輯:曲茜 初昱含
校對:鞠傳強 孟穎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