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中的「冷鏈」系統到底是怎樣的,如何保證貨物品質,存在哪些優缺點?
隨著海鮮產品相繼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樣本,冷鏈物流環節的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再次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今年兩會期間多名委員就冷鏈物流發展發聲,涉及基礎設施、管理體系、數字化等多個方面。
冷鏈物流是食品藥品等在生產加工、貯藏、干線運輸、城市配送、零售等環節始終處于適宜可控的溫度環境下的物流活動,是保障食品藥品流通安全的關鍵環節,是促進居民消費升級、提高居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支撐。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冷鏈物流發展,尤其在當前我國將擴大內需、建立完整的內需體系,作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戰略基點,進一步挖掘冷鏈物流需求,充分釋放消費潛力,夯實國內大循環的基礎具有重要意義。
一、我國冷鏈物流發展
① 冷鏈物流市場需求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果蔬、水產品和肉類生產國,同時也是多個產品最大消費國,吃掉了全球1/3的水產品和一半的豬肉。海鮮進口數量位居全球第二、進口額位居第四。
隨著城鎮化建設加快、中產階級人群擴增、以及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增強,我國冷鏈物流市場需求始終保持兩位數快速增長。根據中物聯估算,2020年,我國冷鏈市場規模將達到3832億元,比2019年增加441億元、增長13%;冷鏈需求總量超過2.65億噸,比2019年增加0.32億噸、增長13.7%。
數據來源:中物聯冷鏈委數據來源:中物聯冷鏈委從發達國家發展經驗來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需求升級,冷鏈物流市場需求將呈現持續穩定增長態勢。綜合近年來我國冷鏈物流市場需求變化趨勢,對比對標國外發達國家冷鏈流通率,預計2025年我國冷鏈需求量將超過5.3億噸,市場規模將超過7700億元,“十四五”年均增速約為14%左右。
② 冷鏈物流市場結構
冷鏈物流的貨類主要包括6大類,水果、蔬菜、肉、水產品、乳制品以及速凍食品,其年產量占比分別為20.6%、63%、6.7%、5.6%、2.3%、1.6%;從冷鏈物流需求量來看,六大類貨物的冷鏈物流需求量占比分別為23.5%、27.8%、19.6%、16.4%、7%以及5.4%。水果、蔬菜構成現階段我國冷鏈物流的主體,乳制品及速凍食品的需求較低。
來源:物流前瞻從企業主體來看,自2017年以來,我國冷鏈物流企業市場集中度加快提升,2020年公布冷鏈物流百強企業冷鏈業務營業收入合計達549.76億元,入圍門檻營收為8961萬元。百強企業市場占率約16.21%,比2016年提高了近7個百分點。與發達國家相比,日本2018年前十大冷鏈企業市場份額合計占比35%,其中最大企業日冷集團(2019年日冷集團冷庫容量205萬噸,位居世界第五)占比10%。美國前十大冷鏈企業占據了81%的市場份額,前三名更是占據71%的份額,呈現更高的市場集中度。IARW 最新公布的全球十大冷鏈巨頭,中國沒有一家企業上榜。排名前十中,美國獨占五席,新西蘭2家,日本和墨西哥各1家。
③ 冷鏈物流市場供給
隨著冷鏈物流需求增長,基礎設施及服務能力逐步完善。冷庫容量近年來也呈兩位數增長。根據中物聯估算,2020年我國冷庫容量將達7080萬噸(折合1.7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7.1%。從區域分布來看,華東、華中、華北占比位列前三,分別為36%、14%、12%,其他區域均為10%左右,分布不均衡。從人均來看,我國折合人均冷庫體積為0.12立方米,美國為0.4立方米,日本為0.3立方米,分別是我國的4倍、3倍。從類型來看,城市配送型冷庫占比較大,保稅型冷庫和氣調庫占比較小。
我國冷藏車保有量連續5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根據中物聯估算,2020年冷藏車總量將突破25.5萬輛,同比增長19.3%。另一方面,從人均來看,我國人均冷藏車只是日本的十分之一不到,人均保有量較低。此外,據調研,截止到2020年底,全國符合新冠疫苗運輸資質的車輛已超過1萬臺,總體能夠滿足疫苗長途干線及末端配送的運輸需要。
④ 冷鏈物流服務品質
目前,我國冷鏈流通率為20.1%,其中水果、蔬菜、肉、水產品、乳制品以及速凍食品流通率分別為23%、8.9%、59%、59%、61%、70.9%。相比較而言,發達國家果蔬的冷鏈運輸率達到了95%以上,肉禽、水產品更是達到了100%。由于“冷鏈不冷、生鮮不鮮”,據統計每年我國果品腐爛近1200萬噸,蔬菜腐爛1.3億噸。
來源:物流前瞻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總體來看,我國冷鏈物流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明顯,存在流通比重低,基礎設施和裝備結構性短缺,企業市場集中度不高等問題,導致冷鏈“斷鏈”成為常態。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① 管理制度空白造成冷鏈“脫冷”。
在冷鏈物流的生產、加工、貯藏、運輸、流通以及銷售等環節,不同程度出現多部門職能交叉甚至沖突現象。如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商務部都有市場監管等職能,交通運輸部、公安部都有冷鏈車輛監管和安全管理職能,在誰都管的情況下往往變成誰都不管,管理出現空白。
② 物流成本高造成冷鏈“脫冷”。
據調研,冷鏈物流成本比普通物流要高出40%-60%,并主要集中在冷鏈倉儲和流通環節,其中冷庫建設成本高、冷藏車等冷鏈設備投入大,運營維護費用高等成為推高成本的主要誘因。據了解,我國高標準冷庫的建設成本為8000-10000元/平方米,而普通倉庫的建設成本僅為1000-1500元/平方米;冷藏車的成本大約是普通貨車的2-3倍;每1萬平方米冷庫,每年電費近400萬元。在以成本為主要考量因素的情況下,冷鏈斷鏈成為常態。
③ 消費習慣及消費能力造成冷鏈“脫冷”。
歐美國家習慣于生吃蔬菜、部分海產品,肉也常烹調至半熟,由此對食品的新鮮度要求比較高。相比之下,國人習慣對食物進行高溫煎炸炒,經過高溫“消毒”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食物不新鮮的風險。另一方面,較高的冷鏈物流成本最終加諸于食品價格上,也使消費者對冷鏈望而卻步。
我國冷鏈物流發展趨勢
① 多部門聯動,強化扶持和監管。
新冠疫情爆發觸發了多部門協同聯動、共同開展冷鏈物流管理的契機,交通運輸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冷鏈物流渠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提出“積極配合衛生健康、海關、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對國產和進口冷鏈食品采集相關樣本、冷鏈貨物運輸車輛及冷鏈物流從業人員的核酸檢測工作;配合做好冷鏈食品追溯管理、應急處置、環境消殺等工作”,為今后多部門各司其職、聯合監管打下基礎。從交通運輸部來講,下一步將重點做好冷鏈物流車輛標準化相關工作及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同時配合其他部委完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絡,推進冷鏈信息平臺建設,優化城市配送冷藏運輸車輛的通行和停靠管理,加強全程溫控監督等,共同打造“全程溫控、標準健全、綠色安全、應用廣泛”的冷鏈物流服務體系。
已開展的冷鏈物流相關工作
強化頂層設計。國務院辦公廳、交通運輸部先后印發《關于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國辦發〔2017〕29號),從完善標準規范、提升冷鏈物流裝備技術水平、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創新運營組織模式、強化行業監管等方面,指導各地統籌推進冷鏈物流發展。
完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國家發改委布局建設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農業農村部啟動實施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支持超9000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農產品產區新建或改建1.4萬個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交通運輸部利用貨運樞紐(物流園區)投資補助政策,完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引導貨運樞紐(物流園區)拓展冷鏈物流服務功能。
完善標準體系。交通運輸部編制發布了《道路冷鏈運輸服務規則》(JT/T 1234-2019)、《行駛溫度記錄儀技術要求和檢驗方法》(JT/T 1325-2020)等行業標準,制定了冷鏈運輸全程操作標準規程,進一步規范了冷鏈運輸經營行為。
全力做好冷鏈物流疫情防控工作。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冷鏈物流渠道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督促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做好冷鏈運輸從業人員防護、運輸工具及場站消毒、貨物查驗及信息登記、密接人員排查監測等工作。
② 消費升級加速冷鏈物流需求規模增長。
新零售的發展日益改變了我國當前的消費理念、消費方式和消費場景等,生鮮電商、社區團購、網紅帶貨近兩年已成為新消費的主戰場。自2015年以來生鮮電商年均增速達50%左右,是電商增速的2倍,2019年我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達到1620.0億元,預計2020年將達到2600億元。此外,果蔬批發市場在疫情期間暴露出的食品和衛生安全問題也從另一個層面加速的生鮮電商發展。另一方面,從長期來看冷凍食品消費需求的增長將成為未來冷鏈物流需求的主要增長點。若我國冷鏈流通率從20%提高到30%,市場規模將增加至少1億噸(假設產量不變),若提高到50%,市場規模將增加至少3.4億噸(假設產量不變),并催生千億級別以上的冷鏈市場需求。
③ 結構性短缺的供給部分成為新的投資熱點,企業發展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消費升級帶來的冷鏈需求,以及政府的持續推動,引來社會資本的高度關注,競爭者相繼進入,有京東、順豐、菜鳥等平臺企業,萬科、寶能等地產商,以及光明乳業旗下的領鮮物流、新希望旗下的鮮生活冷鏈等上游企業等。從供需結構判斷,一線城市以及農產品產地的冷鏈設施建設將成為下一步企業投資熱點。另一方面,現階段我國冷鏈行業仍處于轉型升級的陣痛期,利好政策落地需要時間,溢出效應尚未顯現;市場需求還未全面爆發,消費者冷鏈認知仍需培育。越來越多的企業將采取結盟發展、跨界合作的實施路徑,協同整合、構建生態將成為主要發展特征。
④ 數字化將成為推動冷鏈物流加快發展的最大助力
冷鏈物流的高品質要求使得它成為離信息化高科技高地最近的物流行業,從最早的“信息化”到“互聯網+”再到當前的“數字化”,企業已在順應技術發展進行調整,政府部門也明確“提升冷鏈物流信息化水平”,同時今年兩會上農工黨界別小組提案建議“加快建設全國冷鏈物流信息平臺”。冷鏈物流的數字化轉型可以歸納為兩大塊,倉儲和運輸,百度、易流等企業已開發出多款產品進行智能化運輸和倉儲管理。百度智能調度3.0,能夠支持快速、單倉、多倉多種排單類型,支持干線城配全車型調度和派車,并且和百度地圖導航打通,實現運輸任務閉環執行。易流科技新產品“溫簽”,將設備儀器儀表化,可讓各個環節的主體一目了然地查看貨物一段時間的溫度變化,直觀了解是否出現超溫。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光明地產董秘:下屬海博物流集團、供應鏈公司努力構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冷鏈物流倉儲產業鏈24歲美女玩極限運動死亡,6天后被發現,尸體掛在樹干上
下一篇:冷鏈倉儲的管理技巧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