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進口冷鏈食品檢出陽性后,多地緊急通報——
11月7日晚,山東省德州市報告在進口冷鏈食品常規抽檢中,發現一水產店從天津港進口的一批冷凍豬肉核酸檢測呈陽性。
8日凌晨2時許,天津市防控指揮部通報,一名裝卸工人核酸檢測陽性,已被送往定點醫院治療。相關密切接觸者和進一步的環境樣本檢測正緊張進行中。(相關報道:天津一冷庫裝卸工人核酸檢測陽性,相關排查正緊張進行)
同時,山東、天津、山西、河北等地,已迅速展開相關檢測、排查、追蹤溯源等處置工作。
天津:
一冷庫裝卸工人核酸檢測陽性
據@天津發布 11月8日消息,11月7日18時至8日8時,天津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例,累計報告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38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63例;在院1例(為普通型),治愈出院134例,病亡3例。
第138例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男,38歲,居住于天津市中新生態城,系天津海聯冷凍食品有限公司裝卸工人。
患者發病前14天有進口冷鏈食品接觸史、無外出史,無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接觸史、未接觸發熱或呼吸道癥狀患者。患者11月4日參與公司進口冷凍食品搬運工作。
經市專家組確診為天津市第138例本地病例,分型為普通型。
經排查,發現有共同暴露史的在津人員11人,首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對已判定的8名密切接觸者進行隔離醫學觀察并進行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其他有關接觸者正在排查中,已對其工作場所和住所進行終末消毒。目前,該冷庫已被采取封控措施,其所居住樓宇156人已核酸采樣完畢(結果待出)。工作人員正對小區其他居民進行逐一核酸采樣。
山東德州:
進口冷凍豬肉涉及人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11月8日,山東省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通告稱,11月7日晚,德州市報告在進口冷鏈食品常規抽檢中,發現從天津港進口的一批冷凍豬肉核酸檢測呈陽性。接報后,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主要負責同志立即作出批示,要求迅速做好檢測、排查、追蹤溯源等處置工作。
經核查,該批貨物共2020件,重28.1噸,于11月5日下午14時30分自天津港海聯冷庫發出,6日凌晨4時38分到達德城區飛馬市場,系從德國進口。6日上午,德城區對該批次產品進行了核酸檢測,發現呈弱陽性。7日凌晨,經德州市疾控中心復核,送檢5個樣本中,4個呈弱陽性,1個陽性。7日上午,經山東省疾控中心進一步檢測,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
事件發生后,德州市立即啟動冷鏈食品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對涉及的冷凍豬肉制品和運輸車輛全部封存,對產品及環境全面進行消殺,對密切接觸者等全部進行集中隔離,同時迅即開展核酸檢測,并在全市范圍內對冷鏈食品市場進行全覆蓋、無縫隙大排查。
截至目前,共排查判定貨物密接者23人,密接者的密接者67人,核酸檢測全部為陰性。貨物采樣131份,其中凍豬肉外包裝樣本63份,凍豬肉表面11份、環境18份、運輸車輛24份、鄰近貨物2份、密接的衣物和手表面13份,在外包裝樣本中檢出陽性9份,其余均為陰性。相關情況,德州市第一時間向天津市濱海新區和有關地區進行了通報。
按照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有關規定,山東省已迅速啟動相關應急預案,要求各地嚴格落實防控措施,進一步加大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力度,全面做好對從業人員、貨物及環境的排查檢測等工作。
山西太原:
進口冷凍帶魚制品外包裝檢出陽性
11月8日,記者從太原市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11月7日,太原市在對進口冷鏈食品抽樣檢測中,發現1份從天津港銷往太原市的印度產冷凍帶魚外包裝箱樣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
太原市立即啟動冷鏈食品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全部封存涉及該批次的所有冷凍帶魚,運輸車輛及駕駛員已通報當地實施管控,對產品及環境進行全面消殺,對密切接觸者全部進行集中隔離,同步開展核酸檢測,所有相關人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河北保定:
未發現該批次德國冷凍前豬肘
11月8日,河北保定安國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于德州市德城區冷鏈食品核查情況的通告稱,11月7日10時許,該市市場監管局接到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疫情協查通報。
通報稱:檢測到德城區一家水產店進口的德國冷凍前豬肘外包裝新冠肺炎核酸檢測呈陽性,該批涉事食品貨車司機劉某某于11月6日到安國市送貨。
接到通報后,安國市應對領導小組高度重視,立即組織市場監管局、公安局、疾控中心組成聯合調查組對涉事車輛軌跡、涉事水產店所購進貨品類型和數量等情況進行調查核實。
經調查,通報所指車輛11月6日17:07到達安國,18:58離開。該公司送往安國的貨品為龍利魚、黃花魚、雞腿、雞胸等產品,未發現該批次德國冷凍前豬肘。并對3家涉事水產店和相關工作人員及其家屬、食品、環境等進行了核酸采樣,經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專家:
食品的輸入防不勝防,需自身做好防護
過去一段時間,全國已有多省市在進口冷凍食品上檢測出新冠病毒。相關專家也提醒,在外防輸入上,既要“防人”,也要“防物”。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范志紅副教授在微博發文提醒,通過冷鏈食品傳播病毒的可能性客觀存在,希望大家高度警惕。買各種冷凍食品,特別是進口魚肉海鮮等冷凍產品,一定要選擇正規的市場和超市。盡管中國目前疫情控制良好,但輸入病毒的危險始終存在,患者的輸入容易防住,食品的輸入防不勝防。檢測不可能覆蓋每一個包裝的每一個點,總可能有漏網的病毒,還是要注意自身做好防護。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林炳亮此前也提醒,通過電商、微商等渠道購買的生鮮產品,快遞外包裝如未消毒不要帶入室內,接觸外包裝及生鮮食品后應及時洗手,避免用手觸摸口鼻眼等處。此外,食物煮熟煮透,確保食品安全。
北京日報(ID:Beijing_Daily)綜合@天津發布、@健康山東、@太原發布、河北新聞聯播、健康時報監制:童曙泉編輯:張小英推薦閱讀
“拜”局已定,多國領導人祝賀!特朗普稱拒絕接受
我們一直都在!今天,聽聽我們的故事
天津一冷庫裝卸工人核酸檢測陽性,相關排查正緊張進行
急尋目擊者!北京大興一白色轎車撞傷老人逃逸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