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餐飲市場怎么樣,還能進入嗎?
近段時間,隨著疫情在全球范圍內暴發,截止2020年3月27日美國的確診病例數已經超過了中國和意大利,達到了82404,全球的確診病例超過了52萬。于是,就有很多的粉絲就提問了:今年的餐飲還有救嗎,還能進入嗎?
這確實是所有的餐飲人都關心的問題,就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畢竟從年三十的全國疫情暴發以來,我們已經有一個季度沒有開店營業了。現在已經開業的店也是非常的不理想,營業額還不到原來的三分之一。面對這樣的問題,我想說的是:“今年餐飲依然可期,甚至會高過往年的餐飲,請餐飲人堅定信心。”也就是說今年比2019年的營業額還要好,真的是這樣嗎?憑什么這么說呢?我給出5點證據:
一、中科院預測中國2020年GDP增長率為6.1%。2019年GDP增長率也為6.1%,今年與去年持平,這個預測代表著什么?代表著中國的經濟依然強勢,即便是遭受了疫情封城、停工停產的巨大沖擊,但中國的經濟韌性十足。隨著全國有序的復工復產,全國的經濟已經快速復蘇。但僅憑中國經濟復蘇還不能證明餐飲市場會越來越好,我們再看一下全球的疫情暴發情況。
二、全球疫情暴發,各國停工停產,防疫物資、生活物資將嚴重依賴中國制造。全球各地都“抄作業”,快速的學習中國經驗,從而也將會封城、封路、停工停產。這勢必會促使中國成為世界的生產工廠,尤其是防疫物資。在中國向40多個國家伸出援手的同時,也等于拿下了更多國家的生產定單,中國企業已經在滿負荷加班加點的生產,其中不乏跨行進入到生產防疫物資的廠家,這些廠家早已經是接訂單接到手軟,早就賺得盆滿缽滿。相對應的一些生產生活物資的廠家也因各國的停工停產,只能依賴從中國進口,自然也會讓中國的各個上下游企業充滿活力。
企業賺錢了,那么員工自然也會有高額的獎金和工資,消費能力大增。預計在4月初全國將全國恢復堂食,恢復后會有短暫的報復性消費,以解饞為主。5月份會有階段性的消費井噴,6月份將迎來全面的消費井噴。
三、疫情加快淘汰一批競爭能力弱的店面,減小了競爭壓力。這一批店面是多少?預測為20-30%。某平臺指出,現金流能夠堅持12個月以上的店面占比為3.5%,能夠堅持9-12月的店面占比為2.7%,能堅持1-3個月的占比為47%,能堅持一個月的占比為35%。不難看出,更多的店面現金流只能堅持1-3個月。所以,這么高的淘汰率也是情有可原的。想必每位餐飲人都能夠感受到疫情帶來的艱辛。
當然,部分餐飲人咬牙硬撐過了疫情結束,是不是依然會有好的結果呢?這不敢保證,因為,很多店并不是疫情讓它死掉的,而是它本身就存在著巨大缺陷與不足,疫情只是加快了它的死亡速度。所以,即便是很多店通拆借解決了現金流的問題,但店面自身問題不解決,還是活不長久。
我們從這點上可以看出,所謂的“今年比去年還要好”也是相對而言的,至少你要先活下來。都關門了,何談生意不錯呀!
四、各地開始發放消費券刺激市場。現在全國對于疫情的政策是: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經濟,兩手都要硬。抓緊防控是嚴防死守,不消滅病毒誓不收兵。抓經濟各地更是出臺了很多惠民政策,發放各類優惠券,以刺激消費。剛剛抖音上收到的一則信息是:浙江杭州發放16.8億元消費券,全體在杭人員均可申領。消費券共分為三種,分別是電子消費券、困難群眾專享現金和商家讓利券。在此之前南京也早就開始發放消費券,還有部分地區、城市以工代賑,由國家或地方政府下放更多的用工需求,解決人民群眾的收入問題,從而達到刺激消費搞活經濟的目的。
五、部分餐飲店已經開始打翻身仗。自從部分地區開始開店營業后,一些競爭能力強的店面早就開始快速盈利,一掃去年的頹勢,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這些店面多以烤肉、火鍋、燒烤等解饞品類為主,再就一些品牌店、老店生意好到爆,天天排隊排到馬路上。通過總結發現,這些店面的客單價較高,反而是客單價低的生意反而不好。最主要的原因是:客單價低的店多是定位客群年輕化,或多為實體店工薪階層,店都沒有開門,自然消費能力也就無從說起。比如:串串店、麻辣燙、粉店等等。
綜上所述,今年的餐飲是可以大力投入的,想要進入餐飲行業也是一個不錯的時機,畢竟在疫情的影響下一大批實體店關門,必將空出很多好地段的好店面,并且轉讓費低,甚至沒有轉讓費。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