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消費持續回暖活力涌動
來源:經濟日報
寧夏:堂食出新花樣多
本報記者 拓兆兵
10月1日早晨,家住寧夏銀川市西夏區怡林園小區的王旭洲來到家附近的紅雷老王清湯拉面館吃早餐。一碗湯清水亮、蔥花蕩漾的拉面,加上辣椒面和醋,酸辣鮮香的味道撲鼻而來,十分誘人,71歲的他吃得很滿意。
拉面是銀川人喜愛的早餐之一,王旭洲吃的紅雷老王清湯拉面是銀川的網紅拉面館,創建于上世紀80年代,有著近40年的歷史,因始終保持清湯特色,且味道一直不變,在銀川市有著很高的知名度。近年來,在互聯網傳播的助推下,該拉面館名聲更大,吸引不少消費者專門遠道而來吃拉面。記者看到,紅雷老王清湯拉面餐廳里熱熱鬧鬧,食客一撥接著一撥,濃濃的“煙火氣”增添了節日氣氛。
近年來,銀川市餐飲業雖受疫情影響不小,但并未停下發展的步伐,而是緊隨消費升級潮流,在餐飲理念和菜品范式方面不斷創新。
“這兩年,順應大健康潮流,我們在健康餐飲方面做了一些嘗試。”銀川市糧鼎記粗糧坊餐廳老板梁登斌介紹,莜麥是營養豐富的糧食作物,該餐館根據當地人口味,推出了莜面窩窩、菌菇肉絲炒莜面魚魚、陜北黃饃饃等雜糧菜品,得到了消費者喜愛,實現了良好效益。
納家樓羊骨頭館是一家主打羊肉等傳統菜的大型餐飲企業,有多個分店,這兩年不斷推陳出新。“在保留本地羊肉菜品特色的同時,我們一方面增加了海鮮等時尚食材,更好滿足年輕人的多樣化消費需求;另一方面推出了9元一份的小份菜,顧客花18元就可以點兩個菜,營養又節約。”楓林灣店店長冉金娟告訴記者。
黑龍江:外賣送餐銷量增
本報記者 馬維維
打包、封簽、記錄、走起……國慶節第一天,黑龍江省雞西市的外賣小哥楊世興,拿起客戶在雞西市雞冠區韓香村的訂單,在大街小巷間穿梭忙碌著。
“您的外賣到了,請開門。”大約中午12點,楊世興準時將外賣送到了顧客家中。“我們響應政府號召就地過節,今天在小程序上訂個可口的飯菜,方便快捷、味道好,這幾天應該還會再訂幾次。”消費者對記者說。
“你看我的訂單,已經訂了四五十桌了,外賣都有預訂到7號的了!”韓香村經理姜宏偉拿著飯店的預訂單告訴記者,目前店里的外賣訂單數已經占到了預訂總數的四成左右,尤其是元氣補身參雞湯、鄉村肘子包飯、清溪糖醋肉等本店特色,更是每單外賣必點。為此,飯店也按照需求提前準備好充足的食材,“火爆的訂單讓我們充滿信心!”姜宏偉說。
今年小長假餐飲市場有點“火”,大部分市民響應就地過節的倡議,餐飲需求猛增,而“想去飯店,又不想排隊”“家里人多,菜不好做”等,也都成了外賣銷量上漲的原因。“今年‘十一’餐飲外賣量明顯上升,對我們創建全國食品安全城市帶來一定挑戰。”雞西市雞冠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向陽所負責人劉潼介紹,市場部門主動前移監管關口,強化食品“外賣封簽”和食品安全宣傳教育,為繁榮餐飲市場保駕護航。
“往年我們到了小長假客流就下降,但是今年剛好相反,銷量有明顯增加!”雞西市小餃志生煎連鎖餃店經理董偉娜向記者介紹,餐廳已經做好了食材和人員的準備,來應對突然增加的客流。小餃志連鎖有兩家店,其中一家店10月1日剛剛登陸外賣平臺,董偉娜告訴記者,“本以為客流量要慢慢培養,沒想到銷量還挺可觀的!”
山東:預制美味勢頭旺
本報記者 王金虎
國慶期間,預制菜市場格外火爆。10月1日中午,為慶祝喬遷新居,家住山東諸城市橡樹灣小區的李錄邀請親友小聚,席間地道的酸菜魚、香嫩的小酥肉、濃厚的番茄牛肉湯等菜品色香味俱全,讓賓客們大快朵頤,交口稱贊。
“新零售渠道的興起,讓我的伙食水準提升了不少,隔三差五就能吃‘大餐’。”李錄笑著說,“預制菜真不錯,有了預制菜,我也能當大廚,拾掇出一桌子像樣的飯菜。”
在諸城市百盛超市文化路店冷鮮食品區,家住紫檀文苑的李艷帶著女兒正在挑選預制菜,購物車里放著速凍水餃和兒童牛排。“佳士博等知名預制食品加工企業直接在百盛各連鎖門店開設了專柜,超市內部對不同品牌的預制菜上柜也很全面。”諸城百盛商場有限責任公司采購部經理劉兆森介紹,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加上市場熱推,近兩年預制菜大品類銷量每年都有20%以上的增長幅度。
國慶假期,在國內較早布局預制菜產業的惠發食品旗下的中式餐廳“城市味到”正式營業,顧客反響不錯的菜品還可以直接到新零售區購買。“我們抓住國慶節這個黃金節點,全力推動中式快餐的智能化升級與標準化、品牌化發展。”惠發食品董事長惠增玉表示。
在得利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十萬噸肉制品智能制造中心,工作人員也在加班加點。“小酥肉一直是比較熱銷的產品。”得利斯項目總經理王方軍告訴記者,今年國慶期間,小酥肉的需求量預計在50噸左右,他們正合理安排人力,全力保證假期產品供應。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