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環境好“美食”多,夏天沒過完一大群冬候鳥就來了
“夏天還沒有過完,作為來漢過冬的候鳥‘先頭部隊’,一大群普通鸕鶿已經飛到沉湖。”8月29日,在“美麗武漢 理潤江城”特色基層理論宣講之環保濕地探秘活動現場,市生態環境局志愿服務宣講隊成員、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程師馮江介紹。
冬候鳥與夏候鳥在武漢“碰頭”,各美其美。魏斌 攝8月14日,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開展8月份鳥類調查,共記錄59種17706羽鳥類。參加這項調查的武漢市觀鳥協會副會長魏斌拍攝到一張牛背鷺、火斑鳩、黑翅長腳鷸、普通燕鸻、灰頭麥雞、黑水雞“六鳥同框”照片。隨后,他在東西湖區柏泉、府河等地又相繼發現鶴鷸、青腳鷸、長趾濱鷸、林鷸、黑翅長腳鷸、環頸鸻、普通燕鸻、黃鹡鸰等從北方飛來的鳥類。
結合觀鳥愛好者觀察到的結果,馮江判定一批普通燕鸻已經從北方飛到武漢了。
灰頭麥雞與普通燕鸻同框覓食。魏斌 攝普通燕鸻屬于冬候鳥。為什么夏天還沒過完,冬候鳥就來了?魏斌解釋,這是正常現象,往年也監測到類似情形。
據介紹,在北半球的春季,一些有遷徙習性的候鳥會從南往北遷徙,落腳繁殖地后繁育后代;到了秋季,它們會陸續飛往南方越冬。
有些繁育后代比較成功的候鳥把孩子們養得肥肥壯壯,它們擁有長時間飛行能力,就可以早一點啟程南飛。旅途中,哪里環境好、食物豐富,它們就在哪里多待一段時間。
普通燕鸻。魏斌 攝“武漢有水、有陰、有食物,還有蘆葦叢、樹林等多樣性生境,能夠滿足不同鳥類的不同需求。”魏斌說,這個時間段,武漢大片稻田還沒有收割,田中一般有水,形成了食物較為豐富的人工濕地環境。現在途經武漢的冬候鳥大多是被“美食”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
市生態環境局博士服務團宣講隊成員、市生態環境科技中心生態環境研究室主任沙茜表示,觀察到的鳥類種類越來越多,不僅說明武漢生物多樣性明顯提升,而且說明關注生態環境的市民越來越多,市民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正逐步提高。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