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慫火鍋武漢門店全關,九毛九回應1
近日,“慫火鍋撤出武漢”的消息在網絡上引起熱議。在大眾點評上,武漢的三家慫火鍋餐廳全部顯示“歇業/關閉”,此時距離慫火鍋進駐武漢才剛剛一年。
1 慫火鍋撤出武漢
慫火鍋的武漢首店于2023年8月2日在洪山區群光廣場開業,此后武漢二店落子天地壹方南館,這兩家店在大眾點評上的評價都在1700條左右,可以看出它的受歡迎程度。第三家店選在了武漢薈聚中心。
根據《正在新聞》的報道,這三家店的關店次序,跟它們的開店次序正好相反。最先撤檔的是薈聚店,實際上這家店壓根未曾開業。商場工作人員稱:“之前確實在裝修,但還沒開業就撤走了,大概在6月份。”從點評上也能看出,該店沒有任何評價。
另外兩家店,據慫火鍋客服表示,南館店于今年4月17日閉店,但其實直到8月8日都還有消費者留言,7月份的評論則更多;群光店倒是跟客服說的一致,堅持到了8月20日才撤檔。
慫火鍋撤出武漢早先已有跡象。8月13日,其公眾號發文稱“慫廠4周年(慶祝活動)8月15日開始”,宣傳圖中顯示全國門店均可參與此活動,但是“南昌、武漢及8月9日后新開業門店除外”。
2 九毛九回應
慫火鍋在進入武漢一年后選擇整體撤出,令當地的許多消費者感到意外和失落;其中一些人的消費券還沒用完,按客服的說法,可以去其他城市門店使用。
對于這一變動,慫火鍋的母公司九毛九餐飲集團27日回應九派新聞稱,其在武漢的全部3家門店目前確實已經撤店,是考慮到市場環境、消費者需求和營收等綜合因素后做出的戰略性調整。并表示,撤店并非全國規模性的動作,只是針對武漢區域做出的調整,慫火鍋會在調整后選擇合適的時機重回武漢。
△圖自餐寶典
慫火鍋創立至今4年,目前共有77家門店,已成為九毛九集團的第二大收入來源。九毛九2024年半年報顯示,慫火鍋的收入由去年同期的3.52億元增加至今年的4.31億元,相應地,占集團總收入的比例由12.3%上升至14.1%。
毫無疑問,慫火鍋已經成為太二之后,九毛九集團的又一條“增長曲線”。不過,面對現實的市場環境,九毛九也不得不對慫火鍋的發展做出調整,先是將年度開店數量目標由35~40家下調為25家,現在又集體撤出武漢,南昌、昆明等地的門店據稱也會在下半年關掉。
3 慫火鍋撤出武漢的原因
4年前的2020年5月12日,九毛九集團宣布將關閉北京、天津、武漢的九毛九餐廳,以降低成本。4年后,慫火鍋撤出武漢(又是武漢),不過這次的原因有所不同,“是考慮到市場環境、消費者需求和營收等綜合因素后做出的戰略性調整”。
不難看出,慫火鍋在武漢不怎么掙錢。
事實上不光是在武漢,慫火鍋整體上也遇到了一些困難,比如它的翻臺率從去年上半年的3.9下降到了今年同期的2.9。相比之下,同一時期內,海底撈的翻臺率從3.3躍升到了4.2。
所以,盡管慫火鍋的營收在增加,但是情況卻絲毫不容樂觀。
慫火鍋為此拿出的一條主要應對之策,也是許多餐飲企業在做的,就是降價。它的客單價從去年上半年的121元降至今年同期的110元。另據NCBD(餐寶典)的《2024上半年中國火鍋品牌價格監測報告》,慫火鍋的降價幅度排第三。
不過,在餐寶典分析師看來,降價沒法徹底改變困境。因為慫火鍋還存在一個不足是,門店過于分散,導致管理成本太高。
慫火鍋目前的77家店,分布在11個省份的27個城市,其中海南、江西、云南、陜西等省份均只有1家店。如此天女散花般的分散布局,對于一家本土的頭部餐企來說是比較罕見的。
過于分散意味著管理成本更高(或者無法管理)、供應鏈成本更高(或者無法提供供應鏈支持)、品牌影響力更低。九毛九集團看來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今年慫火鍋的開店將主要集中在華南,特別是廣東市場;武漢、南昌、昆明等幾個市場的幾家門店,則在下半年都會關掉。
4 結語
8月23日,九毛九發布2024年上半年業績報告,期內共實現收入30.64億元,同比增長6.4%;實現期間溢利6797萬元,同比下降71.5%。在店鋪層面經營利潤率方面,太二、慫火鍋以及九毛九品牌均同比大幅下降,其中,太二從21.3%降至13.8%,慫火鍋從13.7%降至8.6%。
慫火鍋退出武漢市場,無疑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雖然這一決定會對當地消費者和餐飲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對品牌自身而言,在困難局面下能活下來并活得好、活得久,比什么都重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