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供應鏈行業2024年度展望1
回顧2023,食材供應鏈行業發展喜憂參半,機遇與挑戰并存、 迷茫與前行共進。2023,行業發生了什么,未來又會如何發展?
本期小望就從政策、市場、技術層面,為大家展望2024年。
政策:持續利好
2023年,國家相繼出臺多項政策促進食材供應鏈行業發展,政策全面覆蓋食材產地發展、加工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建立、食材安全、食材消費、進出口貿易、金融支持等多個關鍵層面,為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在國家一系列穩經濟、促消費政策的支持下,2023年,GDP總值超126萬億、增速5.2%,宏觀經濟的穩步提升為食材供應鏈行業的恢復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經濟環境。
經中物聯食材供應鏈分會測算,2023年初級食材市場規模7.04萬億、食材加工規模12.77萬億、食材流通規模9.15萬億,食材消費規模16.54萬億,食材供應鏈行業穩中求進,行業規模邁上新臺階。
日前,商務部提出,將2024年定為“消費促進年”,圍繞著“持續擴大”這個關鍵詞,將舉辦各類消費促進活動,營造濃厚消費氛圍,為居民提供更多元、更豐富的消費體驗。政策紅利不斷顯現。
供應市場:注重差異化
政策利好的同時,亦有食材生產供應市場的波動。
2023年,重點食材市場批發價格持續波動,肉類作為重點食材品類價格持續振蕩,其中牛肉、禽肉價格整體呈下降趨勢,豬肉價格在7月觸底反彈后9月開始四連降。上游活牛、仔豬、生豬行情遇冷,養殖端悲觀或觀望情緒蔓延,產能調控是關鍵。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食品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呈振蕩性下跌趨勢,整體位于低位區間。
今年伊始,一場由蔓越莓引發的全國各地特色食材大摸底的“劇情”在網絡上熱情上演。網絡曝光度的增加引起了消費者對冬地特色食材的探索和興趣,是推動特色食材生產加工業發展的大好時機。
今年,特色食材生產加工有望會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有助于提升食材的附加值。隨著消費者需求多樣性的增加,食材加工企業會更加注重提供個性化、細分化、健康化的食材。
需求市場:集中度提高
在食材消費端,2023年餐飲業及零售業迎來洗牌時代,關停、倒閉成常態,市場加速出清。在餐飲業競爭加劇的當下,大連鎖迎風生長,眾多中小企業或新進入者則虧損嚴重,供應鏈體系的健全與否、規模化程度的高低是極其重要的影響因素。
2024年,隨著國內經濟形勢的好轉及餐飲業的復蘇,食材供應鏈市場規模有望持續增長。
行業對餐飲業態的支撐作用將更加明顯。隨著餐飲連鎖化率的提升,門店自采的比例將逐漸降低,而食材供應鏈型企業將依靠其集采集配、標準化、專業化的優勢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經業內有關專家估算,2023年餐飲食材供給渠道中,食材供應鏈企業占比約為40%,相信2024年這個比例將會進一步提升。
行業集中度和服務專業度將會進一步提升。根據2023年TOP100食材供應鏈企業數據分析顯示,TOP100企業的營收占市場總額的比例約為3.5%,雖然整體占比較低,但TOP中 5企業的集中度占比從33.86%上升到38.74%.預計2024年隨著行業的發展,市場集中度將會逐漸提高。
技術:數智化競爭
在規模效應的紅利日漸衰減的情況下,技術紅利方興未艾,利用大數據輔助決策、通過自動化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作業效率,企業應及早布局、積極擁抱數智化變革。
食材供應鏈環節多、鏈條長,行業內企業眾多、發展不均衡,企業在數智化的進程上也存在較大差異,頭部企業已經完成信息化,正在從數字化向智慧化邁進,大部分的小企業還處在信息化階段。
借助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技術實現對質量的嚴格監控,確保食材品質穩定和食品安全將是行業的大勢所趨。
我們在借助數智化技術穩定品質與食安的同時,還依托數智化技術構建了全產業鏈大數據服務,為上下游及同行企業研發智能化操作軟件、為縣域農業發展研發大數據交易平臺、為學生餐監管研發多角度望餐安應用、為農文旅融合研發文旅云平臺……全方位賦能食材供應鏈。
深耕食材供應鏈行業的我們,見證了我國食材供應鏈行業29年的變化與升級。這些年來,我們始終將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借助信息化系統提升食安追溯能力,依托訂單農業提升食材供應精細化服務,串聯產銷需求,構筑農產品安全高效流通的橋梁!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實戰 | 凍品老兵創業在抖音上賣冷凍面,倆月開發小b客戶4000多1
下一篇:寧夏伊瀾鑫食品供應鏈有限公司被其他處罰 2000 元俗語:“頭發5不剪,剪了人不順”,究竟哪“5個”時間不能剪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