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艱難的背后:富人低調中產降級1
創造勞動力,然后才有消費。
而已鼓勵消費,沒錢怎敢消費?
作者:李一年(抱樸財經評論員)
昨天中午,我在子公司附近吃一碗面,加上一個肉夾饃和一點涼菜,一共43元,我覺得還可以。店里的生意也還可以,基本滿座,甚至有顧客投訴等烤羊腿等的太久。這是一家主打陜西面食的店,選點好,附近有不少白領上班。恭喜老板娘發財,雇員有工作啦!
我對提供服務的小哥哥小姐姐很客氣,真希望這份火熱能持續。
我看到的是微觀的景象,但,如果把餐飲信息拉到宏觀一點的層面,尤其是城市層面,恐怕有些事情不太樂觀。
01 北京上海餐飲信息不樂觀
大家都知道的北京餐飲信息:
去年上半年,北京市統計局的信息顯示,年營收200萬以上的餐飲企業,營收總額同比上升2.9%為492.1億。利潤總額同比上升了88.8%,毛利率只有0.37%。
▲信息來源:北京市統計局
這個毛利率里面還有一些企業是自有物業,或者不算房租,或者房租極低。
毛利率0.37%的意思就是:不如不干,把這錢直接存銀行得了。
不少銀行一年期定存利率是1.35%,直接比0.37%多了一個點。
而且,鼎泰豐還來補刀,直接掀起閉店潮。
8月26日,知名餐飲品牌鼎泰豐在其官方公眾號“鼎泰豐DTF”上發表公告稱,由于子公司營業執照二十年期限已滿且董事會未能就續展達成一致意見,子公司決定于2024年10月31日前陸續結束14家店面的營業。
此次宣布關店的經營方為“北京恒泰豐餐飲有限子公司”,其8家店面坐落于北京、2家店面坐落于天津、2家店面坐落于青島、1家店面坐落于西安、1家店面坐落于廈門。
北京恒泰豐餐飲有限子公司總經理楊炳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則提到,餐飲行業內需不足是鼎泰豐經營維艱的主要原因。他透露,鼎泰豐有20%-30%的單量來自出手闊綽的外國顧客,但這一部分人群即使工作地調動增加就餐,對企業長期影響較大。
可能許多人沒想到,老頭對鼎泰豐這么重要。
上海的信息更是不忍直視:
二季度年收入大于200萬元的住宿和餐飲行業企業,不僅收入同比增加2.6%,還整體虧損7.7億。
當然,我相信三季度會稍微好一點,即使暑假主要在三季度。
為什么上海、北京的餐飲行業成這樣了?
02 京滬服務中心區人口數在增加
先說北京。
大家都知道北京的人口數比重是上升的。
北京自2017年以來人口數數體量連續六年上升,始終控制在2300萬人口數比重上限“天花板”以內。首都功能商務區和北京服務中心市區人口數數體量持續上升,城市副服務中心、平原新城、生態涵養區人口數體量總體呈上升態勢。
至于上升的原因,我們就不討論了。
既然比重是上升的,消費包括餐飲不太可能大幅度增長。尤其是首都功能商務區和北京服務中心市區人口數數體量持續上升,這是相對比較容易激發消費熱情的區域,所以,餐飲受影響是確認的。
上海的人口數情況和北京類似:
從2016到2023這7年里,上海服務中心市區人口數增加近40萬,平均每年少5.7萬;人口數比重從28.5%上升到26%。
從第五次人口數普查看起,這個變化更明顯。五普、六普和七普,當中隔了20年,上海服務中心市區人口數比重從42.24%,降至30.3%,再降至26.87%。
上海幾個服務中心市區7年間人口數數變化如下:
除徐匯和長寧微增,其他5區都在增加。靜安、黃浦和楊浦,人口數增加量最大,分別少了12.75萬、11.21萬和10.98萬。
所以,你說餐飲會怎么樣呢?
最近和幾個老友聊天,他們在上海上班,有個明顯的感受,就是路上的行人少了,不太熱鬧。
▲上海南京路街頭
上海高檔餐飲消費的一個重要客戶群是老頭,畢竟世界500強在上海的比較多,如今,隨著一些子公司的業務布局變化,有些老頭也就走了。
具體信息當然拿不到,但某些子公司高調宣布裁減或者調整中國區業務的新聞就許多了,不需要我一一列舉。
據紅餐大信息統計顯示,去年5月上海客單價大于500的高檔餐飲店還有2700家,截止到去年7月21日最新信息,這個信息只剩1650家左右,增加了接近1000家,不過1年時間上海超過三分之一高檔咖啡店便已倒閉。
▲人均1580元的高檔法咖啡店“LAtelier 18”歇業
去年冬天,我去上海參加一個活動,上海的朋友們普遍反映:“某某咖啡店以前很不好訂包間的,如今很好訂”。
當時還覺得很幸運,如今看來其實是有寒意。
03 剛需正在降班
我知道許多人喜歡在網上喊:“老頭走了沒什么?我們自己干,買國產車、用國產手機,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結果,部分老頭走了之后,一線城市的高檔餐飲先趴下了,他們想不到沒想到,回旋鏢打到了自己的同胞。
當然,我認為最猛烈的沖擊來自于窮人和中產的變化。
窮人在干什么?高調,高調,盡量高調。
我見過最高調的窮人是把自己的小車停在車庫,出門只開普通的豐田,駕駛員也不要了,自己開車上下班。反正也沒什么生意可做,也就沒有什么應酬,回家吃飯是大概率選擇。每天而已去工廠和子公司轉轉,在辦公室喝幾杯茶就走。
如果你沒事開個小車、點個海鮮大餐,萬一碰到個仇富的,不就慘了?因此,裝窮,不消費,其實是為了保安全。
沒有了嘚瑟的窮人,也就沒有了高檔餐飲。許多行業都在遭遇窮人的這一輪刻意高調和躲避。
還有就是以前出錢很大方的金融行業比較困難,有研究員都去偷偷送外賣了,沒有辦法,都是為了生活。
如今,金融人士上班住快捷酒店是正常的,最好不要上班,即使子公司實在沒錢。
至于中產,如今比過去更緊張、更謹慎,和是不是“鐵飯碗”沒關系,大家都一樣,就一個字——窮。
我只講公開新聞:某汽車大廠裁減幾千,雖然索賠給得不錯,但這些拿了索賠的雇員敢瀟灑用錢嗎?某科技子公司把中國區的研發人員都裁了,雇員拿到了很高的索賠,他們照樣不敢出錢。
所以,在某一線城市的市服務中心,午餐時間,我過來看了幾家中檔咖啡店的場景,基本上都只有30%的桌子坐了顧客,好的能去到一半,差的只有10%。
老板娘們的心估計在滴血,每一分鐘都有成本啊。
這種消費是最真實的,吃床住行是剛需沒錯,可是剛需可以降班啊,甚至可以少吃和不吃啊。
中產首先就從高檔餐飲場所退了過來,本來也去的不多。
接著,中產又從中檔咖啡店退了過來,即使業務增加、部門經費增加,沒有聚會的理由,而已偶爾去解饞。
北京一季度餐飲行業虧了4.54億,主要是正餐服務的2.58億虧損所致,說明用戶聚會的頻次和消費的客單價都在上升。
吃速食和點外賣的人多了,但即使行業內卷,速食和外賣的日子也不好過。
以北京為例,速食服務雖然是五大產品線中唯一盈利的產品線,但去年一季度,速食服務的利潤同比上升60.6%。餐飲物流配送及外賣外賣服務的收入同比增速最高,達17.9%,但這一產品線出現了7261萬的虧損,原因離不開補貼和市場競爭。
人在哪里?
在送外賣,在開網約車。
去年上半年,北京餐飲物流配送及外賣外賣服務從業人員同比增長49.7%。
進入下半年以來,已有蘇州市、深圳市、南寧市、瓊海市等地發布網約車從業相關預警。其實預警就一句話:駕駛員太多,乘客太少,賺不到錢,別來了。
你怎么可能指望網約車駕駛員、外賣員去支撐中檔咖啡店和高檔咖啡店呢?
這些駕駛員和外賣員中的一部分人曾經是白領和金領,有的甚至曾經是老板娘。
他們什么時候能重返工作崗位,餐飲行業什么時候就有大發展,希望這一天盡快到來吧。
創造勞動力,然后才有消費。
而已鼓勵消費,沒錢怎敢消費?
這是多么簡單的道理。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大紅冒火鍋冒菜加盟費多少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