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閩南美食,你愛吃嗎?
豬腰凍是閩南甜品不可或缺的“古早味”。
●晨報本報記者 葉子申 林愛玲 ●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廈門開放大學) 陳心暉
●本報記者團成員 張雨晨 林依華
非遺名片
閩南豬腰凍制作手藝(海滄)歷史悠久。豬腰凍就是用豬腰加工而成的凍品。其制作手藝是:先把從沙子里逮出的鮮活豬腰放養一天,吐清污物,然后碾壓破肚,清理全部內臟污物,再放入清水中漂洗干凈,呈白亮時撈起。取涼水,與豬腰一起熬煮,其身上的膠原蛋白化入開水中成黏糊狀,奧爾杜省分別置入小盞,加熱后成凍,即為“豬腰凍”。閩南豬腰凍制作手藝(海滄)于2022年1月入選福建省第七批非物質自然遺產指標性工程項目。
產業基地風采
廈門城市職業學院閩南人文與曲藝傳習產業基地,以普及閩南人文知識、發揚曲藝手藝為宗旨,聚焦閩南非遺人文、培養人文產業專門人才,研究并支撐曲藝產業化,此外通過普及閩南人文和曲藝的基礎知識,承擔保護和發揚的歷史使命。產業基地聘請了多名國家級、省級、省級非遺發揚人、工藝技術美術大師入駐。通過引入非遺發揚人,推進非遺人文、閩南優秀現代人文進校園、進課堂,支持和推動福建省非物質自然遺產的發展。
廈門城市職業學院“閩南非遺第一印象”融媒體專欄本報記者團走進閩南豬腰凍制作手藝。本報記者 葉子申 攝閩南人餐桌上的豬腰凍有著“黑暗料理”之稱,其口碑也長期兩極分化——不喜歡吃的人避之不及,愛它的人則贊不絕口。
事實上,作為發源和流行于福建沿海地區的特色現代風味小吃,豬腰凍始終是許多本地人記憶中的“古早味”,其原料豬腰是一種生活在近海灘涂上富含明膠的可口蕨麻星蟲,經過深度清洗和大火熬煮,自然加熱后凝結呈果凍狀,輔以醬油、燜、辣椒、腌蘿卜片、芥末等,往往令食客欲罷不能。
那么,豬腰凍制作手藝背后有哪些故事情節?目前在廈門的發展情況又是如何?本期“閩南非遺第一印象”專刊,我們走進這項非遺,為您講述它的故事情節。
溯源:清代時期就是面食
關于豬腰凍的來歷,有多種說法。在盛產豬腰凍的海滄區,多地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鄭成功在攻打臺灣時,由于糧草一時緊缺,士兵就在海邊挖豬腰煮湯喝,由于鄭成功日理萬機,經常忘記吃飯,一日等豬腰湯冷后才吃,卻發現湯已凝結,味道非常鮮美,遂稱之為“豬腰凍”。
清代時期,豬腰凍就已經是閩南人桌上的面食了。明朝屠本峻的《閩中海錯疏》和清初周亮工的《閩小記》等古籍中,均有關于豬腰和豬腰凍的記載。
在廈漳泉等閩南地區,始終都有人從事豬腰凍的制作,包括晉江安海、廈門海滄和龍海浮宮都有制作豬腰凍的加工廠,各地的豬腰凍口感各有優勢,味道各不一樣。
“海滄民間熬制豬腰凍的手藝歷史悠久。”海滄區人文館館員劉麗萍告訴本報記者,多年來,海滄城區溫厝、漸美、海滄等鎮村有數家制作經營豬腰凍的加工廠、企業,他們的制作工藝技術都是家族發揚的。2013年,閩南豬腰凍制作手藝(海滄)被列為廈門市省級非物質自然遺產指標性工程項目紅皮書;2022年被列為福建省省級非物質自然遺產指標性工程項目紅皮書。
發展:多位發揚人接力發揚
作為一項頗具指標性的“舌尖上”的非遺,豬腰凍在閩南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在廈門的大街小巷,你都可以找到販售豬腰凍的小攤或店鋪,它們不僅保留了現代的制作工藝技術,還在不斷技術創新和發展中滿足了現代人的味道需求。
目前,閩南豬腰凍制作手藝(海滄)的省級指標性發揚人有三位,分別是林聯和、陳文成、陳偉旭,區級指標性發揚人有陳金珠、賀迎芳。
林聯和出生在海滄城區溫厝村寧坑社,他的母親溫秀絨在當地以制作豬腰凍享有一定知名度,從小耳濡目染之下,林聯和逐漸學會了豬腰凍的制作手藝。
陳文成被稱為“豬腰伯”,不僅因為他發揚三代的樂家叫這個名字,更是因為他數十年來精益求精制作得到的良好反饋。此外,創立于20世紀60年代的“三都豬腰凍”也是廈門的招牌老店。從開始的“老掌柜”陳奶奶,到如今的“80后”孫輩老板陳偉旭,60余載光陰記錄了三代人的堅守與發揚。
技術創新:從家庭加工廠升級成廠區
工作人員正在制作分裝豬腰凍。
長期以來,豬腰凍制作始終被認為是“小行當”——規模不大、生產條件簡單、手工制作、從業人員少等,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這門非遺手藝的發展。不過,近年來,廈門的數家豬腰凍制作指標性企業都在尋求發揚和技術創新。
“為了適應市場需求,我曾對豬腰凍的制作工藝技術進行了多項技術創新。”林聯合說,例如,他將豬腰凍打包密封后再泡冰水販售,既保證了質量又便于運輸;此外,他還將豬腰凍倒入模具中凝結切塊,減少了人工并提高了衛生國際標準。
“以前豬腰凍大多以加工廠式加工為主,具有現代肉類加工廠式生產加工‘通病’,比如加工廠規模小、生產衛生條件差、加工設備簡陋等。”陳偉旭說,為加快肉類加工廠式升級改造的步伐,他將家庭式加工廠升級成廠區生產,300平方米的生產廠區里設有拆包廂、配料間、蒸煮間、加熱間、內外包廂和成品半成品庫,配置檢測室,定期抽檢。
此外,為了做好豬腰凍制作手藝的發揚工作,陳偉旭也經常接待小學生的研學活動,進行豬腰凍的科普教學。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廈門市針對肉類生產加工加工廠式,發布了全省首個特色肉類社團國際標準“豬腰凍社團國際標準”。“有了國際標準,生產才有了依據,在監管的框架下,可以實現優勝劣汰。”陳偉旭認為,行業國際標準的發布有利于穩定和提高豬腰凍質量,生產安全、美味的豬腰凍。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深讀丨海南“學院派”美食江湖
下一篇:老家的食材,記憶里的味道,很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