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不服氣,中國十大燒烤品牌,四川竟只有一個品牌上榜!
據統計,燒烤占據著整個餐飲市場約22%的份額,是火鍋以外的第二大品類。市場巨大,近日,“2019年中國燒烤(烤肉)10大品牌榜”揭曉,美食之都成都居然只有一個品牌上榜,有點不服氣。
全國有29萬家門店 僅次于火鍋
繼海底撈去年嘗試做燒烤外賣之后,西貝在上個月也開始做起了烤串生意。據美團發布的《2018年中式燒烤市場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以烤串、烤翅、烤肉等燒烤菜品為主要經營業務的中式燒烤,在全國有29萬家門店,是僅次于火鍋的第二大品類。
從“2019年餐飲營銷力峰會”評選的“2019年中國燒烤(烤肉)十大品牌榜”入選品牌也可窺見一二。
好吧,我也是醉了,小編所在的成都,居然只有一個品牌上榜!
除了木屋燒烤、很久以前羊肉串、豐茂烤串、何師燒烤、聚點串吧、冰城串吧外,新石器烤肉、九田家、漢拿山烤肉、權金城四個烤肉品牌也出現在榜單中,與中式燒烤品牌平分秋色。大眾化的燒烤孕育出了不少強勁的品牌,大家都朝著品牌化和品質化的方向發展,但是還沒有拼出一個全國性勢能強勁的品牌。
咦,這么嚇人,怎么跟我們家居行業發展情況一模一樣!
川渝地區 最愛五花肉和豬腦花
雖然燒烤全民通吃,但它本身存在著一定的區域差異,食材與口味地域特征明顯。
在燒烤競爭最猛的北方,沒有羊肉串的燒烤店必定“沒有靈魂”;牛羊肉是東三省最愛吃的;在東南部沿海地區,海鮮是饕客們的必點;川渝地區,豬肉必不可少,烤五花肉、烤豬腦花全國一絕。
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中式燒烤門店數量增幅最大的是廣州、重慶、長沙和鄭州的市場。燒烤市場正在從北向南蔓延,區域燒烤市場的崛起,一些帶有明顯地區燒烤特色的品牌嶄露頭角。
成都燒烤本身有五個分支:宜賓派、石棉派、西昌派、樂山派和峨眉派,每個分支因烤制方法不一樣造就了味型豐富的川式燒烤。以這些派別的特色,何師燒烤、醉西昌、李不管把把燒等在成都甚至全國市場迅速竄紅。
趨勢與洗牌 燒烤與家具一模一樣
燒烤被稱為“夜宵之王”,但就餐時間主要集中在晚上。很多燒烤店還是面臨著極大的生存壓力。不同的選擇,衍生出了多樣的經營形式。
對于大部分燒烤餐廳而言,盈利保證生存仍然是第一位的,畢竟房租、人工、食材費用每年都在漲,可營業的時間還是要充分利用。
所以誕生了“燒烤+各種菜式”的模式。 燒烤店嘗試將其他菜系的特色菜品納入經營范圍,由單一的燒烤類菜品消費轉向以燒烤類菜品為主的綜合性消費。
還有燒烤+不同業態相結合 ,如燒烤+酒吧、燒烤+居酒屋、燒烤+KTV,這些業態和燒烤擁有相似的消費場景,能夠互補,共同擴寬燒烤賽道。
未來:品牌化和品質化發展加速。
近30萬家燒烤店,整體來說仍是紅海大廝殺,誰先找準差異形成品牌競爭力,誰就能獲得進入藍海競爭的資格。品牌化和品質化,是燒烤品類發展的最終歸宿。
城市化進程和消費升級同時進行,影響市容市貌的路邊攤、大排檔會被大量淘汰,這其中,燒烤店首當其沖。干凈、衛生、無污染,就非常重要了。其次要找準差異化。比如西昌火盆燒烤和宜賓把把燒。
做大做強必須提前做供應鏈布局。掌握高質量的、獨一無二的食材是品牌化發展的關鍵一步。
比如:王小蠔燒烤,就是在品牌建立之前先打通了生蠔的養殖和運輸鏈條,才能夠將新鮮、平價的生蠔帶到成都市場,形成他人難以跨越的品牌壁壘。
品牌要想往大發展,供應鏈可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提前布局,未雨綢繆。當然,供應鏈不是誰都能做的,動輒幾千萬甚至上億的投入絕非小數目,因此也要量力而行。
燒烤消費群體多、消費場景感極強,適配性也很好,能與各種品類甚至是不同業態搭配,未來發展勢頭和市場空間不可限量。
然而,門店數量多、市場井噴的背后,也意味著燒烤進入大洗牌時期,產品和環境粗糙、同質化的店面都將在激烈的競爭中逐一淘汰,在場景打造、產品口味和品牌差異化做出特色的品牌,才能隨品類一同向上發展。
相關資料來源:紅餐網等
聲明:本文根據相關資料編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行業資訊,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如涉及侵權,請與我方取得聯系。
推薦閱讀
【重磅】軟體家居企業路變窄?顧家、CBD在定制展上釋放新信號,專業打臉!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