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咖啡店,5個月虧掉60萬,分享4點血的教訓!
時間:2024-03-09 14:37:48來源:admin01欄目:餐飲美食新聞 閱讀:
5個月賠光60萬,開咖啡店還會是你的“夢想”嗎?
辭職在上海郊區開咖啡店的王孟(化名),5個月的時間賠光了60萬;本打算規劃個副業做做的唐李(化名),自從加盟了某咖啡品牌后每天想念“打工人的快樂”……
▲圖源:AI作圖
2023年一路狂飆的咖啡行業,吸引創業者無數,也“絆倒”創業者一片。狂飆的路上,總有人在陪跑。夢碎咖啡,他5個月賠光60萬直到現在王孟也想不明白,一向甘于平淡的自己為何會突發奇想開個咖啡店。“就是某天下午和朋友一起去附近的咖啡館坐坐,發現咖啡館座無虛席”;“工業風裝修,看起來花不了多少錢”;“咖啡也平平無奇……我自己就能沖出來”……按照王孟的看法,這家店就長了一副“我也能開一家掙錢的樣子”。于是,開一家咖啡店的想法就在王孟心里瘋長。僅僅過了不到兩個月,王孟就讓想法落了地。他在上海郊區找了一座鄰靠一條小河的兩層小樓。坐在院子里和三樓露臺,可以看到潺潺流動的河水和隨風擺動的樹葉,“這是都市人的夢中情院”。▲圖源:AI作圖租下前,王孟特意通過開車、公交,甚至是步行的方式,測試了從主繁華街道以及兩個大型小區到這里的時間成本。測試過后,王孟認為,半個到一個小時內就可以抵達的一個休憩心靈的地方,會讓人“一次就愛上”。更令王孟滿意的是,原房主的美式裝修風格幾乎不需要再大動干戈,只需要稍加修整添加些桌椅吧臺即可。房租方面,王孟更是覺得“低到骨折”,在黃浦區居住多年的王孟對一年七萬租兩層小樓的物價感到驚訝,在房東的要求下,王孟簽下了三年的租房合同。前后搗鼓了一個月,王孟又花了20來萬終于把他的咖啡館開了起來。開業之后,王孟按照規模開始投放短視頻,開直播,以此為小院引流。“著實火過1個多月的樣子”,特別周末的時候,小院和三層露臺的座位會被早早搶占一空,二樓靠窗的位置也是搶手貨。▲圖源:AI作圖那一個月,王孟靠“咖啡+烘焙+簡餐”的模式,營業額直逼7萬。正當王孟信心大增,做著“更上一層樓”的美夢時,現實給了王孟一記當頭棒喝。很快,王孟的生意就急轉直下,且王孟發現一個致命點:極少有回頭客。生意最差的一天,店里只招待了一對情侶,兩杯咖啡,一份甜品在小院坐了半天,實營收158元。最終,王孟的咖啡館僅堅持了5個月,前后賠出去近60萬。對于這次創業經歷,王孟總結:一次勇敢換來永久內向。同樣開了半年咖啡店的還有唐李,和王孟不同,唐李開的是一家加盟店。雖然地處四線城市,但加盟費+房租+裝修+設備物料等等,唐李的這家店僅籌備就花出去了近60萬。如果按照現在的營收狀況,三年能不能回本都是個謎,這和唐李理想的一年內回本有著巨大的差距。除了這家咖啡店,唐李還在當地開了一家生意不錯的火鍋店。開咖啡店的目的是再找一個“副業”,當甩手掌柜多個收入。但唐李目前的狀態是大部分時間都在咖啡店里耗著,每天絞盡腦汁地做短視頻、推探店筆記,均收效甚微。唐李評價它的咖啡店是“不賠,但店里一杯一杯做出來的收入,都流到房東、員工、品牌三方的口袋里”。60萬買來,
四點血汗教訓如今,王孟的咖啡館淪為和朋友偶爾聚會的場所,唐李打算在春節再沖一把,年后會考慮是否轉讓。這是兩人60萬買來的創業經歷(教訓)。那么,復盤兩人的創業過程,到底是哪些問題導致了如今的結局呢?這里,不得不提到很多創業者都踩過的“四大坑”。▲圖源:AI作圖1、投資:拍腦門和過度焦慮都是一種“病”。王孟的首次創業就源于一次想當然地“拍腦門”。他看到了其他咖啡店樸實無華的裝修,看到了他們中規中矩的產品,卻選擇性忽視了這些咖啡店考究的選址,忽視了產品背后老板精心搭建起來的那條既能有效控制成本又能保障產品品質的供應鏈……不了解門店模型就急于復刻的王孟,從一開始的“拍腦門”就注定了失敗。反之,過度焦慮在投資過程中也是一種“病”。唐李的咖啡店,總部提出的預算方案在40萬左右。但對咖啡店寄予厚望的唐李,僅在裝修上就超支近5萬,過度追求“精益求精”的他,無形之中延長了回本周期。2、選址:房租和人流量沒有魚與熊掌兼得的方案。王孟的一線城市三層小樓7萬年租和唐李的四線城市39平店面18萬年租形成鮮明對比。在餐飲選址上,幾乎沒有“魚與熊掌”兼得的方案。信息碎片化時代,“藏在巷子里的美酒”大概率會被掩蓋。特別是對于咖啡這種相對即時、高頻的消費而言,更靠近人流的店面才是優選。而對于唐李而言,目前苦惱的不是沒有人流,而是沒有利潤。在價格戰的打壓下,唐李原本預期的至少60%的毛利率根本達不到。唐李表示,公司大促期間,部分產品的利潤被壓縮到了極致,“相當于我們忙到腳底生煙卻賺不到錢”。唐李苦笑:“毛利率和我18萬年租不匹配”。3、產品:個人情懷和賺錢盈利是兩碼事。王孟把門店打造成了都市人的“夢中情院”,卻不曾想過,一個院子還不足以讓都市人在路上花費一個小時到這里喝上一杯“中規中矩”的咖啡。唐李認為“精致”是咖啡店的標配,以吸引顧客來“打卡”。王孟低估了都市人的忙碌和“懶宅”,唐李高估了咖啡的投入產出比。很多創業者亦是如此,載滿個人情懷的小店,卻承載不了他們賺錢養家的夢想。4、運營:蠻干和佛系心態均不可取。王孟抱著大干一場的心態跑步進入咖啡圈,唐李抱著當甩手掌柜的心理開了一家加盟店,但最終,王孟沒有“跑起來”,唐李也沒有實現他的“佛系開店”。在王孟和唐李身上我們看到,缺乏科學認知的盲目開店和甩手掌柜的心理均不可取。在咖啡行業愈發緊張競爭局勢下,小白和玩票人群開店都將迎來更高的挑戰。
閉店4萬家,數萬人成為“陪跑”?在咖啡賽道上,王孟和唐李并不是個例,而是縮影。窄門餐眼截至2023年9月13日的數據,咖啡近一年新開店77083家,近一年凈增長42450家,兩相對比之下,咖啡近一年內閉店近35000家。一時間,“閉店潮”成為咖啡行業2023年的關鍵詞之一。咖啡的高閉店率,殘忍揭開了行業的另一面——低進入門檻,高經營門檻。看似較低的進入門檻,讓很多創業者像王孟和唐李一樣,在咖啡行業的高增長期蜂擁而至,但經營下來便會發現,咖啡門店的經營門檻并不低。它不僅要求門店能夠調出一杯好喝的咖啡,還需要店主能夠端出一杯“互聯網咖啡”、一杯“社交咖啡”。▲圖源:AI作圖在眾多連鎖品牌的參與下,短短一兩年的時間,中國的咖啡市場已經發生了巨變。人們對于咖啡館的印象不再停留在氛圍感和經典美式,更多年輕人需要一杯在上班時間隨時“續命”,在下班時間休閑打發時間的一杯果咖、茶咖、奶咖等等。在這種背景下,跟不上連鎖品牌數字化建設、高頻出新節奏的一些獨立門店和小微品牌被加速甩出賽道;連鎖品牌之間開啟貼身肉搏,價格戰、營銷戰、新品戰層出不窮,跟著總部生存的加盟商們也不得不跑起來才能跟上品牌發展的節奏。總結下來,如今的咖啡賽道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邊是高增長的主流趨勢將會吸引更多人在這條賽道上成功淘金;一邊是高增長之下,行業也在自動加速洗牌,讓很多創業者淪為“陪跑”。2023年,是咖啡行業的爆發年,也是咖啡創業的濾鏡被打破的一年。在多少人的想象中,咖啡店就是情懷轉化的產物,自己就是那個“都市慢生活場景中的逍遙店主”;抑或是多少人想象的咖啡加盟店,就交了加盟費,總部幫忙培訓幾個店員后,自己就“坐等收錢”。但現實是,作為“勤行”餐飲行業中的一個細分品類,咖啡店曾經賺的是“辛苦錢”,如今賺的是“辛苦錢”+“創意錢”。當下,在激烈的競爭中跑出來的咖啡店和咖啡品牌,無一不是懂產品,更懂營銷、創新、品牌運營的商家。從融資王到排隊IPO,新茶飲資本化新走向?
新茶飲年度5大關鍵詞曝光!喜茶報告揭秘了哪些行業信號?- 熱評奈雪發布最新報告:會員數破8000萬,87%的用戶更關注茶底!
前方排隊1萬+人,2024年加盟奶茶店還有沒有機會?
庫迪聯營商公開信:供應鏈脫節,運營拉胯,退費無門……
劃重點:飲品業2023六大現象級熱點盤點
喜茶發布真茶標準,頭部品牌為何熱衷于“定標準”?
廣州芳村“金融茶”爆雷始末
中泰真假瑞幸之爭,再次敲響商標警鐘!
奈雪泰國首店爆火,為茶飲品牌海外拓店打出高端樣板
吾飲良品牽手企邁,共創數字茶飲新時代!
二手咖啡機“爆倉”,濾鏡下的咖啡創業有多少“陪跑”?
霸王茶姬下沉,阿嬤手作上行,地方奶茶品牌開始提速了來源:調咖獅
『商務合作』17722507908?
飲品報(DrinkNewspaper)屬飲品B端頭部新媒體,擁有超60W粉絲用戶,專注提供奶茶、咖啡、茶、甜品等在內的飲品行業資訊,覆蓋商業模式、品牌觀察、門店管理、創業項目推薦、業界報道等多維度。飲品人都“在看”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