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餐飲增長底層邏輯正在重塑,暗藏這8大新機遇……
文 - 職業餐飲網 李洋
餐飲潮涌,底力創新。
《2023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顯示:2022年,全國餐飲收入合計4.39萬億元,同比下降6.3%;限額
與此同時,在創新和競爭的雙重作用下,行業在發生著劇變:
頭部品牌跑馬圈地,大牌餐飲主動下沉,性價比品牌成為共性,區域黑馬在領域冒尖。除此之外,餐飲的生命周期進一步被壓縮,創業難度攀升,顧客需求也變得更加務實、聚焦。
把握脈搏,抬頭看路,2024年,餐飲大潮將涌向何方,又有哪些行業共識值得思考?
復盤:
過去一年,餐飲行業正在發生這些變化……
,年初不少外部創業者紛紛涌入,行業各大品牌也摩拳擦掌,蓄力餐飲新的格局:
1、連鎖深“V”進階,頭部品牌加速進化
美團平臺數據顯示,對比2021年不同規模區間的品牌門店數年同比漲幅,5000-10000家規模區間的餐飲連鎖門店數增長最快,漲幅達45%,其次是3-10家的規模區間和11-100家規模區間,連鎖門店數同比漲幅分別為40%和15%,新興品牌仍在批量進場。然而大量的腰頸部門店增幅呈負增長狀態。
餐飲行業實際上已經進入了品牌收割階段。應鏈和標準化的門店管理體系,綜合運作效率低。
優秀的領跑品牌則依靠清晰的財務模型、穩定的供應鏈、明確的產品定位、高效的運營體系等環節為品牌持續增加保駕護航。
2、極致性價比,餐飲低價供給主流當道
2023年最顯眼的關鍵詞,一定是低價競爭。
從咖啡大戰到茶飲大戰,從快餐盒飯到火鍋燒烤,同樣的廝殺,同樣的低價,但有人出清有人千店增長。
本質區別是,誰在低價供給的基礎上守住產品品質,甚至將品質感持續做大,讓消費者能夠持續感受到消費品質,并讓消費者冠以“質價比”、“情價比”等更高要求。
事實上,極致性價比已成為許多餐飲企業突圍的利器。
在消費者追求性價比的當下,一批主打平價定位的餐飲企業迅速崛起,包括瑞幸咖啡、蜜雪冰城、薩莉亞等,紛紛實現了營收的增長,不斷拓展連鎖化布局網絡。
3、毛細血管下沉,縣城餐飲成為競爭主陣
餐飲下沉已經進入“深水”區,各大品牌在今年組成浩浩蕩蕩的下沉大軍,正突破原有的市場層級,取代曾經的“平替”,以真身弱化原有城鄉差異。
而原有的縣城餐飲在大牌餐飲早先不愿光顧的城鎮、村落開店,利用“下沉市場”低成本、小容量、低消費、高復購、客源穩定的優勢,一方面不斷積累資金、擴展店鋪規模、培養人才以及人才復制能力;另一方面不斷優化打造供應鏈,而供應鏈則是品牌開疆拓土的強大支撐。
美團餐飲數據顯示,2022年縣級城市餐飲門店數同比2021年增長5.57%。
圍繞縣城的空間“套利”,即在一線城市流行款降維至縣城區域,可能收獲明顯紅利。
4、數字化經營深水涉步,3.0連鎖數智化應運而生
隨著行業的發展,我們發現,連鎖餐飲也升級到3.0數智化時代:從最早的90年代沙縣小吃、蘭州牛肉面,只有門頭標識這種形式模仿;再到2.0時代,依托供應鏈開始門店的快速擴張;到現在的3.0“精連強鎖”,即依托SaaS系統進行數智線上化管理模式。
,追求精細化的門店管理,使品牌運營結構升級,造就了3.0連鎖數智化全面爆發。
破局:
品牌逐力,精細化運營成為餐企基本盤!
在餐飲趨勢變化的過程中,餐企也深知,競爭愈發激烈,野蠻生長的無序階段早已過去,在復雜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實際已經進入“平效”和“人效”的困難模式考場。
1、單店效率模型的極致優化
“原來用300平米做100萬營業額,現在能不能用200平米做到100萬?”“原來用10個人做到的業績,現在能不能用5個人做到?”
打造極致效率的超級門店,已成為當下餐飲品牌的核心任務之一。
南城香作為首屈一指的社區餐飲效率王,在門店效率優化上可謂費勁心思:
比如為了保證10分鐘內出餐,團隊必須想辦法兼顧口味和速度,所以堅決不能做炒菜,原本的大鍋煮餛飩也變成出餐更快的小鍋煮等。
廚房里的動線設計上。
南城香的廚房一般是長條狀,寬度2.7米,中間是廚師通道,通道兩側擺設備,前面是面對顧客的透明玻璃。
聽上去好像沒什么出彩,但經過團隊反復驗證,這種設計能讓廚房操作人員減少走動。目前南城香的主廚師傅,一個人管8臺灶,出餐速度6分鐘,人效極高。
2、探索經營邊界,主動摸索更多業態組合
肯德基開奶茶店、老鄉雞開酒館、茶顏悅色開咖啡館、蜜雪冰城賣炸串、盒馬鮮生開夜市……餐飲無邊界時代,正式到來。
此外,餐企本身也從一元時代,逐步走向多元化,10年前,我們的餐廳只要做堂食就可以很好的生存;7年前外賣經濟崛起,堂食+外賣成餐飲營收雙渠道;3年前部分餐飲企業開始嘗試做新零售;最近兩年預制菜突然走火……
肯德基、海底撈、眉州東坡、大龍燚……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開始從一元走向多元。
走路,讓企業在薄利潤時代里存活下來。
3、做“減法”,小店模式小步快走
在品牌的多店型、多渠道發展形式優化中,越來越小型且精細化的門店正成為普遍的答案。
有數據顯示,20-50萬仍是最吸引加盟投資者的單店初始投資區間。與此同時,加盟餐飲品牌的投資額均值正在下移,單店投資額在10-20萬的小型店鋪類型較2021年同比上漲47.6%,增速最為顯著。
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小店模型有三大明顯的優勢:
一是提升門店的覆蓋度和適配度,擁有更多渠道和場景的選址機會;
二是產品精簡后可以提高產品品效;
三是可以通過數字化手段、品牌用戶粘性增強、服務改進等提高人效,實現高效經營。
做“減法”的小店模型,還可以通過供應鏈優勢、產品研發優勢,制作流程優勢,實現菜單精簡、人力成本降低,用場景突破的方式和效率突破的方式尋求更多靈活增長點。
4、線上經營的深度探索
流量時代,用戶為王。有數據顯示,有74%的用戶在私域產生過種草行為,私域用戶的平均復購比例更是高達45%,這與現階段眾多餐飲品牌尋求拉新和顧客留存的需求相契合,因此線上掘金成為餐飲主流訴求。
另據調研顯示,選擇在本地生活平臺上進行品牌曝光的餐企達到了67.7%,而通過社交平臺進行品牌曝光的餐企也高達59.1%。
可以看出,餐飲商家普遍對線上經營的感知和入局意愿越來越強烈,基于餐飲商家數字化率仍處于20%左右低位情況而言,未來餐飲行業的線上數字化需求仍將處于較長的爆發增長階段。
內驅力:
以顧客為中心,探索生意本質增長驅動
餐飲品牌在線下拓張的過程中,也開始關注線上精細化運營對品牌的重要性,意識到私域積累顧客對于品牌長效經營的重要性。
堅守餐飲行業特有的“溫度”,幫助餐企理解線上經營的精髓,把握數字化帶來的紅利和機遇,這恰恰也是美團所堅持的核心理念。
1、深耕線上流量正循環
有業內人士指出,餐飲經營已經開始從1.0階段過渡到2.0階段。
其中顧客增長和經營效率指向1.0階段,即門店的經營增長,著眼于現在;而數字資產的沉淀指向2.0階段,它決定了品牌未來可以做多大,數字資產越多,在平臺上可以實現復利,獲取的流量或資源更多。
此外,消費者對品牌認知,也在數字資產沉淀的過程中越來越粘性。1.0和2.0最終實現的價值是,品牌和門店的流量正循環。
美團認為,在這個循環的過程中,包括榜單、銷量、顧客消費評價以及線上門店端物料展示都是品牌的數據資產,將作用于連鎖餐企的擴張和品牌沉淀,在任何一個城市的冷啟動都能實現。
以霸王茶姬為例,其十分重視顧客的留評,短期重視其對門店的經營幫助,并長期將美團的星級評價納入門店QSCA評價體系。首次沖榜成功和維持皆有金額獎勵,新店點評星級只有達到4分以上,才會開通外賣。可見其十分注重這類評價資產。
2、數字化決策品牌動作
在做線上經營時,一定要從消費者的決策行為出發,找到經營鏈路,強調各個環節的切入,緊扣顧客體驗。
這部分,要依靠大量的顧客數據作為參考,找到顧客的興趣點和決策力,并且依托數字化基建完成智能輸出。
值得一提的是,數字平臺的長尾效應突出,商品和服務品類極大豐富,大量相對小眾的餐飲品類在數字平臺上也可以有足夠的生存空間,美團數據顯示,2019年,在美團平臺上,輕食、減脂餐、減肥餐、健康餐4個關鍵詞的搜索次數同比2018年分別增長了235%、200.6%、186.4%和116%,充分體現出個性化需求的蓬勃發展態勢。
而根據搜索詞數據,可以準確了解消費者的消費G點,并以此制造話題。
在剛剛過去的雙旦節點,美團重磅推出了與奶龍的聯名活動,借一支萌力十足的“肚肚舞”開啟了團團、奶龍“雙黃旦”組合的吃喝玩樂之旅。并在站內推出了“限量搶101元跨年券包”跨年會場,既借勢節慶制造了話題,也滿足了顧客的到店消費需求,拉動了餐廳銷售增長。
3、全域矩陣打造餐飲生態
到家,自提、外賣的訂單增長;線上下單的渠道增多,從外賣平臺到短視頻平臺,越來越多的消費場景出現。
美團利用團購+外賣+零售+金融服務,為諸多餐飲商家提供了一個完整的經營需求閉環,且進一步為餐飲商戶帶去降本增效的“解藥”。
其中,對于新品牌來說,通過外賣提升獲客效率和運營范圍,新品牌可以迅速彎道超車。
《2023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顯示,餐飲行業整體數據中,外賣銷售額占餐飲營收的比例進一步提升,但餐飲商家用于外賣的支出降低。
其中參與調研企業的外賣銷售額占比繼續保持正向增長,增速達6.8%,維持了往年的高增長水平。隨著外賣的日訂單量持續提升,行業的規模效應進一步凸顯。在外賣占比提升的情況下,調研企業的外賣收費成本增速為負,同比變動率為-0.4%。
美團作為鏈接顧客和餐廳的經營平臺,也在持續賦能不同階段連鎖餐企以更多的平臺資源。同時,圍繞消費端,美團也利用平臺優勢,從拉新、促活、粘性等角度,助力更好的消費體驗,為餐飲行業的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職業餐飲網小結:
無論餐飲如何演變,本質上以消費者為中心,圍繞新一代消費需求的變化而出發,重視全域經營,是如今餐飲業的真實情境。
餐飲品牌要做的,就是要打磨自身精細化運營水平,充分利用線上平臺和智能化工具,告別傳統經營決策模式,找到高效決策的方法,讓企業輕裝上陣,讓自己的服務更精準,從而占領顧客心智。
主編丨陳青 統籌 - 楊陽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