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開花的火鍋食材超市,真的好吃不貴嗎?
我國八大菜系,從沒聽說過哪個菜系可以全國通吃,除了火鍋燒烤。
不僅可以全國通吃,還不用分春夏秋冬,冬天暖身,夏天就著啤酒吃個爽。
已經實現收租自由的廣東人,對吃的更為講究:
早上茶樓嘆早茶,中午奶茶菠蘿包,晚上三兩好友唰火鍋,凌晨路邊攤不醉不歸。
據佳佳觀察,廣州開得最多的餐飲店,是火鍋店。
本土的潮汕火鍋,常年占據美食榜第一;
麻辣的川渝火鍋,也是很多人的心頭好。
而開遍全國的海底撈,明星入局的上上謙和賢合莊,更是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火鍋熱”。
伴隨著火鍋熱潮而來的,除了線下火鍋店外,還有火鍋底料和火鍋食材超市。
火鍋調料,這個大家再熟悉不過了。
佳佳只有在家里,才能吃到爸媽煮的羊肉、牛肉、酸菜魚各種湯底,別的時候,都是一包火鍋底料完事,便宜還省心!
不過,火鍋底料可以偷懶,食材總得自己買了吧?
我每次在家里請朋友吃火鍋,都累死累活的,因為火鍋底料、火鍋丸子、蔬菜肉類、雪碧可樂等,這些東西根本就不在一個地方!
買完一輪火鍋食材下來,就相當于參加了一次馬拉松!
那有沒有什么地方能一站式買全火鍋食材,不用你跑東跑西的呢?
有啊!火鍋食材超市。
遍地開花的火鍋食材超市一個高配版農貿市場,低配版超市,怎么就突然火了呢?
其實,火鍋食材超市,早在2017年就出現了。但因為大部分人沒有這種消費習慣,就一直沒有出圈。
線下門店擴大到家庭餐桌。
在這個風口下,像鍋圈食匯、懶熊、川小兵、火鍋青年這樣的火鍋超市品牌,早已是遍地開花,就連海底撈也趁勢,在北京開了一家名為“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店”的火鍋食材超市。
而在參差不齊的火鍋食材超市里面,鍋圈食匯又是混得最好的一個。
2019年,鍋圈門店銷售同比增長400%,連續兩年盈利,增速與規模穩居行業第一;今年3月,完成3億美元D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30億元。
鍋圈食匯在廣州一共有4家,佳佳抽空去了位于白云區的一家,店面不大,也不是在繁華鬧市區。
但走進去一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啊!
大到火鍋底料、冷藏丸子、肥牛,小到午餐肉、油碟、一次性餐具,一應俱全。
除此以外,還有自熱火鍋、自制飲品等周邊食品。懶是吧?懶人也能吃上火鍋!
因為沒有煮火鍋的打算,又不好意思一進門就拍拍拍,佳佳臨走前帶了一瓶無糖氣泡水,2塊錢喝起來,和10塊錢的元氣森林差別不大。
看來,鍋圈能成為火鍋食材超市里的王者,實力確實不是蓋的!
火鍋食材超市為何受消費者歡迎每天逛菜市場的師奶阿叔,不會喜歡火鍋食材超市;
有精力逛超市,也享受購物樂趣的年輕男女,也不會喜歡火鍋食材超市。
因為他們多的是時間挑選和砍價,火鍋食材超市真正的受眾,是那群又懶又宅的Z世代。
根據《2020年中國火鍋消費者性別&年齡分布》,中國火鍋的主要消費者里,26-30歲人數占比最大,18-25歲次之。
另一數據顯示,“80后”“90后”是餐飲外賣服務的中堅消費力量。
佳佳自己就是一個比較懶的人,周末不出門,只在臥室、客廳、衛生間中來回穿梭蠕動。
要吃火鍋,除非對方請客,不然打死不出門;
想在家里吃,就只能點外賣;
如果嫌棄外賣不衛生,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火鍋食材超市下單。
食物來源安全可靠,還不用輾轉菜市場和超市,這簡直是懶人福音啊!
尤其是獨居人群,買個自熱火鍋,或者買包火鍋底料、買點肥牛蔬菜,唰麻辣燙吃,它不香嗎?
根據民政部的統計數據:2018年中國單身成年人口高達2.4億,其中有7700萬人獨居,且呈逐年上升趨勢;到2021年,獨居人口數量將飆升至9200萬人。
這9200萬人,就是行走的人民幣啊!
除了做“懶人”生意,火鍋食材超市的成功,還得益于它的經營模式。
首先是因為它的定位:家庭餐桌。
不僅經營食材,還售賣鍋具和酒水小吃,有錢有手機就能下單,真的是“傻瓜”模式。
上一個讓我覺得如此貼心的,還是海底撈的外賣服務,先送鍋,吃完再上門收鍋!
現在的火鍋模式,一般都比較單一,但火鍋食材超市不一樣,采用“實體店+線上商城+外賣配送”的方式,既照顧了那些想要逛超市買買買的人的需求,又考慮到了懶得出門專注線上點單的人。
而且,鍋圈還有個很絕的地方,夏天吃火鍋的人不是少嘛,但總不能一到夏天就不做生意了吧?于是推出了燒烤爐。
晴天賣鞋,雨天賣傘,火鍋燒烤來回切換的模式,讓火鍋食材超市幾乎沒有“空窗期”。
最后就是大家最關心的價格了。節省了這么多時間和人力,價格應該不便宜吧?
還真便宜。
為了提高顧客消費頻次,火鍋食材超市往往主打“性價比”。一些火鍋食材超市,打出人均20+的價格,比起到店吃火鍋動輒人均100+,真是劃算他媽給劃算開門,劃算到家了!
底料10-20元,毛肚10元,蝦滑10元,牛羊肉才14元,比線下門店的菜品單價少了一倍多!
質量也有保證,不少超市都貼出了“牛羊肉保真”的告示。
買到假肉也不怕,還能得到賠償,這不比你在一綠到底的基金里浮沉要強嗎?
社區團購都玩不下去了,火鍋食材超市出路在哪從火鍋、燒烤到生鮮,跨度可不小。
那在農貿市場、連鎖超市、食品電商以外,是否真實存在“家庭食材超市”需求?
答案是肯定的。
佳佳接觸火鍋食材超市的時間不長,要招待朋友又懶得出門時,才會在鍋圈下單。
就我個人的體驗來說,確實很方便,但顧慮也不少。比如食材是否新鮮、產品是否三包、售后如何維權等。
從食材上來說,這些火鍋食材超市賣的,并非我們傳統意義上的生鮮,而是提前經過清洗、切配甚至按照菜譜,搭配好比例的預制生鮮食品,俗稱“半成品凈菜”。
半成品凈菜,我們生活中都見得不少,比如餃子、牛肉丸就屬于這種經過簡單加工就能入肚的食物。
半成品菜,其實不是一個新鮮概念,在日本發展等國家發展很成熟,但在中國,還不被很多人接受。
理由很簡單,像肥腸這種裝屎尿屁的食物,無論別人清洗得多干凈,你第一反應都是不信、不敢吃。
除了食材讓人擔憂,火鍋食材超市的模式,也是讓人質疑的。
它其實跟前陣子很火的社區團購很像,都是線上下單,線下取貨,也有價格優勢。
作為一名懶癌星人,自從出了多多買菜、京東到家后,佳佳就沒逛過菜市場了。
每周六,我一睜開眼,就是在小程序上買菜,然后再睡回籠覺,生活幸福感確實提高了。
但幾次之后,你就真的生氣。菜市場100塊你能買滿一個冰箱,但在京東到家你只能拎回小小一袋,最過分的一次,9塊錢一份的紅蘿卜,只給了我一個,我直接氣飽了。
所以啊,火鍋食材超市的消費群,主要集中在34歲以下,其中80%是90后,多數居住在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一二線城市。
原因很簡單,這些地方獨居人口多,生活壓力大,購買力強,哪怕大幅溢價,也愿意買單。
更何況,他們不逛菜市場的話,根本也不知道這些菜是貴還是便宜。
只是,懟著一只羊毛使勁薅,終究不是永久之計。
火鍋食材超市要想有出路,要么繼續做好價格和服務,吸引其他年齡人群消費,要么把原有的產業鏈拉長,先開個火鍋店試試唄。
逛過火鍋食材超市的
點個在看唄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