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凍火鍋料龍頭,安井食品:與時俱進拓新局,高效率構筑高壁壘
(報告出品方/分析師:方正證券 王澤華 薛涵)
1.實戰型管理層,定位精準戰略領先
1.1 二十余載穩扎穩打,成就速凍火鍋料龍頭
奮楫篤行,突出重圍。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主要從事速凍火鍋料制品、速凍面米制品和速凍菜肴制品等速凍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公司現已成長為國內較具影響力和知名度的速凍食品龍頭企業。
目前,安井穩居國內速凍食品行業規模第一、利潤第一和市值第一。我們認為在安井長期發展過程中,管理層定位精準,戰略領先,團隊執行力強,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復盤歷史,公司發展歷程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1-2006年)求生存:2001年,公司前身廈門華順民生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創立初期,公司主要經銷海洋華順及安井牌為主的速凍魚糜制品。公司積極進行產能建設和設備投入,華東最大速凍生產基地無錫華順于2005年成立。公司銷售額穩步增長,逐步成長為華東和華南地區最大的速凍食品生產基地。
第二階段(2007-2010年)謀突破:2007年,廈門廠和無錫廠合并,公司推動兩個差異化競爭策略,一是選擇速凍火鍋料制品作為重點突破方向,二是發展餐飲渠道。行業東風下,差異化競爭策略成功地幫助公司實現突破。
第三階段(2011-2016年)快速成長:公司持續進行產能擴張,2011年設立泰州安井、2012年無錫新廠投產、2013年廈門二廠投產、2015年無錫新廠二期投入使用且遼寧安井一期投產、2016年四川安井成立且遼寧安井二期投產。公司于2016年提出“雙劍合璧、餐飲發力”的經營戰略,以火鍋料為主、面米為輔,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提升品牌知名度,實現快速成長。
第四階段(2017年至今)產品渠道全發力:2017年,公司在上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羽翼漸豐的安井食品不斷開拓市場。渠道上,2019年12月推出鎖鮮裝系列,進軍C端高端小包裝火鍋料。業務領域上,2021年公司提出“三路并進、全渠發力”的經營策略,通過“自產+貼牌+并購”大力發展菜肴類業務,利用自身產能、發揮規模優勢加速向預制菜等新品類拓展轉型。
1.2 管理層精心耕耘,策略有力引領公司成長
股權結構清晰,管理層持股深度綁定公司利益。公司控股股東為福建國力民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持有25%股權,章高路先生持有國力民生30.54%股權,為公司的實際控股人,股權結構整體清晰穩定。
公司高管團隊均為職業經理人且對公司均有持股,與公司利益深度綁定。
董事長劉鳴鳴持股4.19%,總經理張清苗持股2.31%,營銷副總黃清松和生產副總黃建聯分別持有公司0.78%、0.74%的股份。
管理團隊優秀且穩定,規范治理最大化發揮管理層才能。
早在2001年創立之初,公司便確立了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原則,堅持專業化分工、規范治理,對管理團隊充分放權,發揮管理團隊才能與創造力。
公司核心管理團隊優秀、經驗豐富,人員穩定,擁有清晰的產業思路,多次做出幫助公司快速成長的關鍵性決策。
2007年,避開競爭激烈的速凍面米,選擇專注速凍火鍋料制品,享受行業增長紅利;結合公司產品特點選擇小B餐飲渠道,積累充足資源;2013年主動打響價格戰,出清市場;較早進行全國化產能布局,領先打造規模優勢。公司核心管理層將公司發展當作自己最大事業,專業度、投入度是公司未來發展難以復制的優勢。
實施股權激勵計劃,進一步提升核心骨干積極性。
2019年11月,公司發布上市后首次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向董事、高管、中層管理人員及生產、技術、營銷骨干授予限制性股票。
解除限售考核目標為2019年營收不低于50.3億元、2019-2020年兩年累計營收不低于 107.8億元、2019-2021年三年累計營收不低于170.8億元。回首望,2019年公司實際營收達52.7億元,19-21年累計營收達215億元,超額完成考核目標,彰顯管理團隊執行力。
1.3 產品策略復盤:行業趨勢靈敏感知,另辟蹊徑避開激烈競爭
1.3.1 重點發力速凍火鍋料制品,順行業東風開啟快速發展
2007年,公司主營面米業務的無錫廠營收和凈利潤均高于主營火鍋料的廈門廠,但公司敏銳地感知到速凍魚糜制品、速凍肉制品等速凍火鍋料制品行業整體成熟度低于速凍面米制品,同時2003-2007年速凍魚糜制品行業發展迅速,因此將公司戰略重點調整為速凍火鍋料制品。
伴隨著大眾餐飲的繁榮,2008年至2015年間,傳統火鍋市場的零售額以15%的復合年增長率高速增長,下游需求擴容帶動上游的產能擴張。公司火鍋料制品發展迅猛,2007年火鍋料制品收入占比超70%,帶動業績快速增長。
速凍火鍋料行業進入穩定增長期,集中度有望持續提升。
根據華經產業研
伴隨外部環境的逐步向好,我們預計速凍火鍋料行業未來有望恢復至小雙位數穩健增長,2025年市場規模達到848億元,2022-2025年CAGR為13%。
目前公司火鍋料制品仍占比較高,2022年火鍋料制品占比52%,雖銷售收入增速略有放緩,但仍高于行業增速,我們認為主要系公司市占率的持續提升。
公司是國內速凍火鍋料的龍頭企業,市場份額占比為9%,前五家頭部企業的市場份額占比總和僅有20%,集中度不高,隨著稅收規范、環保監管、食品安全愈受重視,疊加原材料成本波動,行業進入洗牌期,中小企業出清,公司份額有望持續提升。
1.3.2 避開相對飽和的面米產品,另辟蹊徑瞄準發面點心
經過多年的市場競爭,速凍面米行業競爭格局基本成形。2006年,三全、思念、龍鳳、灣仔碼頭四家企業以合計超過52%的市場占有率居第一梯隊。
分產品來看,速凍面米產品中湯圓和水餃的集中度相對更高,2006年的CR4分別約為57%和67%。速凍面米行業已處于成熟階段,差異化創新成為新的增長點。
在品類選擇上,公司避開相對飽和的速凍面米熱門產品,瞄準潛力更大的發面點心,如2012年推出手抓餅、2015年推出紅糖饅頭,均成為公司大單品。
速凍面米呈現主食化發展趨勢,差異化創新為新增長點。
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21年我國速凍面米行業市場規模約為782億元,17-21年CAGR為6.06%。考慮速凍面米處于成熟期,增量邏輯主要來自傳統湯圓、水餃品類向饅頭、手抓餅等發面類產品升級。
公司在速凍面米板塊采取 “主食發力,主菜上市”的產品策略,瞄準主食類產品,利用爆品思維打造大單品。公司研發能力強,每年可推出一系列較為成功的新產品,如手抓餅、紅糖發糕、奶香饅頭、燒賣等,使得面米制品產品持續迭代,銷售收入保持平穩增長。
1.3.3提前布局預制菜賽道,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餐飲工業化趨勢下,預制菜行業消費持續升溫。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到4196億元,同比增長21%,2023年有望突破5000億元,伴隨滲透率提升,行業整體仍將保持較快增長。
中長期視角下,預制菜能有效提高餐飲企業上菜速度和翻臺率,伴隨餐飲連鎖化率提升及降本提效趨勢下,預制菜B端消費有望繼續擴張。而“宅經濟”的興起,C端渠道創新、消費場景創新和供應鏈創新或將是預制菜產業新的增長方向,預制菜C端市場同樣前景良好。
公司是速凍行業中較早布局預制菜的企業,搶占預制菜高地。2018年公司將菜肴制品單獨列入財務報表,2020年成立凍品先生,2022年5月成立安井小廚事業部。2021年8月公司收購新宏業,2022年收購新柳伍,按照“自產+并購+貼牌”策略布局規劃預制菜板塊。同年8月,洪湖安井預制菜肴生產基地開工奠基,設計產能10萬噸,通過自有產能布局進一步打造水產類預制菜競爭優勢。
貼牌-凍品先生:2020年,公司投資設立廈門安井凍品先生供應鏈有限公司, 2022年,公司收購其剩余30%股權,凍品先生成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凍品先生依照整合上游供應鏈發展模式,深化渠道建設,產品以“C端為主,BC兼顧”,不斷提高綜合競爭力。
2022年度,安井凍品先生供應商數量增長66%,培育了酸菜魚、藕盒等億級大單品,實現收入超5億元。2023年,公司將繼續聚焦酸菜魚打造爆品的同時,將推出烤魚等具備BC渠道屬性的菜肴新品,持續打造大單品。
自產-安井小廚:2022年,公司成立了“安井小廚”獨立事業部,通過現有廠房改造和新增產能,按照“B端為主,BC兼顧”模式自產調理類菜,第一年實現近2億的銷售規模,大單品小酥肉體量已過億。
2023年,公司在重點推廣拳頭產品小酥肉的同時,推出雞排、爆漿雞排、雞米花、雞塊、洋蔥圈等五大菜肴制品,持續豐富產品線。
并購-新宏業、新柳伍:公司水產類菜肴主要通過并購方式開展,以新宏業、新柳伍為例,充分利用到當地原料優勢和行業經驗。2023年,新宏業及新柳伍在繼續做精做強小龍蝦產業的同時,將著力布局其他水產類預制菜肴。
菜肴板塊高速增長,第二曲線初見成效。
公司預制菜肴業務堅持“三箭齊發”,通過多品牌運作快速搶占行業高地。此外,通過BC兼顧、全渠發力,公司在打造全場景、全區域和全渠道爆品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2年公司菜肴制品收入為30.24億元,同比+111.61%,2018-2022年CAGR為66.34%,占營業收入比重為24.83%,已成為公司第二大業務,第二增長曲線初見成效。
豐富的產品矩陣和多元的品牌體系使得公司迅速成為市場公認的預制菜頭部企業,2023年3月,公司獲得“胡潤中國預制菜生產企業百強榜”TOP10榮譽。
1.4 渠道策略復盤:結合優勢發力小B端,適時布局C端乘勢而上
發力小B端積累渠道資源,農村包圍城市實現突圍。
發展初期,考慮速凍魚糜制品應用場景多集中于小B餐飲業態,如麻辣燙、串串店、燒烤等,同時傳統商超渠道進入難度較高、難以掌握溢價權,且商超渠道存在具有強勢地位的三全、思念等企業,公司根據產品特點選擇在小B端發力,并且將渠道開發重心放在農貿市場,以被龍頭忽略的農貿市場為根基。
公司根據小B渠道分散性強、更看重性價比等特點,建立以“貼身支持”為核心的服務模式,積累了大量的小B渠道資源,實現了市場份額的提升;小B渠道費用少、現金流充足的特點也幫助公司獲得穩定的利潤。
升級產品鎖定C端,乘勢而上增強品牌影響力。
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累,公司在B端具有明顯的優勢、龍頭地位穩固,公司開始著手C端布局。通過推進產品高端化發力C端渠道,2018年推出“丸之尊”系列,2019年推出“鎖鮮裝”高端小包裝,“丸之尊”上市首年銷售額突破5000萬。
2020年,公司迅速抓住“居家消費”需求爆發的機遇,及時調整渠道策略、響應C端需求,加大對C端的投入力度,前期布局的C端產品乘勢而上,在渠道持續擴張的同時迅速搶占行業制高點。
中高端火鍋料鎖鮮裝系列已經在同行同類產品中取得了明顯的競爭優勢,且在高速度增長的同時保持較好的毛利水平。2022年,鎖鮮裝系列已實現收入超11億元。
1.5 價格策略復盤:靈活調整價格策略,平衡量價關系貢獻盈利空間
主動打響價格戰,出清市場搶占份額。2013年前后,速凍食品市場在經過近十年的高速增長后,增速放緩。同時,由于速凍食品行業進入壁壘不高,行業中存在大量中小企業。
2012年,全國各類速凍食品生產企業數量已增加至2,529家,行業逐步進入資本競爭和品牌競爭階段。公司在2013年主動打響價格戰,搶占市場份額。
公司2014年/2015年/2016年產品噸價同比-4.56%/-7.65%/-5.43%,銷量同比+30.24%/24.91%/23.71%。2013-2016年速凍火鍋料成本正處于下行期,公司毛利率整體穩定,通過價格戰公司成功出清市場、搶占市場份額,確立龍頭地位。
順應市場,量價齊升鞏固地位。
2017年后,原材料成本回歸上升趨勢,此時公司龍頭地位已經確立。公司及時調整價格策略,2017-2018年公司在競品公司提價后再提價,進一步占領市場份額,2018年公司銷量同比+33.38%。
為了應對原材料價格上升、保證盈利空間,公司于2018-2019年多次進行提價,提價主要以減少促銷方式實施,經銷商對提價準備充分、渠道接受度高。提價策略使公司營業收入增速回暖,2018年、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增速分別為22.25%、23.66%。
伴隨市占率提升和渠道能力強化,借著消費升級東風,公司策略愈發主動,通過產品升級完成提價。
2018-2022年公司產品噸價持續上升,2022年噸價為1.48萬元/噸;銷量增速穩定,2018-2022年CAGR為15.86%,實現量價齊升。
2.規模優勢+渠道勢能+成本管控,安井高效率構筑強壁壘
2.1 速凍行業盈利能力低,高效率為競爭關鍵
速凍行業競爭激烈,行業屬性決定低ROE。速凍食品行業ROE相對較低,主要是受行業凈利潤率低的影響,原因系:
1)行業偏制造屬性,定價多為成本加成,原材料占成本比例較高;
2)行業技術壁壘較低,存在許多中小企業,競爭激烈,影響盈利能力;
3)行業凈利率受商業模式影響,B端渠道客戶更關注價格、產品性價比問題,毛利低但費用率低,C端渠道品牌溢價較高,但高費用抵消部分高毛利。
速凍行業提高ROE的關鍵是提高周轉率,高效率為競爭關鍵。
規模優勢是高效率運行的關鍵,強成本控制能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2022年公司ROE為13.14%,高于同行業其他可比公司,主要系規模優勢支撐高效率運營,期間費用率持續降低,同時公司成本控制能力相對較強,形成牢固的競爭壁壘,凈利率持續提升。規模優勢的形成依賴產品、渠道、工廠建設等多因素綜合作用。
產品上,單品規模擴大意味著邊際成本降低,大單品策略是發揮規模效應的基礎;渠道上,覆蓋范圍廣、高效率的渠道網絡推動產品規模效應落地實現;工廠建設上,銷地產模式下,節約運費、提高市場反應速度、快速產生效益,進一步強化規模優勢;成本控制上,布局產業鏈上游,降低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提高盈利能力。
2.2 大單品策略運作成熟,“銷地產”模式助力全國化布局
強研發能力提高新品成功率,“戰略大單品”策略運作成熟。
公司按照“及時跟進、持續改進、適度創新”的新品研發理念,持續不斷推出適銷對路的新品,保證新品上市即有足夠的口碑效應。
在產品策略上,公司承繼了“大單品戰略”理念,將主要單品分為戰略單品和戰術單品,營銷資源傾斜到戰略單品上,堅持每年集中全部資源聚焦培養3-5個“戰略大單品”,戰略單品通常符合“全渠道通用、全區域適銷”標準,且具有冠軍相。
此外,公司根據各地區市場成熟程度和單品競爭態勢,將戰略大單品進一步劃分為“全國性戰略單品”和“區域性戰略單品”,分別實施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從而使得市場資源的投入更為精準有效。
2014-2016年H1公司大單品實現收入占公司總收入的 35%以上,大單品銷售增長對營收增長的貢獻達 50%左右。
大單品增長具有持續性,以點帶面成效顯著。
公司開發的新品不僅在開發當年實現收入,在之后年度內均持續帶動了銷售規模的增加。
2013年公司新開發速凍肉制品霞迷餃13-15年分別實現銷售收入0.58/1.94/2.13億元,新品霞迷餃不僅在開發當年實現收入,在之后年度更加有效的帶動了銷售規模的擴大。戰略大單品的持續增長也相應帶動了其他單品的快速增長,從而進一步推動公司銷售增長。
“銷地產”助力全國化擴張,公司供應鏈效率持續提升。
由于冷鏈運輸條件的限制且速凍食品貨值較低,速凍產品的銷售半徑較小,因此降低冷鏈物流費用是供應鏈效率提升的關鍵。
安井在行業內最早完成了全國范圍的科學布局,公司采用“銷地產”的模式,已在國內布局廈門安井、無錫安井、泰州安井、遼寧安井、四川安井、湖北安井、河南安井、廣東安井、山東安井、洪湖安井、新宏業及新柳伍,共計12大生產基地,進一步滲透華南、華中、東北、西南及西北市場,逐步實現公司全國市場的發展規劃。
全國化的布局有效的降低了公司的物流運輸成本,也進一步凸顯公司的運營效率。歷史來看,公司物流費用率呈持續下滑態勢,顯示其供應效率的不斷提升。
季節性消費旺盛,產能擴張為增長提供保障。
每年8月至次年2月為公司火鍋料制銷售費旺季。期間,公司受限產能不足,無法完全滿足市場需求,出現因產能不足而被迫放棄訂單的局面,制約公司進一步發展。
近年來安井產能擴張迅速,在全國主要銷售重要區域就地設廠,2022年產能94.39萬噸,13-22年產能CAGR達26%,2022 年公司產能利用率為 92.24%,主要系外部環境因素影響,多個基地生產連續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加之新宏業、新柳伍公司產品季節性較強,產能利用率低于公司傳統業務。隨著產能的進一步釋放,規模效應有望進一步顯現,我們預計安井的盈利能力仍有繼續提升的空間。
2.3 穩定優質的經銷商帶來強渠道勢能,BC雙輪驅動成效顯著
公司多年積累的優質經銷商資源,構筑極強的渠道壁壘。公司經銷商數量龐大,覆蓋范圍廣泛,為公司提供了強大的市場滲透力和銷售能力。
公司通過與眾多經銷商建立合作關系,有效地擴大了產品的覆蓋面,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并實現了銷售規模的快速增長。
公司以經銷商模式為主,采取BC兼顧渠道策略,渠道建設完備。
公司采取BC兼顧的渠道策略,速凍火鍋料制品和速凍菜肴制品的銷售中B端占比略多,客戶主要是小B端餐飲客戶;速凍面米制品的BC端銷售基本持平,我們預計目前B/C端渠道占比55%/45%。
分渠道來看,公司深耕經銷渠道,渠道收入占比始終在七成以上。特通直營方面,公司已與海底撈、彤德萊、永和大王等多家餐飲客戶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與良品鋪子等休閑食品客戶建立了合作關系;商超客戶主要包括大潤發、永輝、物美、沃爾瑪、華潤萬家、家樂福等連鎖大賣場;公司鞏固強化天貓、京東等電商渠道,并積極拓展與包括盒馬鮮生、鍋圈、叮咚買菜、京東超市、樸樸、美團買菜等新零售平臺的合作。
實施渠道精細化管理,帶來強勢渠道能力,是安井的核心競爭力。公司已建立了適合自身發展的“貼身支持”經銷模式:通過協助經銷商開發分銷商、銷售終端,打通銷售渠道的支持;通過協助經銷商召開各種訂貨會,增加渠道粘度的支持;通過戶外廣告宣傳或對經銷商門店進行生動化布置,提升品牌拉動銷售的支持;通過開展主題活動、有獎銷售等終端促銷活動增強與消費者間的互動,豐富營銷活動促進銷售的支持。此外,公司對主要銷售區域的經銷商均配備業務人員參與到產品的市場開拓、維護中,協助經銷商進行重點突破,經銷商忠誠度較高。
加強經銷商整合力度,優質經銷商持續增加。公司逐年加強對經銷商的整合力度,及時淘汰缺乏忠誠度和實力較小的經銷商,支持與公司保持穩定合作關系的經銷商做大做強,同時將部分銷售規模較小的經銷商客戶轉為二批經銷商,13-19年減少的經銷商平均年收入由12.3萬元增加至64.1萬元,扶持大商,要求標準逐年上升,因此與公司保持 4 年以上合作關系的經銷商數量不斷增加,經銷商質量得以不斷提升。
從經銷商收入規模來看,安井食品的單個經銷商規模遠超同行業水平。公司憑借對經銷商的強服務和管理,培育出一批高忠誠度、粘性強、執行效率高的大型合作伙伴,能夠長期穩定合作的經銷商,具有資源豐富、粘性強的特點,進一步鞏固了安井食品在渠道方面的競爭優勢。
2.4 穩定的原料供應保障價格穩定性,調節結構+價格調整穩定公司盈利能力
原材料成本占比高,原材料漲價前期會壓制公司盈利能力。
2022年,公司直接材料占成本比重超過80%。公司主要原材料為魚糜、雞肉、鮮蝦、粉類,2022年分別占比18%/13%/12%/10%,由于原材料成本占比較高,因此原材料價格波動前期將顯著影響公司盈利能力。
成本上漲情況下,公司一方面會調節產品結構,例如19年豬瘟發生后,公司減少豬肉使用占比,提高雞肉使用量,2019年豬肉采購成本同比下降83.87%,削弱豬肉價格對公司成本的影響。另一方面,公司會適當漲價以平滑成本對于利潤端的影響,因此長期看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收購新宏業+新柳伍,穩定的原料供應保障價格穩定性。
公司采購的魚糜分為海水魚糜和淡水魚糜。近年來,根據魚糜原料價格走勢及公司產品結構需要,公司淡水魚糜和海水魚糜的用量整體呈均衡態勢。隨著海洋魚糜資源的減少及捕撈成本的上升,公司持續布局淡水魚糜產業,保障了穩定的原料供應。
2021年4月,公司投資設立了湖北安潤食品有限公司,2018年1月受讓新宏業19%股權,2021年8月持股擴至90%,此外,2022年9月公司收購新柳伍70%股權。
目前,新宏業、新柳伍、湖北安潤三家公司均為安井供應淡水魚糜,穩定的原料供應保障了價格的穩定性,公司魚糜采購單價波動小于行業整體。
3.股價復盤與盈利預測
3.1 股價復盤
價值發現期:
1)2017年A股市場進入價值定價期,17年上市初受制于產能,業績增幅較低,估值承壓;
2)18-19年,速凍行業餐飲需求增長加速,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公司產能釋放,全國化進程穩步推進,公司業績加速增長,成長性邏輯被證實,18熊市壓制,19年估值抬升。
分歧調整期:終端消費疲軟,成本攀升,利潤率下滑、業績承壓,高增長難以維系,估值回調;但公司積極提價等措施,又為估值帶來一定支撐。
2022年6月以來,疫后需求復蘇,原材料成本下降,主業火鍋料表現改善,預制菜業務思路清晰,凍品先生、安井小廚、并購三線推進,業務快速成長,估值回升。
3.2 盈利預測
我們預計:
1)伴隨火鍋料行業的穩健增長以及公司市占率的持續提升,速凍火鍋料收入端實現雙位數增長。隨著小包裝化率的提升以及中高端新品滲透率的不斷提升,速凍火鍋料毛利率持續上行。
2)預制菜行業景氣度高,隨著預制菜肴滲透率的提升,公司凍品先生、安井小廚及新宏業新柳伍實現快速增長。
3)伴隨新建產能的逐步投產,公司產銷量有望穩步上行,產能利用率保持較高水平,帶來收入的持續增長。
我們預計公司23-25年實現營收160.83/201.81/252.09億元,同比+32%/25%/25%,實現歸母凈利潤14.86/18.69/23.23億元,同比+35%/26%/24%,EPS分別為5.07/6.37/7.92元/股。
我們選取千味央廚、立高食品、三全食品、味知香四家同屬速凍行業的上市公司作為可比公司。
4.風險提示
食品安全與質量風險:采購、生產及流通環節可能存在一定食品安全風險,食品原料如魚糜、肉類、粉類及其他輔料等,企業層面無法完全管控;冷鏈儲運和終端銷售等工廠之外的流通環節溫度波動導致食品安全問題也無法完全杜絕;還有行業中間產品標準缺失及上下游行業標準不統一也會導致食品安全監管問題。
原材料上漲風險:近年來,肉類、粉類、分離蛋白、油脂類、包材類成本上漲,單位產品運費增加,員工工資剛性上漲等導致企業經營成本不斷增加,雖然公司通過一系列的增效措施控制了成本上升,但無法完全抵消通脹給企業效益帶來的壓力。
餐飲恢復不及預期: 目前雖然外部不利因素逐步消除,但由此對餐飲業帶來的經營壓力與餐飲消費市場需求收縮同時存在,餐飲業經營困難和挑戰依然存在,是否能夠完全復蘇尚不確定,對公司下游餐飲行業形成了挑戰。
——————————————————
報告屬于原作者,僅供學習!如有侵權,請私信刪除,謝謝!
報告來自【遠瞻智庫】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