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為新開的火鍋食材店想些賣點嗎?
逛了一家火鍋食材店,發現了11個問題
周末想在家吃個火鍋,于是逛了一家火鍋食材店。
這家店還是第一次去,消費體驗一點兒也不好。
進店剛環顧了一圈就想走,但是想著還帶著孩子,換地方太折騰,來都來了,就在這兒采購吧。
晚上吃火鍋的過程中,和家人聊到了這件事,邊吃邊聊竟然總結出11條存在的問題。雖然大多數都是很小的問題,但確實很影響體驗。
下面一一說一下,我們一起來吃他人的塹,長自己的智。
1.沒有購物筐。作為一個一次性肯定要購買很多種東西的火鍋食材店,居然不提供購物筐。這家店是我先拿,老板用手接,然后拿不住了就送到前臺再回來幫我拿。這樣必然大大影響客單價。至少應該在顯眼位置放置兩處購物筐,讓顧客自己取用。
2.老板過于熱情。購物過程中,老板一直緊跟著顧客,總想介紹他們的產品,給人感覺比較不舒服。我就喜歡自己一個人慢慢選。總有一個人在旁邊盯著,挺不得勁兒的。老板的熱情應該適度,給顧客自己逛的空間。
3.沒有價簽。作為一個連鎖的品牌超市,這個就很不專業了。沒有價簽,我怎么知道這些東西是不是坑爹價?大多數人還沒到超市自由的地步吧?那你難道讓人一個一個問?
4.蘸料太少且偏貴。最便宜的5元一袋。幾個口味買下來,居然比火鍋店收的調料費都貴多了。應該備一些小份裝的蘸料,3元一份的那種,顧客買著方便,感覺性價比高,各種口味也能都嘗一嘗。
5.結賬單不主動提供給顧客。我認為,不管是蔬菜店、超市還是燒烤店,都應該在顧客結完賬后,及時、主動地把單子打出來,交到顧客手上。遇到不要的顧客,直接拿回來就好了,但切不可省了這一步驟。不是誰都好意思主動問你要單子的,但是沒有單子心里總覺得不穩妥。
6.缺引流款。借鑒某些菜市場搞特價菜的特價款,那他就會來,這就是引流;只要進了店,像火鍋食材這種東西,往往一買就是一堆,還用愁盈利?
講完了這些小問題,再簡單說說選品和布局。
7.進門最顯眼位置居然是一大片飲料,右側是底料和蘸料,白白浪費了一大片最搶眼的空間。這兩類都不應該放在這么重要的位置,直接影響顧客購買欲望。試想,顧客一進門只看到一大堆飲料,找了半天也沒看到最想要的涮品,是不是就會覺得很不專業,想扭頭就走?
8.涮鍋類小玩意太少,且放在最里邊的角落里,而且用的是類似冰箱的那種制冷柜,有門,顧客取貨很不方便。品類也太少,根本沒啥可選的。建議深入研究下,當地人吃火鍋到底喜歡涮什么。
9.丸子居然用了超大兩個冰柜,占用大塊地方。我覺得,這也不是盈利款,顧客也沒多大興趣,用那么大地方放這個屬實不妥。
10.總體上品類偏少,感覺沒啥可買的,貨品上還需要豐富一些,多上架一些當地人喜歡吃的食材。
11.整體布局不太合理。還有很大改進空間,可以參考鍋圈食匯某些店面的布局。
其實講了這么多,最重要的是,店家一定要有要有消費者思維,明白消費者心理。然后才能有的放矢,提升消費體驗。
這些年實體店生存空間本來就被互聯網大幅擠壓,存活不易。更何況沒完沒了的
火鍋食材店還有兩個其他實體店所不具有的優勢:
第一個是這個品類屬于生鮮類,在網店購買往往有食材變質的擔心,而且涮鍋的各類小玩意非常適合現場邊逛邊買;
這一點就要求店家必須絞盡腦汁用盡一切辦法提升消費者到店體驗。
是一個例子。
這一點要求店家思考如何進一步提供優質的食材和種類,瞄準消費者各種聚餐場景,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改進了以上這11點,可能會極大提升銷售額,起碼存活下去的概率會大一點;否則,這家新開業的火鍋食材店,前途堪憂啊!
朋友們可以MARK一下,3個月后再來看,看這家店還在不在。
今天是我連續跑步的第139天,連續寫作的第98天。
堅持雙“日更”300天,斷更發紅包1000元。歡迎大家每天圍觀監督。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