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輪漲價壓迫,火鍋店食材成本管控怎么做?
原料漲價,是火鍋人無法避免的痛:
從去年下半年起,部分火鍋食材、食用油、鹽、醋、醬油等企業,如安井、三全、金龍魚、李錦記、恒順醋業、廣州鹽業等紛紛漲價,漲幅在3%~10%不等;“餐飲供應鏈第一股”千味央廚也宣布,對部分速凍米面制品進行2%-10%的價格上調。
另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1月,除豬肉、蛋類價格有明顯下降外,牛肉、羊肉、鮮菜、水產、鮮果等,較上個月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盡管各原料漲價如斯,很多火鍋老板仍表示,不敢漲價:
“我們店的顧客通常都是附近的打工族和社區居民,他們對價格很敏感,一旦上漲,客流量肯定下滑,到時候,這點薄利都沒了。”
面對無法掌控的價格變動,如何主動改變,削弱原料上漲帶來的不利影響?看看餐鏈能從哪些方面幫助中小餐企。
01 通過挑選優質供應商降低食材價格波動影響
火鍋店的食材多種多樣,任何食材價格波動都會給餐廳收益帶來影響,因此找到穩定的、實惠的、誠信的供應商尤為重要。
但是如何考察自己目前這個供應商?要找新的供應商,又該往何處找?
餐鏈系統可以對供應商的資質進行審核,考察供應商的送貨合格率和按時到達率,通過數據考核可以甄別優質供應商,與其以某一價格或某一價格區間簽訂長期供貨協議,如此一來,火鍋店能鎖住風險,抵消掉短期的價格波動,而且供應商也不愁沒有銷路,對雙方都有好處。
除此之外,餐鏈平臺入駐了3萬余家經過自制驗證的供應商,每天食材價格公開透明,從而幫助老板把控貨源,采購更加放心。

某時尚小火鍋品牌,旗下門店眾多分布各大城市,供應商眾多,沒有具體的數據可以判斷哪些是優秀的供應商;火鍋涉及的生鮮較多,供應商隨意送貨,餐廳照單全收,造成浪費。
2017年5月份選擇與餐鏈合作后,根據數據分析情況進行一輪采購流程調整優化,接入餐鏈系統后,甄選出優秀的供應商集中采購,規定原材料規格和名稱統一采購形成價格優勢、通過設置最高稱重量避免食材多送導致浪費,一年核算下來省下幾十萬凈利潤。
02 通過嚴控驗收環節卡住采購整體成本
火鍋食材主要以生鮮、凍品和一些加工好的半成品為主,菜品相對固定而且簡單,沒有其他菜系復雜的搭配和加工流程,因此嚴格把控驗收環節,保證食材的出成率,就能夠為餐廳節約巨大的成本。
然而有些管理意識薄弱的餐廳不重視收貨環節,供應商送來貨看一眼隨手一稱就簽收入庫,有些甚至連看都不看,直接讓供應商把貨放門口,直接略過收貨環節。如此一來,餐廳利潤就會白白從驗收的缺口流走。

比如門店采購10斤凍蝦,如果按出成率100%計算,餐廳本可以出25份蝦類菜品。
但有些不合格的供應商會在貨品里加冰,實際上蝦的重量只有8斤,出成率降到80%,餐廳最后只能出20份蝦。
相當于餐廳花錢買冰,還白白被偷走了5份蝦的利潤。
餐鏈系統在驗收環節設立嚴格的收貨標準,員工收貨時,必須拆箱拆袋,過秤、拍照,監控溯查貨品質量,此外,系統會自動將數量、品種、價格、規格、收貨人、時間、現場照片等數據實時上傳到系統中,確保食材收貨穩定。
這樣一來,采購人員可以通過餐鏈系統向供應商提出要求,比如送來的凍蝦出成率必須控制在95%以上,否則不予驗收;另外,驗收人員可以通過餐鏈智能電子秤設置不允許超收,或收貨重量浮動范圍,避免食材浪費。
驗收是食材進入廚房和倉庫的第一道關卡,而餐鏈通過嚴格把控驗收環節,將餐廳的整體成本卡住。

03 通過成本精細化管理提高毛利
火鍋企業一般都會租用專門的冷庫作為自己的總倉來保存食材,做好倉庫管理提高庫存周轉率,可減少食材的損耗和資金的占用。
曾有火鍋老板抱怨,由于倉庫人員沒有做好批次管理,店員在取用蝦滑時,把最新采購的蝦滑用掉了,而更早采購的蝦滑卻一直積壓在倉庫,月末做盤點的時候才發現,最早采購的蝦滑已經變質不能上桌了。后來經過核算,原材料浪費+冷庫租金+電費,損失上萬元。

餐鏈智能倉庫能做到精確盤點,只要有過采購記錄,盤點時系統一定會提示工作人員盤到,否則不能提交盤點結果,這樣就防止了誤盤、漏盤現象的發生。
而且,餐鏈智能倉庫的食材出庫以先進先出為原則,確保先加工先使用,同時嚴格按照保質期進行排序,如此可大幅提升火鍋食材的庫存周轉率。

另外,成本卡的設置對于餐廳的成本精細化管理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導入成本卡后系統可自動完成庫存扣減,自動生成損益報表,假若系統顯示菜品實際成本比理論成本高,餐廳負責人可通過系統檢查是具體是哪項操作出現了問題:
- 比如食材驗收時是否超收;
- 比如砧板師傅在對食材進行粗細加工時,是否浪費嚴重導致食材出成率低;
- 比如配菜人員是否在配菜時多投入了用量;
- 比如食材在保存的過程中是否出現變質,造成損失,等等。
避免其中的一個問題,都能為餐廳減小一大波損失。比如分析毛肚成本時,本來餐廳每月標準耗用量是1000斤,但由于冷凍時間過長,毛肚質量降低致使出成率降低,實際用量達到了1050斤。如果餐廳在明確原因后做好毛肚的倉庫管理確保出成率,假設毛肚進價40元/斤,餐廳每月可省下將近40x(1050-1000)=2000元成本,一年就是24000元。

在食材價格上漲的當下,餐廳還可以進一步做成本的精細化管理,通過分析菜品的毛利來精簡SKU,把點單率低、毛利低的菜品優先砍掉,其余菜品做優化調整:
- 點單率高、毛利高的打造成爆品,門店招牌;
- 點單率高、毛利低的做成引流品,拓展新客;
- 點單率低、毛利高的做成促銷品,提升銷量。
如此,不僅能加快資金流動,還能將食材價值最大化,使成本進一步降低,提高毛利。

04 小結
身在流血漂櫓的餐飲行業里,不重視供應鏈管理的企業就相當于裸奔,如果沒有對食材端的把控,注定在這場混戰中“陪跑”。
餐鏈作為餐飲供應鏈綜合服務商,一直在積極探索能為餐飲行業降本增效的解決方案。目前,使用餐鏈的客戶平均毛利提升1.5%以上,采購成本下降3-8%。
餐鏈產品的構建與推廣,將進一步為餐飲行業賦能。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