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推蓋澆飯和小吃新品牌,或許將搶占小生意市場
海底撈近日又有了新動作。有消息稱,海底撈新推出了“飯飯林”和“秦小賢”兩個新品牌。9月22日,海底撈回應新京報記者稱,“飯飯林”與“秦小賢”均為內部員工嘗試的創業項目,主打蓋澆飯和陜西風味小吃,目前處在探索階段。
結合今年的大環境,業內分析稱,今年是大品牌千載難逢的擴張機會,行業巨頭不僅多品牌布局,切換賽道搶奪高頻小生意,也開始“撿漏”,并購或收購一些運營陷入困境的連鎖餐飲品牌。
兩個新品牌均為內部員工創業項目
繼海底撈旗下公司相繼推出“十八汆”“撈派有面兒”“佰麩私房面”等新品牌后,近日有消息稱,海底撈在北京知春路附近新開了兩家新品牌店“飯飯林”和“秦小賢”,一個主打快餐,一個主打米線,9月20日開始試營業。
新京報記者在天眼查app查詢發現,該兩個品牌為海底撈旗下百分百控股孫公司——北京十八汆餐飲公司的申請商標。申請日期均在今年8月4日,目前都處于等待實質審核階段。“飯飯林”為方便食品類別,“秦小賢”則主打餐飲住宿、食品等。
新京報記者同時注意到,大眾點評關于這兩家新店的信息顯示,“飯飯林”為快餐簡餐,而“秦小賢”則標注的是甜品,均位于知春路附近,但未顯示營業狀態。
9月22日,海底撈回應新京報記者稱,“飯飯林”與“秦小賢”均為內部員工嘗試的創業項目,目前處在探索階段。“飯飯林”經營川味蓋澆飯,“秦小賢”經營陜西風味小吃。“公司在鼓勵內部創業的同時,也注重多元人才培養。”海底撈系統內部人士表示,這兩家新品牌的店均暫未營業。
今年8月,海底撈創始人之一施永宏在2020中國連鎖餐飲峰會上透露了品牌打造團隊將更加年輕化的理念。他表示,海底撈從創立到現在已經有近30年,已經不是一個年輕的品牌,雖然海底撈在不斷加快發展,但還是能感受到來自同行以及其他行業領域的挑戰。未來,海底撈要不斷迎合市場和消費需求的變化,更年輕、更貼近市場的團隊將是幫助海底撈應對未來發展的核心。
多品牌布局搶奪高頻小生意
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餐飲行業遭遇“黑天鵝”,火鍋巨頭海底撈更是成為13家國內上市餐企中虧損最多的企業。據上半年財報,海底撈上半年營收比減少16.5%至97.6億元,凈虧9.64億元。
不過,海底撈在擴張之路上并未停步。今年上半年,海底撈新開了173家門店,大約每1.05天就有1家新店開業。另一方面,海底撈還通過推出新品牌、收購等方式進行多品牌布局。
在新推品牌方面,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海底撈旗下子公司新派餐飲已相繼推出主打炸醬面的“十八汆”(北京),以售價2.99元涼面為噱頭的“撈派有面兒”(成都),以及鄭州的“佰麩私房面”,西安的“新秦派面館”。
與此同時,海底撈也開啟收購、并購之路。9月4日,海底撈發布公告稱,百分百控股子公司四川新派收購上海澍海80%的股權,成交價為1.2億元,收購重組將在今年11月30日完成。公開資料顯示,上海澍海在北京、上海、杭州以“漢舍中國菜”品牌經營9家中餐廳,人均價格約為180元,主打果木烤鴨、蔥油雞等菜品。
9月4日海底撈還公布了另一樁海外餐飲收購案。海底撈旗下全資子公司Haidilao Singapore以304萬美元收購80%的HN&T Holdings已發行及發行在外普通股。HN&T Holdings在紐約持有兩家餐廳,提供輕食、飲料及酒水等。
業內分析稱,今年是大品牌千載難逢的擴張機會。疫情讓成千上萬的小企業小門店倒閉,給市場留下了巨大的空位。行業巨頭加緊調轉槍頭,切換賽道,不僅搶奪高頻小生意,也開始“撿漏”,并購或收購一些運營陷入困境的連鎖餐飲品牌,由此加速擴張節奏。
點擊圖片或掃一掃,進小鯨鋪子逛逛~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