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值得關注的十個餐飲外賣品牌
在餐飲行業止跌回暖的大背景下,餐飲O2O、轉型升級、“互聯網+”深刻影響和改變著傳統餐飲業。2016年對于互聯網餐飲業,注定又是非同尋常的365天,沒有硝煙的殘酷競爭,分分鐘就可能將藍海血染為紅海的迅猛態勢。隨著資本的收緊和補貼的下降,“冷靜”下來的互聯網餐飲面臨的挑戰將會越來越大。
互聯網餐飲的概念起源于2012年,一時期以黃太吉為代表的一批互聯網人跨界餐飲業,憑借品牌營銷和顧客互動及玩法的一系列創新,成為一股快速崛起的餐飲新勢力,形成以黃太吉、西少爺、伏牛堂等品牌為代表的“互聯網餐飲模式”。盡管爭議不斷,但他們興起對于行業的最大意義在于從不同途徑和視角引領了一定的潮流,加速了中國餐飲的進化。
本篇主要聚焦過去一年新起來十個不同品類、不同運營模式的互聯網餐飲外賣品牌,作為后續的進入者,如果不能做出差異化的好產品,想要生存和發展的難度比之前要更難。餐飲是一項長跑項目,不僅講究速度,更要求體力和耐力。新一輪競爭周期考驗的是內功,競爭緯度從團隊、產品、營銷各點提升到頂層設計、運營系統全層面。望能這十個各具特點的品牌為正在或者想要踏入這個行業的你帶來一些啟迪和思考。
Top1:主打特定消費場景的“淘汰郎小火鍋”
“淘汰郎”成立于2015年3月,以自制秘方火鍋系列為主打產品,目前覆蓋北京、上海。 它打破火鍋傳統堂食銷售模式,運用線上銷售加線下零售門店和社區超市銷售,將火鍋打造成為了60分鐘內隨叫隨到的小火鍋“快餐”。分別于2015年9月和2016年1月完成天使、per-a輪投資。品牌于2015年7月加入餓了么、百度外賣、美團外賣訂餐平臺,月售上萬單。在火鍋外送領域穩居第一名。
基于O2O的火鍋外賣已經不新鮮,但為什么淘汰郎一出現,就立即形成現象級效應?目前來看,淘汰郎模式基于這么一個對火鍋消費趨勢的判斷:傳統火鍋正在因為交流方式的改變,而裂變為更加多元、更加細分的消費場景,比如從戶外走向室內,從圍桌走向吧臺式,從熱鬧走向情調等等。淘汰郎正是從中抓取了一個特定的消費場景,從而黏住此場景偏好或場景需要的受眾人群。這是什么樣的場景呢?當你忙碌了一天,你想犒賞一下自己,但又不想下廚,也不將就于草草的一頓快餐,你只想好好地在家享受一頓,在一人或二人世界里享受美味,大快朵頤的同時,充滿雅致的情味。有這種場景需求的人不在少數,尤其是那些在外打拼的年輕人。基于這個場景需求,淘汰郎量身打造了有特色的小火鍋模式。
通過抓取場景,再由此定位用戶群體,然后進行精準營銷,大打精致情感牌,這也許就是淘汰郎短期內迅速崛起的原因。
Top2:海底撈在快餐領域布局的“U鼎冒菜”
U鼎冒菜是海底撈旗下的第一副牌,在多數行業人眼中它至少有如下四個特征:其一,做冒菜、只做冒菜;其二,互聯網化程度高;其三,外賣與堂食并重;其四,它的大哥叫海底撈……
冒菜極易標準化,而海底撈其品牌定位和成本體系都十分具有競爭力。U鼎提倡去收銀臺的互聯網化改進,主打小店模式,并通過選址深度布局外賣市場,這也是未來中式快餐的發展趨勢。過去,傳統的中式快餐品牌未在品類細分上下足功夫,但從U鼎冒菜身上我們不難看出,中式快餐品牌同樣可以成為品類的代名詞,米飯和面條之外的中式快餐品牌,將在未來屬于中式餐飲創新的主流,占據一席之地。
U鼎冒菜的行業定位邏輯基于其管理團隊對于中式快餐變革的認知:小店、互聯網化、重度垂直。U鼎目前的主要布局仍在一線城市,其核心強調的是“快餐+健康”的就餐理念,未來,U鼎仍將不斷改進其互聯網化手段,并通過選址深度布局外賣市場。U鼎冒菜等依靠中餐特色單品切入一個快餐品類,這種重度垂直的品類細分快餐品牌未來將成為中式快餐創新發展的一股風潮,而對于整個快餐業而言,主打小店模式,互聯網化改進體驗和效率,深度布局外賣市場,則是真正的大勢所趨。
Top3: 打造三網融合系統的“笨熊造飯”
笨熊造飯成立于2014年,于2015 年3月拿到1000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短短三個月之后又獲錦江國際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發展十分迅速。作為一個外賣品牌,笨熊造飯主打的是無店鋪的中央廚房餐飲。
笨熊造飯有自己的產品研發數據小組,以數據為導向,找到美團每天銷量前10款菜品,餓了么銷量最高的前50款菜品,雖為小店卻能做到單款一天200單的產品進行研發生產。笨熊造飯的SKU只有6款基本款、涵蓋30個產品,因為中央廚房的大型機械架構,是按照原有菜品進行標準化精確設計的,而只要把這十幾款菜品細心打磨,就能聚攏很大一部分客戶,產品精簡化有助于打造爆款,提高競爭力。笨熊造飯在推廣上實施獨特的“圈樓計劃”:不會像以往一樣覆蓋三公里的配送范圍,而是選擇一棟樓進行定向開發,保證這一棟樓的服務、產品、配送時間。通過這樣一個入口,打進企業內部,形成對品牌的認知度。
從模式上來說,笨熊造飯希望通過移動互聯網的技術,打造一個三網融合的系統,即生產網+銷售網+配送網。笨熊造飯的業務流程是:生產研發在中央廚房完成,然后由第三方物流系統配送到各個加工配送點,最后由自建物流團隊在一小時內送達終端消費者手中。
Top4: 自定義外賣行業操作系統的“優糧生活”
優糧生活在2015年的半年時間里從 1 家店擴展到 45家店,主做大眾家常菜的純外賣餐飲。
提及外賣,尤其是中餐外賣,用戶直接的印象大多是平價、不標準化以及不安全等。優糧生活遵循總部研發菜品,制定產品標準,由中央廚房進行定量切配半成品及配置調料包后,運送到各分店進一步加工并售出的模式。同時,給各分店供應設計制造的包裝、宣傳品及生產工具。并用自身研發的系統將各店的生產流程進行管理上的協助和把控,最終生產出來的質量統一的菜品。通過標準化的作業流程及工具,提升整個產業鏈條的效率。這樣做可以提升產業的效率,保障了品質,同時也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益。
在擴展分店方面,優糧生活放棄了傳統的加盟商路線,而是選擇動員目前市場上已有的餐館讓他們在生意閑時成為優糧外賣的代工點,部分地方放棄原有生意全部投入優糧外賣的代工業務。對于代工點而言,它們每天午餐盒晚餐時段很忙,但在其它時間卻比較清閑,那么在優糧ERP信息系統指導下,它們就可以通過為優糧生產盒飯而增加收入。據悉,目前在北京市已經有45家既有餐館成為了優糧生活的代工點,而今年優糧也計劃將北京市的代工點數量擴大,并進一步進軍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
Top5:從紅海中殺出重圍的”夾克的蝦“
4小時閃募600萬元,8個月實現1400萬營收,這個數字是夾克的蝦外賣實現的。然而,在夾克的蝦背后,夾克廚房畫出了更大的版圖。
2015年,小龍蝦O2O領域異常熱鬧,10萬創業者爭著站上風口,結果,死了一堆,剩下而又形成一定體量的少之又少。夾克的蝦就是從紅海中殺出重圍的佼佼者。憑借小龍蝦搶占市場,但夾克的蝦僅是夾克廚房的一個子品牌,專注于做麻辣海鮮。更重要的是,圍繞夾克廚房,夾克團隊打造出四個不同定位的子品牌,包括夾克的蝦(麻辣海鮮)、夾克廚房外賣(高品質簡餐)、蝦泡澡(火鍋)以及鹵阿鹵(休閑食品)。前兩者主要是通過O2O實現品牌落地,后兩者主要是以標品形式,通過電商渠道實現跨區域銷售。
夾克的蝦掌握了優秀餐飲O2O的一些核心特點:
1,關于產品:SKU單一,標準化程度高,夾克的蝦目前只有9個SKU,主要是7款外賣熟食和2款休閑零食。2,關于供應鏈:自營中央廚房,接單到配送,自主研發SaaS平臺;3,關于配送:自營配送,多出的量開放給第三方配送。4,關于流量:訂單渠道簡單易用,用戶通過電話,WEB和微信,全部導入到數據后臺,統一調配;5,關于模式:2C和2B均可,提高平均客單價;6,關于客單價:夾克的蝦目前平均每單價超過300元,在O2O快消類平臺中屬于較高水平。
Top6:一夜爆紅的“甜心搖滾沙拉”
這款自稱最有逼格的甜心搖滾沙拉,秉承著矯情事兒B的精神打造極致產品,在沙拉的打造上也是采用進口的水果蔬菜,立志為更多的吃貨和繁忙的都市白領打造“矯情”的健康精致生活,由上可見他們在產品宣傳上一慣耳目一新的詞語很是吸引年輕人,這使得他們迅速在競爭激烈的飲食圈站穩了腳跟。
甜心搖滾沙拉從一開始就采用了肌肉猛男與健康飲食的結合方式,從快遞員到服務員均為擁有迷人腹肌的猛男,推崇好吃不發胖,越吃越瘦,越健康,滿足口味與身材的雙重選擇。這使得產品縱向生長,在產業細分化的今天擁有了自己的專屬頭銜。
如果甜心搖滾沙拉早期的努力奠定了沙拉在北京人民心中的地位,那么斯巴達送餐無疑打開了全國市場,事件由一場普通的線下活動升級為新聞,又由于引起大量媒體的討論引起又一波輿論熱潮,而真正讓甜心受寵若驚的大概就是輿論的討論,因為這樣使得觀眾的視線從男模成功轉移到沙拉本身,并開始了解沙拉本身宣傳健康,肌肉與沙拉結合的理念。
Top7:將湖南米粉定義簡餐主義的“芙蘭湘”
“芙蘭湘”是三個90后組成的團隊在北京創立的一個以湖南米粉為主打產品的外賣品牌,主打“米粉”切入市場,通過全外賣的經營模式輕巧上陣,吸引了一部分忠實的年輕女性人群。團隊定義“米粉”是一種特別適合通過外賣方式銷售的“簡餐“,滿足都市白領人群、尤其是以白領女性用戶為主的消費人群的工作餐需求。
越來越多的年輕上班族在飲食方式上逐漸奉行“簡餐主義”:所謂“簡餐主義”就是簡單有效的快速解決飲食問題,這幾年開始流行起來的沙拉、代餐一類產品也屬于簡餐范疇。芙蘭湘主打的“米粉”:分量不多但精致可口,簡易、不用花太多時間就能吃飽,與簡餐理念很吻合。且米粉澆頭可任性搭配,易于不斷的推出新口味滿足市場需求。
此外團隊選擇米粉品類,或許是基于以下兩個原因:一來米粉是南方人的一種主食,很有市場,在細分領域僅在湖南貴州等地有地域性品牌,全國仍無知名品牌出現,有一定市場空間;二是米粉這一產品制作工序適合標準化,其產品準備工作主要在前期,粉的底湯需要提前十小時熬制,但在正真出品的環節,從煮粉到出餐,全部過程可控制在30秒以內,具備了標準化操作的可能性。
Top8:“夜戰”餐飲的夜行俠“拼豆夜宵“
自建物流配送,自建中央廚房,主打宵夜市場,5環以內40分鐘必到。這就是拼豆夜宵的差異化打法。
拼豆初期的成功完全在于當時這個時間段毫無競爭壓力,所以李哲首先想到的便是擴張產能、拓展用戶、構建壁壘。于是,從早期開始拼豆夜宵便有了中央廚房+配送點+自持外賣的供應鏈邏輯。目前,拼豆大部分產品都不是自己生產的而是由第三方供給的準成品、成品或者凈菜,由自持的中央廚房經過加工后配送到城市中的配送點。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拼豆夜宵自主開發的“夜行俠”系統,這一系統被看作是拼豆夜宵整個模式的支柱。鏈接了供應鏈、廚房、配送點、配送員,實現了庫存統計、訂單流轉、配送線路優化功能。這一系統可以說是拼豆夜宵高效率運轉背后的核心競爭力。
拼豆在不斷完善供應鏈、出品的前提下最重要的工作便是豐富品牌內涵,從僅讓消費者在夜里填飽肚子到最終成為那些夜貓子夜間的陪伴者。但顯然,拼豆夜宵將成為一個更有溫度的外賣品牌。
Top9:借名廚借場地玩轉”大師之味“
碎片化時代,人人都在談“資源整合”。2015年上線的“大師之味”,將一批“五星級酒店大廚”整合起來,推出了39元的“五星級外賣”。這種不雇廚師不租商鋪,“借”出來高端產品的模式,迅速拿到了天使輪投資。大師之味作為純外賣品牌在成本上做了大膽的精簡:
1、借人:名廚簽約制,只承擔“有效成本”
大師之味的精髓在于所有菜品都是由五星級酒店的頂級名廚研發,雖不需要親自操作,但關鍵環節一定是由他們本人把控,比如料汁。
目前“大師之味”采取的是“簽約分成”合作模式。名廚所研發菜品銷量高所獲分成就高,銷量低分成就低,直至下架沒有分成。
2、借地:高逼格廚房閑置為己用
對于純外賣餐飲來說,大一些的中央廚房比門臉更實用。然而“大師之味”連中央廚房還是用“借”的。下一步他們還打算去和海底撈、麥當勞等大型餐飲企業談合作,利用他們的中央廚房進行加工。租借餐廳、酒店后廚的閑置時間是個雙贏策略,可以使房租成本降到最低,如此一來消費者低價吃出高端品質也就不是什么難事。
3、產能不是問題,配送才是
產品夠好,配送也要跟上才行,這才是目前大師之味團隊面臨的最大問題。為了保證送出去的餐到客人手里還熱乎,他們需要多個分餐點用來保溫。
這些分餐點不需要像中央廚房有如此高的規格,一般咖啡廳其實也可以辦到。分餐點就像是各個分店,訂單可提前按照區域劃分,再送至分餐點加熱,最后由分餐點出餐最快送至目的地。
Top10: 烘培細分垂直領域的”香送烘培外賣“
“香送”品牌2015年5月份在北京創立,這家專注于自有品牌的烘焙外賣品牌,上線5個月時,日均訂單量就已突破10000單,復購率更是高達30%以上。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里,研發產品一千余款,至今已完成北京5環地區全覆蓋,成為眾多品牌企業合作商。
“線上下單,一小時配送。”是香送所推崇的消費理念。現代人都比較“懶”,很少有人會在天氣惡劣時為了買面包特意出門,或是為了吃早餐早起去店里排隊,理念的創新可以給人們帶來完全不一樣的消費體驗。餐飲行業里的細分垂直領域眾多,相較于快餐市場,烘焙食品的市場規模并不算大,過去烘焙市場只有傳統實體店,互聯網烘焙如同整個產業里的九牛一毛,占比不多。但最近幾年,隨著消費升級和人們對于高品質的需求加大,“香送”品牌冀希望能夠通過互聯網給傳統的烘焙產業帶來一些革命。
O2O的本質就是去中間渠道化。互聯網解決的便利性和性價比的問題恰好是傳統烘焙業很難克服的,在消費升級方面,傳統行業面臨的房租和人力成本是無法抗拒的,但是互聯網可以改變這些東西,不需要實體門店,去掉中間成本,把產品直接送到用戶手上,互聯網在解決便利性和性價比問題上具有獨一無二的優勢,香送目前的產品價格能比實體店便宜三分之一,甚至一半,靠的就是節省房租,人員開支。
十個品牌只是偌大餐飲市場的一個小角,但窺一葉而知秋。在餐飲行業止跌回暖的大背景下,餐飲O2O、轉型升級、“互聯網+”深刻影響和改變著傳統餐飲業。未來必然還誕生越來越多帶有互聯網基因的新餐飲品牌。當傳統餐飲越來越難做之際,外賣餐飲市場已然成為了廝殺最慘烈的紅海戰場,但市場已經逐漸成熟,用戶習慣已經養成之后,尋求差異化是外賣O2O企業破局的關鍵。外賣行業的創新并不多,業務同質化、服務難以標準化依然為人所詬病。但是一旦提到創新又很容易偏離,做一些不擅長的事情。只有洞察外賣O2O整個行業的核心與用戶的需求,才是創新的目的。所以創新應當回歸用戶,只有對顧客理解得足夠透徹,商業創新才會變得簡單和有力量,也才有實現的可能。
來源:紅餐網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