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親手開創了食品工業化的時代,卻最終為他人做了嫁衣

1984年1月14日,一個叫雷蒙克羅克的男人死了。
很陌生的名字,對不?但相信你肯定知道他創辦的企業——麥當勞。
雷蒙克羅克,1902年10月5日出生在美國芝加哥奧克帕克,捷克裔美國企業家,擁有全球最大的飯店——麥當勞快餐連鎖店,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廚師"。
讓我們聊聊他和麥當勞的故事。
一、66號公路和麥當勞博物館
66號公路,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公路之一,它像一條對角線,斜穿了大半個美國,被譽為是自駕游的天堂。當你沿著公路由東向西進入加州境內,在到達洛杉磯之前會經過一個很不起眼的小鎮——圣杯納迪諾。在公路沿線,你一定會遇到麥當勞博物館,它就在路邊上。
博物館門口有個巨大的紅色招牌,上面有麥當勞著名的黃色“M”標記,招牌上印著一個大大的“15美分”字樣——這是麥當勞漢堡最初的價格。招牌下有座白色紀念碑,上面鑲嵌著一塊銅牌,寫著一句話,翻譯成中文,大意是:1940年麥當勞兄弟在這里,開了他們的第一家公路餐廳。
是的,麥當勞兄弟,理查德麥當勞和莫里斯麥當勞。這時候的麥當勞和雷蒙克羅克還沒有什么關系,但別著急,很快他就要出現了。
1940年代的第一家麥當勞餐廳可不止賣漢堡薯條,你還能在菜單上發現墨西哥taco、烤肉排等硬菜——和開在66號公路邊上,和它做鄰居的餐館們沒有什么區別——食物品種豐富,但對那些只是想停下車隨便買點東西填飽肚子的人來說,沒個二三十分鐘根本吃不上飯。
理查德和莫里斯做了四件事:減少菜單上的品種;把后廚改成流水線;對產品標準進行數字化管理;取消餐廳服務員,讓顧客自己取餐。
簡而言之,他們用“工業化”的手段,改造了麥當勞。
菜單上品種的減少帶來了食材成本的良好控制,標準化的流水線讓食物的品質保持了穩定,更把30分鐘的就餐等待時間一下子縮短到了30秒。物美、價廉、速度快,這讓麥當勞一下子在66號公路的餐飲鄰居們中脫穎而出,快速發展,短期內擴張了5家分店。
然后,沒有然后了。
麥當勞兄弟認為他們做到了他們能做的極致,他們擁有了5家店,他們把一家餐廳等餐的時間從30分鐘縮減到了30秒,他們的餐廳年收入十幾萬美元,他們實現了普通人心中“完美”的美國夢。他們已經有了“美滿”的未來。
這時,雷蒙克羅克出現了。
二、“新一代的美國教堂”
雷蒙克羅克最開始的身份,是麥當勞的奶昔攪拌機供應商。1954年,他第一次來到圣杯納迪諾,這時候的麥當勞已經賣出了近100萬個漢堡,震驚之余,克羅克立刻做出了一個影響深遠的決定:加盟。
一個品牌和商業奇才的傳奇之路,就此展開。
起初,麥當勞兄弟給克羅克開出的條件頗為苛刻——克羅克只能抽取連鎖店營業額的1.9%來作為服務費,而其中只有1.4%是屬于克羅克的,0.5%則歸麥當勞兄弟。克羅克毫不猶豫地接受了。1955年3月,克羅克的麥當勞連鎖公司正式成立,公司所屬的第一家麥當勞餐廳同年4月在得西普魯斯城開張。克羅克天才的推銷能力遠超麥當勞兄弟的想象,到1960年,克羅克已經擁有228家麥當勞餐館,其營業額達3780萬美元——但扣除麥當勞兄弟的抽成,克羅克自己的連鎖公司只能賺到7.7萬美元。而且根據當年合約的規定,克羅克不得對麥當勞兄弟設立的快速服務系統做任何修改,但事實上克羅克在經營中至少做了幾百次細小的改良。麥氏苛刻的規定,嚴重阻礙了麥當勞事業進一步發展。
1961年,在克羅克加盟麥當勞的7年后,經過艱苦的談判,他終于用270萬美元從已無遠大雄心的麥當勞兄弟手中買下了麥當勞餐廳的名號、商標、版權以及烹飪配方——雖然公司的名號仍叫麥當勞,卻與麥當勞兄弟不再有任何關系了。
克羅克雄心勃勃,準備把麥當勞打造成“新一代的美國教堂”——像教堂一樣把麥當勞開遍全國。他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加盟方式:特許經營權。
第一、先在地產上做文章,買或租下好地段的商鋪,再租給加盟商,一手收房租,一手拿提成;
第二、所有加盟店使用的機器、設備,都要從總部購買,既保證穩定的質量,又能帶來利潤;
憑借這手“左右開弓”的功夫,麥當勞很快在美國建立起了一個餐飲帝國,并迅速席卷了全世界。目前,麥當勞在全球擁有了3.5萬家門店,是世界上最大的連鎖快餐店。
克羅克和麥當勞給世界帶來的影響并不止于此。
經濟學者薛兆豐曾在一次訪談中說過,他如果某天下午要出席活動或會議,當天中午的午餐會盡可能選擇麥當勞。因為工業化生產的麥當勞能最大可能性的減少他因吃壞肚子影響到下午活動的可能性。
是的,工業化和穩定性。
在雷蒙克羅克的推動下,麥當勞開啟的食品工業化浪潮,早已經滲透到整個行業,必勝客的披薩、食其家的蓋飯、海底撈的火鍋鍋底....這些商家追求的都是流水線的生產方式和標準化的口味。到后來,一些專家學者索性把一個行業中的標準化、同質化現象,稱之為“麥當勞化”,而“麥當勞化”也正逐漸像其他行業擴散,比如教育的麥當勞化、音樂的麥當勞化、游戲的麥當勞化,甚至還有愛情的麥當勞化。
三、奶昔錯誤、一地三吃和全球最大玩具經銷商
分享三個麥當勞的彩蛋。
1)奶昔錯誤
麥當勞曾給商界提供過一個非常經典的商業案例——奶昔錯誤。為了提高奶昔的銷量,麥當勞投入巨量財力人力物力,做調研,實驗新口味、新配方,一番折騰下來,麥當勞奶昔的口感和性價比得到了顯著提升,營養配比也更加健康,但銷量卻沒什么增長。直到麥當勞聘請了哈佛商學院的克里斯滕森教授接手這個項目,才找到了真正的解決方案:
克里斯滕森教授的團隊通過每天18個小時的實地觀察,發現大部分奶昔都是早上賣出去的,購買者主要是買了在開車的時候喝,能當早餐填飽肚子,還能打發時間,大家根本不怎么在乎奶昔的味道——好喝當然更好,現在的也還行。顧客的根本需求其實是,在無聊的上班通勤的路途上,找點好玩好吃的東西來消磨時間。麥當勞根據克里斯滕森教授團隊反饋,做出了更加濃稠,帶果粒的奶昔,果然銷量大增。
后來,克里斯滕森教授把這個項目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叫做奶昔錯誤:人們往往會過于專注產品本身,而忘記去思考顧客購買或者“雇傭”一個產品,到底想要完成什么樣的任務。
2)一地三吃
如今麥當勞商業帝國的本質,已經是一家地產公司了。還記得上文說的麥當勞的經營方式嗎?
買或租下好地段的商鋪,再租給加盟商,一手收房租,一手拿提成。
隨著金融產業的逐漸完善和發達,麥當勞很大一部分的資金來源已經變為經典的“一地三吃”:先以低價買或者長期租一塊地,然后以更高的價格租給加盟方,再拿這塊地去貸款,進而獲得源源不斷的新資金。
隨著全球的通貨膨脹和地產升值,麥當勞在地產增值上獲得的收益已經遠遠高于他的餐飲收入,本質上,麥當來已經成長為一家地產公司。
3)全球最大玩具經銷商
麥當勞每年和大熱、經典的IP合作,通過全球3.5萬家門店向外輸出超過15億只主題玩具。可能讓很多人想象不到的是,以絕對數量來看,麥當勞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玩具經銷商。
四、麥當勞兄弟的結局
最后,讓我們說說麥當勞兄弟的結局。
1984年雷蒙克羅克去世時,身價大概5億美元。
理查德麥當勞在1988年去世時留下了180萬美元的遺產。莫里斯麥當勞因為承受不了損失精神崩潰,最后心臟衰竭而死。
他們親手開創了食品工業化的時代,卻最終為他人做了嫁衣。
兄弟倆去世后,有人買下了66號公路旁這家最早的麥當勞店鋪,改造成了麥當勞博物館。在這里,在那個大大的“15美分”字樣的招牌下,寫有一句話:
“we have sold over 1 million Hanburgers.”——我們已經賣出了100萬個漢堡。
這也許,已經是理查德和莫里斯當時對未來,最美好的想象。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冷鏈新聞
企業新聞
展會新聞
物流新聞
冷鏈加盟
冷鏈技術
冷鏈服務
冷鏈問答
網站首頁
冷鏈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