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行“倒閉潮”來了,咖啡逐漸“日常化”,咖啡店卻開不下去了
不難發現,疫情結束之后,國內不少行業都發生了很多的變化,尤其是一些線下行業,迎來了“倒閉潮”,而咖啡店也沒有“幸免于難”。今年國內倒閉了不少咖啡店,例如Costa在國內擁有400多家咖啡店,已經關了10%,而漫咖啡則關閉了北京近60%的店面,而連咖啡則轉型到線上,并關閉了所有的線下門店,那么,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曾幾何時,咖啡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歡迎,前往咖啡店喝一杯咖啡也是一種“奢侈”的行為。但如今人們對咖啡的需求還是非常高的,尤其是一些上班族,幾乎每天都離不開咖啡,那么,咖啡市場需求非常大的同時,為什么咖啡店面卻接連倒閉呢?
其實,國內的咖啡市場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國內的咖啡店也越來越多,不少海外咖啡品牌也積極涌入國內市場,僅以星巴克為例,在國內150個城市已經布局了4500多家店面,緊接著,國內不少咖啡店的咖啡價格也是比較高的,不少消費者直言一杯咖啡的價格太高了。
很快,瑞幸等一些新興的咖啡品牌崛起了,并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認可。據悉,一杯瑞幸咖啡的價格普遍在20元左右,相比其它咖啡品牌,價格還是比較低的,同時,為了占據更高的市場份額,得到消費者的認可,瑞幸咖啡還采取了補貼的方式,發放了大量的消費券。
有消費者表示,如今已經不怎么去咖啡店喝咖啡了,速溶咖啡的出現,很快就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人們對咖啡的認可度也越拉越高了,咖啡的每一次變化,其實都是大眾消費方式的一次“洗牌”,即咖啡已經是日常的飲品之一了,人們也就不愿意為“昂貴”的咖啡買單了,這也是一部分咖啡店面倒閉的原因之一。
隨著咖啡變成了一杯普通飲料,人們對咖啡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了,并且咖啡種類的變化,也使得咖啡市場的規模逐漸擴大了。對于當下的消費者而言,希望可以隨時隨地喝咖啡,而不是喝咖啡只能前往咖啡館。咖啡館在關門的同時,國內咖啡的消費量卻以15%的年均增速在增長,也就是說,咖啡生意正在逐漸走出咖啡館。
再加上電商外賣的快速發展,人們可以在平臺上點咖啡,因此這一點也是咖啡店迎來倒閉潮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瑞幸還在很多場景建立了無人咖啡機,例如辦公室、校園、機場、高速服務區等等,為了搶占更多的市場,一些咖啡品牌還加大了在國內市場的投資布局。星巴克計劃在國內市場再開店500家,并開設外賣、線上取貨點。
而麥當勞也在積極的布局咖啡市場,麥咖啡將被安排進全國4000多家門店中,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速溶咖啡雖然一度被不少人瞧不起,但卻占據了國內咖啡市場近70%的市場份額,有網友直言,自己喝咖啡的預算大約在15元左右,從這里能夠看出,越來越多的巨頭開始布局低端咖啡市場,并希望能夠在咖啡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新」試用 | 新品牌體驗之「連咖啡」鮮萃意式濃縮西方若插手臺灣,中方如何應對?77年鄧公已指明方向,只有2條路
下一篇:H校的那些人和事:湯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