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科學城:24個重大科技創新載體相繼落戶
規模盛大的首屆光明科學城論壇即將在4月27日至28日召開。2018年,光明成為深圳最新行政區的時候,深圳市委市政府就賦予其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使命任務。5年的時間過去了,“光明科學城”已經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作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光明科學城已經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大科技創新載體布局最集中、創新動能匯聚最迅速、綜合創新投入力度最大的區域,建設合力越發強勁。
據悉,作為本屆論壇主會場的光明科學城位于光明區東部,總面積99平方公里,于2018年4月由深圳市委、市政府批準建立。2020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正式批復同意以光明科學城—松山湖科學城片區為先行啟動區建設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也稱大科學裝置,是推動科技創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利器。目前,光明科學城24個重大科技創新載體相繼落戶,2所大學校區或過渡校區正式啟用,9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2所省重點實驗室、11個科研平臺加快推進。其中,合成生物研究、腦解析與腦模擬、材料基因組設施將于今年投入使用。超算二期已開工建設。精準醫學影像、特殊環境材料等設施將于今年啟動建設。“鵬城云腦Ⅲ”列入國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專項規劃。
目前,光明科學城初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科技創新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包括“2個規劃、1個意見、1個條例”以及一批配套政策。《光明科學城發展促進條例》即將出臺。光明科學城發展建設有限公司掛牌運作,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投、建、運、轉”機制建設邁出關鍵一步。
根據此前發布的《深圳光明科學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展望2035年,光明科學城將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源頭創新能力和科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大幅提升。建成并投入運行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率先建立起一整套適應高質量發展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制度規則體系,成長起2-3家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研究型大學。此外,光明科學城將營造國際一流的創新生態環境,培育出一批引領未來發展的新興產業。體制機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各類創新主體的創新活力得到全面激發。建成智慧人文宜居的創新創業環境,吸引集聚大批世界級科技創新人才和團隊,建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世界級科學城,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引擎。
展望未來,深圳將通過科學活動能級提升,營造鼓勵創新的良好氛圍,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