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走出的大學生丨譚秀秀:感謝大益助我圓夢,我將把愛傳遞下去
昆明信息港訊 “00后”女孩譚秀秀,生長在西雙版納古老的巴達茶山,十余年來她一邊跟隨父母用腳步丈量自家管理的茶園,一邊努力讀書。2021年以553分的成績被山東財經大學錄取,成為巴達茶山有史以來第一位考取一本院校的女大學生,為家里和鄉鄰帶來了“別樣”的驚喜和希望。
新學期開學后,譚秀秀給大益愛心基金會及張亞峰理事長發來一封感謝信,誠摯地感謝大益助她圓了“大學夢”,并分享她在學校的學習和成長。信中沒有華麗的辭藻,字里行間卻跳動著她堅定的信念、滿滿的求知欲,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滿懷感恩的心。
這個陽光開朗、熱愛閱讀、酷愛運動、自律向上,懷抱“越努力越幸運”信念的女孩,在知識的沃土中成長,體悟著從“受助”到“助人”的變化,想要用光明的人生回報家鄉,回報社會,把愛的力量傳遞下去。這,仿佛讓人聽到了春日里生命拔節的聲音。
感謝信
大益愛心基金會、親愛的張亞峰理事長:
我是大益愛心基金會助學金獲得者譚秀秀,就讀于山東財經大學,今年上大二。雖素未謀面,或因在巴達茶山長大的緣故,我對大益、對您都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在此,請允許我用這種通俗的方式來表達誠摯的謝意,助學金不僅解決了我上學的費用問題,也是對我整個家庭的救命之恩,更讓我明白了“越努力,越幸運”的道理,謝謝大益!
春天,是充滿希望的季節。我的新學期開學了,父親母親開始了春茶采摘,弟弟也上了大學。我們一家人各自奔忙,各自努力著,盡管生活平凡簡單,但在我心里卻熱氣騰騰的。曾經,因家里經濟問題及重男輕女現象,父母打算讓我初中畢業后就出門打工供弟弟讀書,而倔強的我,整個初中成績都排在年級前五,又經過高中三年腳踏實地的努力,我成功敲開了大學之門,而今,獲得大益助學金的澎湃心情依舊不時浮出心海。
在學校,我時刻提醒自己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大學時光。我的指導老師說,“大學階段,乃至整個青年時期的核心任務,就是成長。而成長分三個層次:知識、技能、智慧”,我沿著這些方向不斷努力,有了一些階段性的收獲。
在學習方面,每學期期末我都取得了優秀成績,并在大一學年獲得了學院二等獎學金。
同時,我積極參加各類比賽,由我帶隊主要負責的幾個項目還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如“我往醉鄉游”西雙版納鄉村調研項目,被評為院級優秀項目;“三千計劃人才培養”項目,被評為校級項目;大學生創新創業比賽項目,則被評為國家級項目,獲得了國家二類競賽榮譽等等;這些比賽過程中,我不止在技能知識、實踐操作、語言溝通、組織協調、團隊合作等方面獲得了成長,還結識了眾多朋友,也獲得了老師、同學的肯定,這是非常開心的事情。看著一路走來自己的變化,我的內心是喜悅、是驕傲和無悔,更是感恩。
▲每天晨跑三公里,是我在家鄉巴達茶山上就堅持下來的習慣。在學校,無論嚴寒酷暑,凌晨五點的操場上一直有鍛煉的同學,而我就是其中之一。這讓我能夠以一種健康、積極的狀態開啟一天的生活,也結交了一群愛鍛煉、自律的朋友。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作為茶農的子女,我喜歡茶這片葉子,也頻頻聽父母夸贊大益。今年春節回家時,大益愛心基金會正在給茶農蓋新房,全家人都好開心,我們離幸福生活又近了一步。而大益助學金帶給我的不僅是物質上的支持,更是一種精神上的鼓勵,溫暖著我求知的心,而我的心里,也深深種下了一枚充滿愛和感恩的種子。在學習之余,我常常參與到一些社會公益活動中,這讓我受益匪淺,從“受助”到“助人”,我收獲雙重的愛和感動。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借此機會,我想再次感謝大益愛心基金會,感謝張理事長,用愛心幫助我更好地走上了實現理想的道路!此外,基金會高云飛秘書長、雷雙拾阿姨、黃琴芬老師、王詩貽姐姐都不時通過電話、微信等關心我的學習和生活,讓我感受到了優秀的人傳遞的積極的正能量。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將繼續努力學習和提升自己,用更優異的成績和光明的人生作以回報,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為社會發展和家鄉建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希望大益公益永不止步,祝愿大益愛心基金會基業長青!
譚秀秀
2023年3月15日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