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茶山-勐庫西半山之忙波茶區
勐庫有兩個傣族村寨有古茶園,一個是冰島,一個是忙波,傣語讀宛波,在南勐河西岸勐庫壩子的邊緣,距勐庫鎮約3公里,屬護東村委會。
現在的忙波名頭被其它寨子蓋過,連地圖都不標注了
忙波傣族最多,其次是佤族,漢族最少。傣族大多住壩子,臨水而居。忙波在勐庫壩子邊緣,山地開始,因此忙波的傣族人既開水田又種茶園。傣族人遷來時,之前的拉祜族已經種下了些大茶樹。
忙波離勐庫壩子最大的傣族寨-城子寨很近。解放前,城子寨有較高級別的村官叫法弄,忙波的小村官叫布崗,傣族的封建領主制中,各級官員都有一定特權。布崗的土地在村里是最多的,忙波的茶園大多是布崗家的。
忙波寨后面那片茶園叫亥弄大茶地,有忙波最大的古茶樹。“亥弄”在傣語中是很大的一片地的意思。
1903年以前,“臘麗宛波”(忙波最好的茶)每年都要送給城子寨的法弄,法弄還要送一部分給勐勐傣族土司,勐庫壩子的傣族喝的茶也大都是忙波的。忙波茶和冰島茶一樣是那時貴族首選的茶。1990年以前雙江很有名的茶就是冰島和忙波。(都與傣族土司政權有關,茶因人貴)
忙波的茶樹民國時期都是按藤條茶采留,芽頭肥滾銀亮,香氣、湯色都好看,云縣人最喜歡將忙波的茶作蓋面茶。1952年以前,云縣人幾乎是忙波茶的總經銷商。
忙波海拔1200米左右,比其它村寨低好幾百米,坡度不大,不旱不澇。傣族人很早懂得茶地里要有大樹(太陽光形成漫射),留得住水,遮得住陰,茶葉才長得好。可惜1959年改造時大部分被砍掉了。成為新式茶園試驗區后,茶樹全被矮化,藤條茶也幾乎沒有了。但茶園四周的森林被保護下來。
傣族有愛護森林的傳統,茶園無論新老,外圍的樹林都保護得很好。忙波的茶園景貌要算勐庫最佳的,現在的專家呼吁建設生態茶園,其實忙波的傣族人實行了幾百年了,早就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