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六大茶類里最低調的一支,“黑茶”是個什么茶?
中國有六大茶類,要說最樸實、默默無名的,要屬黑茶。
比起白茶、綠茶的清爽,烏龍茶的香,紅茶的甜,黑茶只能用粗獷來形容。
黑茶最早是作為邊銷茶誕生的,它用料粗枝大葉,但易于保存、風味獨特。
近年來隨著黑茶的推廣,尤其是其刮油脂,降血脂的功效深受現代人喜愛,黑茶也由邊銷轉內銷。
不過在六大茶類中,黑茶相對來說還是少為人知。今天就跟大家聊一下低調的“黑茶”。
物美價廉的“邊銷茶”黑茶邊銷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時茶馬交易。當時的制作工藝,還只能做出綠茶。茶葉貿易集散地主要在四川雅安和陜西漢中。由于交通不便,西南地區的茶葉常常需要數月甚至半年之久,才能送達西藏等地區。
一路上經過風吹雨曬,干濕交替,原本的綠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產生了發酵,滋味變得更“濃醇”,形成了最早的黑茶雛形。
到了明代時,黑茶制茶工藝基本形成,這種便宜又好喝茶的茶,成為銷往中國西北邊境的主力茶,即邊銷茶。
為什么黑茶會成為邊銷茶呢?
首先是價格低廉。黑茶對原料的要求不高,葉片粗大,加工粗獷,成本低。壓制成型后,密度大,一塊磚茶在四口之家能喝上幾個月。
其次是易于運輸。黑茶雖然也有散茶,但作為邊銷茶的黑茶大多制成磚狀,餅狀。壓縮后的黑茶易于攜帶,再加上其渥堆后發酵的工序,可以長期保存。
六大茶類,去油解膩它第一黑茶在邊疆地區受歡迎,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其功效。
邊疆地區一直以牧業為主,牛羊肉易得,蔬菜水果缺乏,人們日常以肉食為主。
肉吃多了,自然油膩,而黑茶,是最好的解膩飲品,不僅刮油脂,還能獲取膳食纖維。
黑茶加工中的渥堆工藝是形成黑茶品質的關鍵工序,渥堆過程中產生復雜氧化反應,形成黑茶滋味濃厚、醇和、耐泡的特點,同時在降低血脂、降膽固醇等方面有一定作用。
現代茶學研究也發現,在新疆、青海、內蒙古等茯茶重點消費區,長期飲用黑茶對人體的血脂、血糖、血壓、血管硬化具有良好的調節作用。
既能解膩,又能補充維生素,再加上價格平民,黑茶就成了邊疆人民的“生命線”,如同鹽、水、糧食一般。
黑茶包括哪些茶?黑茶按地域分布,一般分為:
①四川邊茶(南路邊茶、西路邊茶)②湖北老青茶(蒲圻老青茶、洋樓洞)③陜西茯茶(涇陽茯磚 )④湖南黑茶(安化黑茶)⑤滇桂黑茶(普洱茶、六堡茶)
四川邊茶可以說是黑茶的鼻祖,雅安地區所產的南路邊茶極富盛名,每年銷往西藏地區的茶葉多達1500萬斤,被稱為“康磚”。
康磚,至今在藏區家庭的餐桌上仍常見。
青磚茶是黑茶中的一種,也稱湖北黑茶,湖北省赤壁市羊樓洞是青磚茶的原產地。
湖北所產的青磚茶主要銷往內蒙古、新疆等西北地區以及蒙古、格魯吉亞、俄羅斯等國家。
青磚茶尤其受蒙古族人的喜愛,在歷史上甚至有 “蒙古茶”的稱號。
陜西的涇陽茯磚茶最早以湖南安化黑毛茶為原料,因原料送至涇陽筑制,又稱“涇陽磚”。涇陽茯磚茶在明清時非常出名,曾是邊貿茶的主力。
湖南安化黑茶歷史悠久,有三磚、三尖、一卷。
三磚即黑磚茶、茯磚茶、花磚茶。
“三尖”指:天尖、貢尖、生尖,一卷指千兩茶。
滇桂黑茶主要指云南的普洱茶和廣西的六堡茶。
廣西六堡茶歷史也很悠久,但是很多人不熟悉,因為它原來主要出口東南亞、日本等地,內銷少。
普洱茶屬于黑茶?
普洱茶到底屬不屬于黑茶一直是一個有爭議性的話題。
黑茶,是指根據茶的發酵程度而劃分的六大茶類(綠茶、白茶、紅茶、青茶、黑茶)中的一大類。黑茶與其它茶類不同的是有渥堆,后發酵這一工序。
普洱茶,是以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的云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并在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藝制成的茶葉。
普洱茶根據工藝不同可分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
普洱熟茶在加工過程中也有渥堆這一工序,所以一般將普洱熟茶分到黑茶這一類。
六大基礎茶類,每一類的形成都有歷史淵源,黑茶,雖貌不驚人,但在廣袤的大西北卻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
黑茶的家族還在不斷地擴充中,也許未來在煙雨如絲的江南,也有它的一席之地。
圖:蘇茶網、攝圖網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