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智造”攜手“冷鏈論壇”再啟程,揭秘冷鏈行業當前的五個機遇
10月26日,“冷暖智造”系列活動在時隔一個月后再度啟程,“2017中國冷鏈設備產業發展與技術論壇”在重慶盛大召開。
來自政府、協會及高校科研院所的領導和專家,以及專家學者、上下游生產企業管理人員、技術骨干及金融機構等專業人士共聚一堂,共同就當下冷鏈產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展開交流探討。
▲會議現場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助理劉飛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助理劉飛就“新時代下的冷鏈發展方向”發表了精彩演講,他提醒大家需要關注冷鏈行業當前的五個機遇:
1.食材B2B業務是一個萬億級的餐飲后市場,尤其是生鮮食材的發展空間非常大;
2.冷鏈零擔,前幾年體量相對比較小,這幾年每年以100%的速度快速發展;
3.新零售模式下的新型便利店,特別是最后一公里冷鏈配送蘊藏著很大機遇;
4.生鮮電商冷鏈宅配,改造的業務量很大;
5.關注進出口食品,尤其是進口,還有港口冷鏈。
此外,劉飛提到行業的幾個趨勢:行業整合趨勢、集約化的趨勢和全球化趨勢。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研究員成建宏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研究員成建宏就冷鏈設備產品的最新能效進展進行了介紹。他認為,未來的節能工作不僅僅是節能,要與氣候變化一起結合考慮。能耗標準的主要任務,一個是規范市場,一個是產業升級,未來還是向高端化或者細分化領域發展,這是近期的一個大的發展方向。
他同時透露,商用售貨機的標準已經進入審定階段,預計大概在2019年初或者2018年底左右會頒布實施。同時,正在制定的有冷庫和冷凝機組標準,預計將于2018年完成。
▲重慶制冷學會冷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博士、教授級高工李夔寧
重慶制冷學會冷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博士、教授級高工李夔寧介紹了重慶市的冷鏈發展情況:截止2015年底,重慶市冷庫容量是120萬噸,高低溫庫容比是29:71,農產品冷鏈流通量270萬噸。擁有冷藏車1151輛,總噸位6906噸。冷藏品交易額617億元。十三五期間將建設一些大型的冷鏈物流中心,在主城區和區縣建立冷鏈物流的配送中心,在鄉鎮建一些特色產地物流配送中心,到2020年的目標是建成一個物流合理、便捷高效、技術先進、綠色安全、管理規范、競爭有序的聚集全國乃至全球農產品的現代物流冷鏈中心。
▲產業在線副總經理楊萍
產業在線副總經理楊萍回顧了2016年的整體冷鏈設備市場,她指出,2016年整體冷鏈設備規模是1842億元,同比下降0.2%。分品類來看,家用制冷合計為1323億元,包括冰箱、冷柜、飲水機;移動制冷包括冷藏集裝箱下降8.1%;增長較高的是商用冷柜,市場規模157億元,同比增長8.6%。其他品類增速達到62%,這里面包含除濕機、醫療冰箱等高附加值產品。
▲國內貿易工程設計研究院制冷專業總工程師馬進
作為國內貿易工程設計研究院制冷專業總工程師,馬進對制冷系統新版國家標準進行了預解讀,他指出,2015年要求《冷庫設計規范》修訂,并編制《冷庫施工及驗收規范》,目前已經陸續進入最后的階段。本次規范的制定和修訂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增加了二氧化碳制冷系統相關內容;深化了氨制冷系統安全要求;強化了制冷系統環保;細化了制冷系統自動化的標準。
▲國內貿易工程設計研究院檢測中心副主任司春強
國內貿易工程設計研究院檢測中心副主任司春強則對冷鏈設備設施最新的檢測技術進行了分享。他指出,冷鏈設備設施檢測的依據,一個是實施主體,一個是檢測設備。檢測機構從產品本身到現在做整體系統的檢測,現在采用的基本是可以在不影響正常生產運營情況下開展相關評估工作,不會對企業造成停產等負面影響。檢測主要分現場檢測和實驗室檢測,對冷鏈行業來說,更多的就是溫度,檢測手段包括紅外線和無線等等。
點擊頁面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商機對接
冷凍食品社群成立啦!
這里,你可以搜尋商機,
可以自行發布凍品相關供需信息,
優質內容會被精選,
且在微信公眾號里推送。
長按識別二維碼進入社群
▼▼▼
共贏,從信息對稱開始
· END ·
編輯丨王聆瀾
— 合作丨轉載丨爆料 —
微信丨774030047
電話丨15936279876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下一篇:食品保鮮與冷鏈創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