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盛餐飲食品行業論壇摘錄
1.食品行業的發展大背景:
2000-2010年代食品行業出現量價齊升的狀態,渠道和人口紅利使得行業內出現很多快速成長的企業,如伊利、海天、洋河、雪花啤酒等。2015年以后,這一輪的增長和上一輪周期有點不太一樣,整個行業出現了量縮價增的情況,無論是白酒行業、調味品行業、乳制品、飲料行業,銷量都出現穩中有落的趨勢。
2.餐飲行業概述:
從餐飲供應鏈上游和下游的公司集中在幾個子板塊。上游集中在兩個板塊:復合調味料、速凍食品。下游主要集中在三個品類:第一個是火鍋/川菜;第二個是早餐/休閑食品,比如鹵制品幾家公司周黑鴨、絕味、煌上煌,同時一鳴食品、巴比食品等做早餐的陸續登陸資本市場;第三個是偏傳統的細分菜式,比如說同慶樓、廣州酒家、全聚德等等。
中游就是中央廚房都配套企業,這塊基本沒有上市公司,都是下游企業在向上延展。
2020年中國人均每天消費休閑時間是2.42小時,而且每年呈現10%左右的小時數的下降,尤其是一二線打工的人每天的消費時間是非常少。如果從消費品類來看,火鍋和快餐在餐飲占比里面排在前2位;火鍋和茶飲連鎖兩個業態最近的增速非常快,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海底撈和喜茶。
餐飲是萬億市場,而且連鎖化空間非常大。中國連鎖化率在10%左右,而美國是50%左右,而且呈現往上升態勢,說明中國連鎖化率空間非常大,而且看不到天花板。標準化可以解決餐飲的痛點,減少人力成本。我們拉了中國連鎖門店,2011年一家連鎖餐飲大概23家門店,2019年是33家門店,單店從業人數從原來43人減到26人。餐飲連鎖化趨勢往上走的時候,人力成本被壓縮。連鎖餐飲平均支出里面排第二位就是人力成本,整個餐飲連鎖化的利潤率大概10-15點,其中大頭是人力資本大約占20%。
餐飲供應鏈出現兩頭相對比較大、中間相對比較小的發展趨勢。下游出現連鎖化大公司,上游相對的公司比較多,但中游的公司相對比較少。背后因為中游難做,中游利潤率低、資產重,你要建物流和工廠,一般來說辛苦的工作整合難度比較大。
但無論上游還是下游的集中度比較低。比如餐飲top10家市占率只有10%+,上游復合調味料的集中度也不高。一個行業成為成熟期的時候,龍頭市占率至少達到20%以上,基本的中位數在25%-30%,這才屬于成熟市場。而目前中國上游、下游的餐飲供應鏈龍頭市占率較低,變相說明整個行業發展周期處于成長期甚至部分賽道處于萌芽期,這個賽道未來的發展機遇非常可觀。
3.我們看到一級市場給餐飲的估值越來越高。最近上海有一個品牌叫陳香貴牛肉拉面,還有一個叫馬記,現在是十幾家店10個億的估值,這在我們看來是很難想象的,就是一個品牌從10家店做到10億估值的時候,可能還有很多年的路要走。再過三五年,有沒有10億估值還不一定。所以這個行業突然被催發了。舉個很夸張的例子,我們去年孵化了一個典型的品牌,2020年8月份是500萬的估值,投了100萬占20%;2020年10月份的時候,有一個機構按照8000萬投了一輪,我們基金又跟了一輪。2021年1月份,一線機構按照三億估值領投,投了三四千萬。一共不到一年的時間,現在只有三四家店,達到了這個估值,所以現在一級市場很恐怖,所以我不知道二級市場怎么賺錢。現在整個資本市場上,我們在2019年之前,我們的投資基本上10倍的PE嫌貴,現在甚至幾十倍PE,甚至幾倍的PS,所以這個市場很浮躁。
4.大家認為2020年對餐飲行業打擊很大,其實2020年對餐飲行業有兩大特別大的貢獻:第一大貢獻是資本化的加速,很多餐飲企業也可以上市。
第二個部分,提升消費能力,對餐飲行業發展提出新的要求。2019年時候中國的連鎖化率還是非常低,當然這幾年有一些變化,基本在5-10%之間,跟國外比還是差很多。按照日本人口和餐飲上市公司的數量、美國人口和上市公司的數量算的話,中國至少有超過近百家甚至超過百家的餐飲企業上市,這是非常大的賽道。而且,整個行業格局在發生明顯變化,比如茶飲行業,再過2-4年整個茶飲格局就定了。
5.火鍋。下游一級市場基本基本不投正餐,核心投火鍋。其實火鍋也是正餐,但火鍋最容易標準化,不依賴廚師,餐飲也不依賴廚師。快餐和小吃,其實對廚師的依賴性也比較弱。所以說其實真正中國上市的餐飲品牌很少,他們是正兒八經的餐飲企業,但不是特別好的資本化模型的餐飲品牌。
火鍋賽道再出5-8家餐飲上市公司一點問題都沒有,而且現在火鍋進入到細分的賽道,現在海底撈主要是服務,我們投了巴奴火鍋。其實湊湊這兩年發展的比較好,湊湊2020年這個時候差不多五六十億市值,現在兩百多億。湊湊在2020年疫情期間賺了很多錢,湊湊2020年3-4月份恢復的特別快。我給大家簡單講幾個維度,你們在看餐飲端的時候,核心感受的是產品、環境、服務,當然后面整個組織的體系化、信息化、供應鏈,你們沒有那么多的了解。
其實在門店端,我們點評的時候基本上是產品、環境和服務,大家都知道海底撈把服務做到極致。但海底撈也面臨自己的困境,因為十年之前的服務可能比較好,但這時候的服務是否適合當下用戶的需求?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其實2020年海底撈也開了大幾百家店,這幾百家店開的價值是不一樣。剛才講到疫情一是加速了中國的資本化,二是加速中國的連鎖化,為什么這么說?其實2020年新開的門店,它未來的凈利潤非常高,因為去年的房租成本特別低,而且一些好的鋪位被釋放出來了。釋放出來之后,對于物業端來講能租就不錯,而且這個價格非常好講。所以2020年開店,雖然利潤受很大影響,但我們先不說開的店的營收怎么樣,至少房租成本有很大的減免,反向增加了凈利潤,這是疫情給整個餐飲行業帶來的變化。
在中國整個餐飲行業投資里面有一個核心的要素,就是你找的這個品類一定要有成癮性。比如說潮汕牛肉火鍋屬于清湯火鍋,海底撈和巴奴是川渝的辣的火鍋,湊湊是臺式小火鍋,還是不一樣。所以從我們的選擇來講,它更具備成癮性的屬性,未來肯定是更持續、更持久的,這是一個變化。
6.上游供應鏈,一級市場核心關注火鍋底料和復合調味料。其實它上面還有一層,就是上游,比如說牛油、花椒、辣椒,其實也有一定的價值。我們非常看好馬上要投的企業,是做辣椒的。我們投上游核心還是投B端的服務餐飲的供應鏈,其實做好B端很難做C端,但是這些企業前兩年做了一些上游的布局,像辣椒的企業C端業務做的非常好,比如說辣椒粉、辣椒油等等。
7.茶飲行業特征主要有:
準入門檻低。多年來茶飲行業開一家店需要二三十萬,現在不止了,所以多年以來都是創業首選,比如大學生創業、全職太太或者夫妻店,門檻非常低,導致行業現狀參差不齊;
制作標準化程度高。正餐行業中,火鍋的標準化程度非常高,飲品行業中茶飲僅次于咖啡,但是咖啡的標準化程度遠高于茶飲,因為目前茶飲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瑞幸咖啡能開幾千家店,除了資本化運作,產業高度標準化也很重要,從咖啡豆種植、烘焙到咖啡機,甚至到終端的零售咖啡產品,都是相對標準化的。但茶飲的變化非常大,無論是產品還是產業鏈,所以制作標準化既是我們和其他品類產品相比發展速度較快的原因,也是未來幾年茶飲行業將會加速發展的原因,因為我們這個行業的標準化程度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高速發展。
模式易復制。我們的后臺相對比較輕。一個正餐企業在完成單店模型和模式驗證之后,如果想對外擴張必須要完成中央工廠的關鍵動作,并把大量產品標準化,將部分職能移到后臺。但茶飲行業不同,因為茶飲為顧客創造的價值是現場制作,所以我們的模式較易復制,也因而品牌復制非常便利,當你達到一個拐點就會出現指數性增長。但我們看到蜜雪冰城已經經營了20多年,最近三年的開店數相當于它過去20年的總開店數。
女性消費者為主,男性消費占比提升。相關數據表明,消費品市場女性是主要消費人群,市場的消費力排名為女人>小孩>老人>狗>男人,這與我們這個行業相類似,不過近年來明顯的變化是男性占比越來越高,這是美團研究院2018年的數據,但目前男性占比已經達到40%左右,新興的00后男性用戶逐年提升。
8.茶飲過去的銷售模式比較簡單,主要是堂食,所有的客戶都來自線下,現在的模式變化為“堂食+外賣+零售”。中國一二線城市茶飲堂食率達到35%,上海的茶飲外送率為45%,接近一半,說明一半以上的生意來自于線上,其次還有零售,當然現在在零售端做嘗試的品牌并不多,因為做零售需要比較強的品牌力。我們看到喜茶在瓶裝飲料方面開始進行嘗試,茶顏悅色也進行了相關嘗試。
過去完成標準化比較難,對現場人員的要求也比較高,而現在預定、在線點餐、到店自提、排隊管理以及外送管理,相對比較簡單,大部分人會在線上點單,因此店鋪的人力占比會越來越低。
9.茶飲行業的三大競爭力:
行業構建核心競爭力主要來自于三個點:1.產品力,產品要有讓顧客復購的能力;2.品牌力,你的整個流量的運營、整個曝光;3.組織力,實際它又分為三個階段,通常新產品都是靠產品力贏得顧客認可,建立品牌初步認知,進而通過多店運營變成一個區域品牌,最后變成你的組織讓你去強化。
10.茶飲行業發展趨勢:未來五年,大的變化是同質化+集中化+數字化,超級體量的公司會脫穎而出,小而美的創意品牌會出現,但不會有大的顛覆式創新,這是基本面的格局。五年之后會有一個大的變化,因為顧客會更換一代人,所以會出現一個新的品牌迭代需求。五年以后,2026年00后會開始創業,因此10后會成為我們的主要目標客群,他們可能會認為喜茶、茶顏悅色很土,此時市場會出現新的創新機會。過去30年,也是這樣的趨勢和循環,這是我們對這個行業的理解。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華鼎供應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河南華鼎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在全國已經有25個分支機構,18個省級中心倉,倉儲面積30萬平方,干支線網絡2470條,輻射全國20多個省,243個地級市,1749個縣,通過華鼎自主研發的SAAS系統,已連接上游工廠1000余家,下游終端門店120000余家,并先后榮獲“中國冷鏈百強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全國冷鏈運營創新企業”、“四星級冷鏈物流企業”、“河南省冷凍食材數字化供應鏈示范平臺”、“2022年度餐飲冷鏈物流企業TOP10”、“河南首批物流“豫軍”企業名單”、“全國商貿物流重點聯系企業”等國家和行業榮譽,并參與國家城鄉高效配送服務標準的制定。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下一篇:第三屆中原餐飲品牌論壇在鄭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