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五大任務見行見效深耕風口 “三產”聯動 預制菜讓好食材家底“亮好相”
深耕風口 “三產”聯動
預制菜讓好食材家底“亮好相”
——訪內蒙古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會長郎立興
預制菜是大農業突破創新發展的一個亮點。3月27-29日,自治區農牧廳、自治區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各盟市農牧局、全區農牧企業、餐飲企業代表共計400多人,考察武漢2023第十一屆預制菜展覽會暨2023中國國際預制菜產業發展大會,兩天時間實現了思想解放爭先,行動收獲滿滿。
武漢考察期間,與武漢餐飲協會簽訂了兩千噸牛羊肉、土豆;內蒙古采購武漢錦繡農業集團的一千噸水產品;自治區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與武漢餐飲業協會簽訂了昭君故里與草原美食親情合作協議三項采購及合作訂單,內蒙古額爾敦羊業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民隆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科爾沁左翼中旗金家種植專業合作社等三家企業完成6項簽約總價值2.37億元。
以預制菜全產業鏈為發力點
聯動農畜產品優勢釋放
“今年是預制菜首次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為產業發展再添政策利好。”全程參與武漢2023第十一屆預制菜展覽會暨2023中國國際預制菜產業發展大會的內蒙古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會長郎立興開門見山。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提升凈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同時,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建言預制菜產業發展,涉及行業標準、食品安全、產業集群等。
政策助力下,預制菜的“萬億黃金賽道”正加速走來。對于傳承了蒙餐體系的內蒙古而言,發展預制菜產業既是因地制宜激活農業新動能的機遇,更是聯動鄉村振興、促進農產品加工迭代、培育重要支柱產業的絕好風口。
郎立興介紹,內蒙古自治區作為全國的“糧倉”“肉庫”“奶罐”,農畜產品資源豐富,是發展預制菜產業的堅實基礎和強大后盾。近年來,內蒙古高度重視預制菜肴產業發展,預制菜產業發展初具規模,不僅帶動農畜產品價格上漲,而且已經成為推動農牧業產業全鏈條升級的重要路徑。2022年,全區預制菜企業已經發展到100多家,產值達30多億元。
在郎立興看來,在供給端,作為農牧業大區,內蒙古發展預制菜有良好的基礎與優勢,圍繞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內蒙古要加強推動預制菜生產規范化、產品標準化、技術現代化,把優質食材優勢轉化為優質食品優勢,推進傳統特色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當前,消費者對預制菜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農畜產品的綜合加工利用,越來越多的農產品轉換為預制菜品,創造出更多附加值,從而帶動產業融合發展、農民增收致富。不難看出,發展預制菜產業,內蒙古有自己的核心動力:以預制菜全產業鏈為發力點,推進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完成好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
春潮涌動,作為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的內蒙古,以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釋放出農牧業發展新活力。“走綠色路、打優質牌,培育更多‘蒙’字標品牌,生產更多優質農畜產品,努力把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得量大質優;振興農村地區經濟,大抓預制菜建設;大力發展餐飲業。”郎立興一語道出了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的三部曲。
制定標準
下好預制菜產業“先手棋”
蒙餐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第九大菜系,最大的技術基礎和支撐是標準化。餐飲業的大發展需要標準,它是創新的基礎,騰飛的翅膀,占領制高點的發言權。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更需要標準先行,會催生新品種、新業態、新模式的產生。
預制菜的興起,不僅為農牧業產業全鏈條升級指明了方向,更為內蒙古實現“三產融合”、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近年來,內蒙古以預制菜生產全鏈條高質量發展,倒推農牧業生產標準化,加快農牧業工業化進程,助推新時代農牧業高質量發展和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為了讓預制菜行業走向規范化、品牌化和專業化的良性發展之路,郎立興呼吁,急需行業主管部門、從業人員和行業協會逐步推出并完善具有強制力的法規標準與行業規范——越早越好,越早對行業的發展越有利,標準先行,不走彎路。
預制菜以食品的工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生產為主要方向,以需求牽引、創新驅動、品牌培育、標準化建設為重點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做大、做強預制菜。講好預制菜的故事,挖掘草原的文化,講好品牌故事,研究草原文化與地域特色美食,開展優秀品牌的評選工作,打造一批具有全國影響的預制菜品牌。在重點產品、重點企業、重點園區建設全國的預制菜牛羊肉、糧的生產基地,加快食品工業轉型升級和行業領跑。經過預加工、預制做、預包裝的成品或半成品預制菜,即食和即熱的預制菜,結合內蒙的特色重點開發速凍食品、宴席菜肴、家庭菜肴、特色菜肴、高端菜肴、自熱等方便速食產品,學生營養餐等即熱、即食的團餐。
郎立興坦言,到2025年預制菜的銷售爭取能達到1000億,發布團體標準20個以上,地方和行業標準10個以上。向內蒙古和全國的市場推廣銷售我們牛羊肉和面食為主的特色預制菜。實現內蒙古好食材向好味道的轉化增值,高質量的完成總書記交給的“五大任務”中的重要農畜產品基地建設的任務。
郎立興表示,內蒙古和武漢的預制菜合作僅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預制菜在為內蒙古農畜產品價值賦能,內蒙古預制菜從田間地頭到廚房餐桌,從聯農帶農到助農增收,一條產業發展鏈條愈發明晰可行。
站在預制菜產業發展的“風口”,郎立興堅信,有內蒙古好食材家底,好政策托底,好市場打底,內蒙古預制菜產業大有可為。
-記者 卉平 張鑫 通訊員 郭浩?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