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菜,吃起來到底有沒有靈魂?來自東莞的它說了算
第七屆中國國際食品及配料博覽會(簡稱“食博會”)暨首屆中國國際預制菜產業博覽會將于3月24-26日在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舉辦。近年成為“香餑餑”的預制菜,被業界稱為下一個“萬億級”新賽道、新風口,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將達10720億元。今年,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正式寫入“中央一號文”。廣東也正著力打造一批百億元級的預制菜產業強縣、十億元級的預制菜生產強鎮。
為提高本屆“食博會”熱度和影響力,南方都市報聯合東莞市農業農村局推出“味自‘東’來 保‘莞’有料”系列報道,通過對本土預制菜產業知名品牌、規模企業和領軍人物的深入采訪,全面推介東莞市食品配料和預制菜行業的區域品牌、地方特色和區位優勢,提高東莞食品配料和預制菜產業知名度。
食重在味,調味料在中華飲食文化中一直都是不可忽視的存在,好的調料才能帶來好的風味。第七屆食博會即將開幕之際,位于東莞大嶺山的東莞市華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井”)將帶著獨家的調味定制服務為東莞預制菜“添磚加瓦”。作為食博會參展企業,華井將會在火爆的預制菜行業中撒下怎樣的“風味”?
從“追風人”到“造風人”用研發技術支撐行業想象力
從廣府的清香到川菜的麻辣,從冬陰功的酸辣到蟹黃的鮮香,華井的調味料列表涵蓋了海內外風味。
“華井可以定制開發屬于自己的醬料味道,只要企業有要求,我們都會盡力研發與嘗試。”華井市場總監張彥國自信地說,“在調味方面,我們是專業的。”2018年,華井獨立研發的咸蛋黃、蟹黃風味產品曾獲中國優秀產品創新獎,獨特可口的調料讓華井在消費者群體中大獲好評。
這份自信來源于華井的研發能力。華井有50多名專業科研工程師負責對味道進行分析、測試,以求調料對風味的精準、高水平還原。
華井從東莞調味料行業“追風人”逐漸升級為行業“造風人”。
南都記者了解到,在東莞大嶺山,華井有著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的自動化生產空間,目前華井的生產線能日產30噸質量與風味俱全的調味料產品。
張彥國告訴南都記者,華井分別設有上海、深圳、東莞、長沙、鄭州五大研發中心,同時與浙江工業大學、東莞理工學院、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等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在技術上與國際接軌。
“對調味料的生產來說,原料的質量是很重要的。”張彥國表示,注重風味研發的同時,安全生產是華井的首要條件。華井與原料基地的供應商建立長期戰略合作,定期審核上游供應商資質,在出廠檢驗中對每批產品都有設置嚴格的出廠條例,確保產品的質量。
華井生產線一角
手握食品行業“芯片”“預制菜的味道在于我們”
面對近年大熱的預制菜賽道,華井早已做足準備,將給東莞預制菜添上濃墨重彩的一道風味。
“預制菜的味道在于我們。”張彥國說。
廣東特色糖水、胡椒豬肚雞汁、剁椒魚頭……在火熱的東莞預制菜賽道上,多種預制菜品都有華井調味料的身影。調料是美食的關鍵,華井手握食品行業的芯片,為預制菜“注入靈魂”。
華井研發的預制菜產品
“在東莞做預制菜,未來前景廣闊。” 張彥國認為,東莞的預制菜行業前景無限,選擇這一賽道不會失誤。
華井選擇進入預制菜新賽道,一方面是對東莞發展預制菜產業的信心,另一方面更是對自身科技研發的自信。在未來的規劃中,華井還會和更多預制菜企業合作,共同創新打造獨特的“莞”味預制菜。
怎樣讓東莞風味走向世界?預制菜是絕佳的傳播窗口
南都記者注意到,目前華井在全國各省總共有20多個服務中心,形成了以東莞為中心,輻射全國的服務面。
“東莞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我們就是在這片土地里生長出來的企業。”張彥國說,“每次帶著華井調味料產品去全國各地參展的時候,我的身上都肩負著‘東莞制造’的責任。”
作為在東莞本土發展的香料與調味料企業,華井早已將東莞情懷烙入品牌精神之中。“粵菜是健康菜系的主導,更是未來的趨勢。”進入預制菜市場后,粵菜風味為主的八大菜系預制菜的研發和應用是華井的第一站。在研發初期,華井就自主研發了廣東糖水系列產品,讓清甜的廣東糖水率先進入預制菜賽道。
“我們希望通過預制菜把粵菜的清香風味發揚光大,讓粵菜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張彥國說道,“同時,怎樣讓東莞風味走向世界,一直是東莞飲食行業的目標,而預制菜就是一個絕佳的傳播東莞風味的窗口。”
在未來的產品創新上,張彥國表示,華井作為調味料企業,會繼續探索創新有效的高新生物技術對粵菜預制菜進行產品研發,吸引更多粵菜專家一道助力東莞預制菜行業的發展。
采寫:南都記者 曾奕靜 實習生 秦涵妮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